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溯本求源、开拓致思的基础上,胡锦涛提出了“和谐世界”思想。从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到追求和谐的愿景,从和谐社会的建设到和谐世界的吁求,和谐世界思想层层推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2.
胡惠伟  曾文 《文教资料》2007,(13):102-105
人类社会需要和谐。“官民”社会关系和谐是人类社会自身和谐的一部分。孔子从入政以贤、为政以德、执政以教、行政以绩等四个方面阐明了他的“官民”和谐观,呈现出一条从入政到施政的官民关系和谐的为官之路,这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法治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孜孜追求的思想传统和价值目标,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和谐法治观的确立,既是法律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定位,更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贝尔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只保留了它永不满足的向外攫取的经济冲动力,而丧失了它原来那种勤勉节制的宗教冲动力,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面对资本主义的分裂,贝尔心目中的理想模式是把文化上的保守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结合起来.贝尔的资本主义和谐现对中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三爱 《培训与研究》2007,24(11):44-45
墨子是先秦各家中探索和追求社会和谐理想的典型代表,他从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国家关系出发,提出了视人若己、己先爱人、爱无差等的人际和谐观、义利统一的利益和谐观,以及经济之富、政治之治、非攻以求天下和平的国家和谐观。  相似文献   

6.
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端正大学生的“我观”又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扣内在基础。这样,如何端正大学生的“我现”,就成了我们不得不深而思之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德育为首。德育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师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急需构建和谐德育观以提高德育实效。为此本文把高师院校德育作为研究客体,并依据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理论,以构建高师院校和谐德育观。  相似文献   

8.
文学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目的是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因而应确立文学和谐价值观及和谐审美观。这既需要继承弘扬中国和谐文化传统,又需要顺应社会时代要求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和谐美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推动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大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大学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型大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从和谐大学构建的本质而言,就是要促进大学内部成员和各种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形成进步、高尚、和谐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具体途径则要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人员组成三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大系统,政府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和谐社会决定政府和谐,政府和谐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以政府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政府和谐的内涵和基本要求进行界定.分析政府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区别与联系,并对“以政府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同”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儒家构想的“和谐社会”,是源于“不同”之上的“致中和”,其精神实质是“和而不同”。这些思想精髓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大同理想对现实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味诉求道德理想却漠视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矛盾导致失败是我们不应当忘记的教训;不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的、急于求成的心态造成的急进情绪在我们今天仍然应该警惕;特别是“义”、“利”的非均衡发展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更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主要部分,公共生活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基本境域,社会和谐是良序公共生活的直接表征,所以,公共生活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公共生活伦理意蕴主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公共和谐”。  相似文献   

14.
“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期,“和而不同”思想奠定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阶层结构对社会的良性运行至关重要。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因此,扩大社会中间阶层,实现"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从来就不是是否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的问题。对和谐的追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和谐社会制度保证的行政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从价值立场、理论逻辑与制度实践的层面准确解读现代行政法的和谐底蕴与责任担当,对于实现行政法治下的社会和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体现在为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公平的机会;体现在为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合理流动拓宽渠道;体现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体现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的发展;体现在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扩大学校的自主权,通过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受中国和谐文化影响最深,和谐文化在杜甫的思想与诗歌中有强烈体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杜甫精神主要指他的忧患意识、民本思想、自觉的社会良知与社会道德情感,在杜甫理想的社会蓝图里,始终贯穿着社会和谐思想观念。杜甫咏怀诗透视了他的精神主旨,探讨杜甫咏怀诗与中国和谐文化的密切关系,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作为根本性的哲学观念,渗透在文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与诗歌创作中。天人和谐,人人和谐,身心和谐与心理和谐是诗人由外及内,由身到心的提升过程,表现为能超越任何一种生命存在的境遇作自己的主宰,从而修炼一个完善完美的心灵。在诗歌的创作中,则表现为由内及外,由心到身的外显过程。诗人在物我情意融通,寓意于物,以物比德的创作过程中与自然客体达成情意的圆融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