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园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时,班里只剩下一个幼儿——即这位家长的孩子。试想此时的家长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家长和教师之间又怎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为什么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呢?原来幼儿园对接送孩子的要求是:有孩子无卡(早晨送孩子将接送卡带走):有卡无孩子(下午接孩子后留下接送卡)。…  相似文献   

2.
梁荣芹 《山东教育》2004,(17):17-18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同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  相似文献   

3.
袁艳丽 《山东教育》2003,(27):42-42
家长是我们教育儿童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争取“家长参与”已是各幼儿园加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家长沟通。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这项工作做得好,会使家园配合更加默契,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影响家园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灵活、艺术地与家长交谈。1.要学会“反话正说”,将想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给家长。如:孩子离园时,有的家长因有急事耽误了接孩子,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要急着赶…  相似文献   

4.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5.
据海外媒体报道,由于儿童在校上课期间有老师的教导与照管,因此家长都比较放心,但小学生放学后和入校前的管理问题却让家长十分头疼。为此,英国目前正在计划推行一种学校延上班前将孩子送到学校后,时服务的模式,鼓励学校延长全天开放时间(如设立课后托管班等),使家长们在可以下午6时再来接孩子。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天,晚上离园接孩子不带安全接送卡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幼儿离园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成了困扰我们教师的主要问题。怎样变家长被动带卡为主动带卡呢?教师虽然每天也提醒那些没带安全卡的家长,但是家长们还是照常按时接走了孩子,第二天仍然不带。可是如果硬性不让带卡的家长接孩子,又怕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时与同伴追逐打闹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已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8.
谈处理教师的工作失误文/孙莉莉案例简述张老师业务能力强,爱孩子,但有一次工作出现了失误。有天晚上接孩子时,有个孩子不见了。张老师认为可能是孩子的奶奶中午提前将孩子接走了,但孩子的父亲却肯定奶奶没有来接孩子。孩子走失,家长和教师都非常着急。家长一时情绪...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与同伴追逐打闹时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接了孩子再送到医院,却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中与同伴追逐打闹时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却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11.
姜冬玲 《考试周刊》2013,(10):183-183
<正>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嘱咐的话,最多的就是"听老师的话!",接孩子离园时,询问的比较多的也是"今天听老师的话了吗?"常出现的困惑是"为什么孩子不听我们(家长)的话?"可见家长认为自己或老师讲的话都是对的,希望孩子听老师的话,听自己的话,目的是希望孩子有好的发展。那么怎样让孩听话呢?优秀的家长是智慧的,让孩子听话、明白事理的秘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一】某学校,一个孩子在课外活动与同伴追逐打闹时不慎摔伤。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紧急处置,也没有及时上报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只是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等家长到学校接了孩子到医院,却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家长于是把学校告上了法庭,导致了学校工作的被动。  相似文献   

13.
教师和家长间,有时会因为对某一事情的看法不同产生冲突,比如有个家长经常很晚才来园接孩子,当班老师得一直等着,可家长来了也从不说声谢谢。后来老师从别人那里了解到,原来是夫妻俩经常打麻将误了接孩子。时间一长,老师忍不住对家长说:“你们偶尔有事不能及时赶来接孩子可以打个招呼,可不能经常这样……”家长一听.可不乐意了:  相似文献   

14.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当委托人来接孩子时,教师往往不放心,生怕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 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内容附后)。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于某日委托他人代接孩子,也适用于短期(几天或一段时间)和长期(一学期)委托他人  相似文献   

15.
星期一早晨,惋怡的妈妈送孩子入园时对我说:“这两天惋怡感冒了,正吃着药,午饭后请您帮她服一次药,药放在惋怡那儿。”当时,我满口答应了下来。到了中午,惋怡吃完饭便去午睡了。由于忙这忙那,我把服药的事给忘了。直到下午孩子离园时,惋怡的妈妈来接孩子问及此事,我才想起来。这件事让我反思:诸如此类的事情以前是否也发生过?每天早晨,接待孩子入园时,有的家长会向老师交代些孩子的事情,老师有时工作一忙常给忘了。久而久之,家长会对老师失去信任。怎样才能办好家长交代的事情,让家长放心呢?我想到了做“家长放心卡”。我用…  相似文献   

16.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对于委托他人来接孩子,教师往往不放心,担心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 (委托书附后 ),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既可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某日委托他人代接…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去年我把儿子送进了另一所幼儿园,由此我体验到了家长的心理。每天去接孩子时,我常常发现孩子衣冠不整,小脸灰乎乎的,小手脏兮兮的。我很想和老师说说,但又怕得罪了老师,心中很不是滋味。 我留心观察后发现:离园时,总有孩子脚上的鞋穿反了,衣服纽扣扣错了,有的孩子头发乱蓬蓬的,有的孩子拖着鼻涕,还有的孩子喊着口渴要喝水。我想,来接孩子的家长一定和我一样,想和老师说说,但又觉得是区区小事,难以启齿,唯恐得罪了老师。  相似文献   

18.
我园规定,幼儿家长16时15分开始接孩子,可在16时就有家长来园了。家长看离园谈话,等老师放学,不时在窗口张望,甚至还大声谈话,影响了孩子们的情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天下午,在家长还未来园接孩子前,我在活动室门口挂了几本教育类杂志,并在醒目处写上:“家长朋友  相似文献   

19.
甘波 《基础教育论坛》2015,(Z1):108-109
任何家长,不管其素质高低,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有些家长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当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调皮捣蛋时方式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农村幼儿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将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  相似文献   

20.
最近 ,我园发生了一起家长辱骂教师的事件。事情是这样的 :下午5点是接孩子的时间 ,我园艺术班一位老师同往常一样做好了一切家长接孩子的准备 ,突然 ,XXX小朋友的家长破门而入 ,指着坐在小椅子上的儿子大声说 :“谁让你坐在墙角的 ,过来。”待孩子过来后 ,那位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狠狠地踢了孩子两脚 ,然后就喷着满嘴的酒气说教师歧视他的孩子 ,让孩子坐在墙角上。老师让他交查体费 ,他气愤地把钱扔到老师身上 ,钱掉到地上后 ,又命令老师把钱捡起来。引得来接孩子的家长都过来围观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这位老师哭着反映这个情况后 ,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