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战国策》中的策士凭着自己的智慧,在纵横捭阖的斗争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然而他们的人生却是悲剧性的,这主要是由于策士的依附性、策士的高傲性格、策士游说的艰险、策士间的内耗及悲惨结局使然。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策士们的思想及活动.这些策士的思想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功利思想,在当时,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在客观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纷争不休的战国时代,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群像,尤以《战国策》中集中塑造以苏秦为代表的策士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或合纵,或连横,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异样的言行,也让后人回味千年。本文以《战国策》中的策士为范本,尝试解析其精神风貌,窥看战国时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4.
《孟子》与《战国策》二书中孟子说辞与策士说辞有其共同特点 :从产生背景而言 ,二者都是战国时期以“辩”为特色的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从游说手段而言 ,二者均善于揣情摹意 ,引人入彀 ,以利害打动人心 ;从语言表达手段而言 ,二者均体现出文学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作者在纵横家思想和尚智主义倾向的指导下,对战国时期的两类策士─—无行说客和高才秀士,两种策术─—近于诡辩和实事求是,缺乏是非、美丑的区分和价值判断,反而一律抱着欣赏的态度。对此,《战国策》研究应当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建立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诸侯纷争,其统治力相对薄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局面,后人亦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许多政治家都极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因而在游说的过程中,他们特别讲究“说话”的艺术,从而大大促进了论辩艺术的发展,其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完全可以与同时代的古希腊论辩艺术(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囹、德摩斯弟尼等)相媲美。这种论辩艺术主要体现在先秦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和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  相似文献   

7.
浅谈《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策》为文铺排渲染,辩丽瓷肆,陈说事理纵横捭阖,体情状物酣畅淋漓,堪称先秦史家之文中的出类拔萃之作。在论理技巧方面,《战国策》的文章大都善于分析形势,指陈利害,好设机巧,引人入毅,诱敌就范,进退有据,擒纵自如,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语言而论,《战国策》之文大都放言无惮,绝少掩饰,文辞铺张杨厉,气势恢宏,且又物炼传神,形象生动,富于华彩,其语言艺术的精熟富丽,也大大超过了先秦其它几部历史散文。  相似文献   

8.
在"义利(理欲)之辩"领域中,近代中国价值观经历了一场变革.在现代化和人文主义的双重推动之下,儒家重义轻利论受到批判,随着功利主义的高涨,利益原则被普遍接受为重要的价值.但是,"义利合"始终是各派人物的共同理想.随着功利主义所招致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伴之以集体主义的道德,普遍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新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理想主义的途径,反抗物化的趋势,"谋人类生活之安".功利主义如何防止物欲横流的弊病?道义论如何避免禁欲主义的复归?义和利如何统一?还需要价值观变革的深化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西游补》作者董说有着遣民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忠义"是贯穿他一生的核心思想,因此,《西游补》借神魔故事讽喻现实,抒写了"以道自任"的儒家知识分子在大厦将倾时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焦虑与担忧,表现出深厚的儒士情怀。  相似文献   

10.
后期陈独秀评价,是史学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遵循“百家争鸣”的精神,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陈独秀1933年在国民党监狱中撰写的《辩诉状》进行了评析,肯定了该文的反帝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立场,评价了该文对科学共产主义的宣传和卫护,分析了产生此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战国诸子的著作中,孔子形象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异。一方面诸子的著作都程度不同地对孔子的本然形象有所揭示,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普遍和突出的特点,则是诸子典籍中孔子形象的变异,即孔子形象与其本然形象相比,开始产生偏离、矛盾乃致对立。战国三部子书——《墨子》、《庄子》和《韩非子》中孔子的形象均发生了变异。《墨子》中的孔子在墨子后学笔下被描绘成了叛乱者的形象,《庄子》中的孔子则成了由儒而道转变中的人物或道家的代言人,而《韩非子》中的孔子则又成了法家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诗穷而工”是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一个著名论点。然而它却与先秦的儒家文化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先秦儒家对待贫穷的方式是“安贫乐道”。“诗穷而工”与“安贫乐道”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实质上“安贫乐道”的儒家精神正是“诗穷而工”的深层次内核。体现了古代文人在儒家思想和诗歌的地位不断上升互动的过程中,在共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相似的人生历程上的诗歌美学的集体性认同,是对积极人生、社会责任和生命体验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科玄论战”中的生物学与科学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23年中国学者所发起的"科玄论战"中,虽然没有多少生物学家的参与,但生物学的理论和知识却成了论战中争论的重要内容,科学派所提出的"科学人生观"几乎等同于"生物学人生观"。这一方面是因为生物学中的进化论和遗传学知识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生物学又涉及非常广泛的人生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科学派人士大都是进步主义进化观的赞成者。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立身处世之本;交友之道;为政之要;立业之基.由于封建社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传统儒家诚信带有明显的等级与时代局限性.但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资源,诚信在现代社会仍有价值,仍具有合理的可借鉴的成分,经过合理的转化、更新,必然能为当代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在经历着产权制度激烈变革的同时,产生了丰富的产权思想。儒家学派已经认识到产权的功能在于提供一种激励,国家的作用在于明确界定和保护产权,同时国家要为产权制度的顺利建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必须形成一整套维护产权制度的伦理道德规范。通过对产权功能、国家与产权关系及产权制度环境三者的阐释,可以初步探知这一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产权思想。  相似文献   

16.
儒家"和"的思想内涵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具有三方面的启示: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前提;尊重师生之间思想差异、独立思考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途径;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宽以待人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管理准则和生活指导,有良好品德和专业知识并取得成就的商人。伴随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民族企业家中产生了中国近代儒商。他们既积极吸收近代西方工商业思想和科学管理,又全力继承传统儒商文化,建构近代儒商文化。近代儒商文化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与西方近代商业文化片面崇尚功利性的工具理性不同,近代儒商文化弘扬儒家人文精神,将道德性的价值理性和功利性的工具理性相统一,提出了义利合一和义利并重的义利观,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塔克-伍德”命题的提出引发了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长久争论。这一争论主要涉及四个主题:马克思对正义的看法,资本主义剥削的性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依据,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观点不乏深刻见解,但也有许多误解。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依据,探求“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真实原貌,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与正义”这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刑罚思想上,儒家偏重于“礼义教化”,以刑辅德,法家偏重于“重刑威慑”,以刑去刑。这只是各自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式、手段不同,而在道德理想和治国目的上两者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0.
敦煌出土的古代藏文文书《礼仪问答写卷》是代表吐蕃伦理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性文献,也是丝绸之路上唐蕃文化交流的象征。按照《礼仪问答写卷》所阐述的道德结构层面,从人性观、人伦观、忠孝观和人生观几个政治角度来分析,吐蕃伦理文化对中原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同时又带上了藏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出吐蕃伦理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具有的不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