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身体机能、强化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体育锻炼动机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基本动力,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通过分析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内涵及关系,探究锻炼动机对锻炼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提出强化学生的外部调节与内摄调节、强化学生的认同调节与内部调节等策略,以此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能使机体全身每个组织、系统、器官正常操作,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对身体的心肺功能有显著的影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氧运动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助于他们心态的调节,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的变迁.有氧运动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身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从而起到了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双重作用。体育锻炼最好长期设表格记录,长年考勤不懈,常换地点,选好环境,树立信心,讲究科学方法,加强自我管理,维护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浅谈运动负荷对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也是发展和提高机体功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体育锻 炼的效果如何,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影响锻炼效果的主要因素—运动负荷进行了 论述,并指出人们在体育锻炼中正确掌握调节运动负荷,会使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和 心脏系统逐渐适应、机能逐步提高改善,最终会达到最佳体育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太极拳锻炼对我国大学生长期身心效益的影响,笔对66名大学生参加太极拳锻炼进行田野实验,学生自愿参与。经过24周的体育锻炼,前后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指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显性提高。太极拳锻炼,学生的SCL-90的身体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各个因子得到显变化,说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太极拳锻炼,学生的注意广度、被动反应时等认知功能提高,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对于自己体质的保养,有以下三种途径:一种是针对生理状况施以药物,调节机体内部的平衡;另一种是采用精神上的放松,缓解其紧张过激的情绪。从心理上自己控制平衡,达到防止疾病、保持良好体质的目的;再一种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和疾病状况。适当地选择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疗法,达到调节身心,保持和增强机体功能的目的。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是在特殊身体条件下进行的,锻炼的内容、生理负荷和活动的方式、方法、必须与自己的生理、心理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曹武 《考试周刊》2007,(39):88-89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全面进行身体锻炼,促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了解自身身体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有规律有目的地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此外,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也间接影响到国家的教育质量。在体育锻炼中,行为变化和心理因素都会有阶段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着深刻影响。通过对学校进行体育锻炼阶段变化调查,更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行为阶段变化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专学生进行的体质状况跟踪调查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很大。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在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营养可以保证身体神经、激素和酶的调节过程,使机体在运动中各种代谢顺利进行,并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促进体力恢复,更有利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合理的营养对体育锻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之一是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的关系问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有关运动能力的认知和评价受到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体育锻炼者身体自尊与非体育锻炼者差异显著并呈性别差异;体育锻炼与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及身体价值感三个维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改变身体自尊水平,尤其是提高运动能力的自我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量表和身体锻炼现状表对成都市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身体运动量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身体运动量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缺乏运动量的高中生睡眠质量普遍较差。体育锻炼能够通过改善学生心理、增加学生褪黑素分泌来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从而为中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协调能力是指在进行身体运动的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集灵敏度、速度、平衡能力、柔韧性等多种身体素质为一体,充分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支配和调节功能。协调能力是学生形成运动技能的重要基础。学生协调能力好,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就能较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因此,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盲生的机体灵活性,触觉的灵敏度和机体运用等自然力,而且能启发盲生进行空间思维和记忆,发展听觉,提高定向和平衡能力。盲生由于视觉障碍,在体育课中,表现出胆小、焦虑等冈素,导致动作僵硬、呆板、不自然,以至于招来他人的笑话甚至歧视,这深深地伤害着孩子们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原本不协调的动作,越发不协调。那么,如何通过体育课提高盲生的协调能力呢,笔者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对在体育课中培养盲生的协调性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代爱玲 《考试周刊》2009,(17):150-150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手段,对人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调节和促进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而且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常常被集中于对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机能调节和心血管、呼吸、神经、内分沁以及运动系统的研究上,而对体育运动疲劳后的恢复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却研究得不多。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就运动与免疫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运动既能提高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我们认为,要使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靠运动是不够的,还需将运动中所消耗掉的物质和各器官系统下降了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都能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即恢复),才能真正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运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运动的强度、频率及项目的选择对免疫反应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度、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免疫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嵘  王峥  陈亮 《考试周刊》2013,(32):104-105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广州医科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抑郁有良好的效果。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测量、调查和分析,依据体育锻炼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按不同锻炼水平将大学生身体自尊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锻炼水平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具有显著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对学生的身体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简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健康情况是相一致的,大胆创新,健康身体和娱乐性融于一体,将更利于实现体育社会的社会会功能,体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运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缓解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