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导向。以“礼善”为核心建构学校文化,是学校履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根本要义,更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营造“礼善”环境、打造“礼善”课堂、开展“礼善”活动、实施“礼善”课程、制订“礼善”评价、树立“礼善”典型等途径,引领师生行有礼、心存善,实现师生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2.
本在先秦儒家礼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孔孟荀礼论之差异,逻辑联系及其特点,孔子兼综“德”,“礼”,以“礼”释“仁”,孟子礼,义并论,统合情,理;荀子尊“礼”重“法”,综合“仁”,“义”,“礼”,孔孟荀礼论探究至善,重视内在的人性,人道和人的需要,注重人伦教养和理性规范的结合,体现了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内在发展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形上意义,它奠定了传统礼教或名教的主导精神。  相似文献   

3.
侯芬辉 《新课程研究》2009,(10):189-189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正> 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提倡必要的礼仪。”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好礼、讲礼的传统美德在教师身上得到了示范与体现。中国教师特别注重礼的涵养与修养,待人接物讲礼仪,言行举止讲礼貌,人与人之间讲礼让。“礼”,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不学礼,无以立。”“彬彬有礼”是教师的特征,讲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根据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和师范生的实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了礼仪教育,尤其是狠抓了教师课堂教学礼仪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5.
王文元 《天中学刊》2007,22(3):112-115
中国之所以形成了数千年文化传统,“礼”居功至伟。礼是儒家为中国文化做出的重大建树之一。礼有“治国”与“治人”两种作用。儒家将程式化、形式化作为容器,将礼装载到里面,形成中国独有的教化体系,这个体系的美学价值与人学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君子的一切行为规范都以“礼”为内核。孔子曾经说过:外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礼,方能名正言顺,自尊尊人,走遍天下;无礼,只能受人非议,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作“礼仪之邦”、“文明的摇篮”……由此可见,古人尤其注重学“礼”和行“礼”,并把这一传统延续了下来。文明礼仪,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就个人而言,谦让有礼,落落大方,表明这个人是文明的,有教养的。反之,蛮横无礼,粗野鄙俗,只能说明一个人的愚昧落后,缺少教养。  相似文献   

8.
礼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在《论语》中有着诸多的论述,对中国礼的产生、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礼文化特点的完整的礼学思想,长期影响着上至国家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礼是人真情的体现”、“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贬己尊人,谦逊为美”、“慎言为礼,含而不露”、“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六个方面浅论《论语》对中国礼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指出:“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程朱理学把性与情截然分开并对立起来。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概而言之,“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灭人欲”具体而言则是以“礼”制“欲”,从而要求人们把伦理由一种外在的规范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要求,使人欲由一种内在的需要变成外在的罪恶渊薮。因此,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以下简称“百家争鸣”)一课,教材有两处提到“礼”:一处是,在介绍孔子的主张时写道:“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另一处是,“荀子……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在教学过程中,就笔者的观察,教者对“礼”都不太重视。随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讲“礼”,从圣人孔子改《诗经》,做“礼乐”开始,“礼“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这种崇尚“礼”的风尚必定也反映在当时的建筑民居中,平遥古城作为国内现存的最完整的明清建筑,必然渗透着以“礼“为本的理念。民居作为古城的重要部分,在特有的风貌特色中同样蕴涵着“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孔子把“从心所欲,不踰矩”作为人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即内在的“仁”。“不踰矩”即外在的“礼”。文章论述了“仁”与“礼”之间内转与外推的关系,其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是可互相建构,互相转换的。“仁”的实现要“礼”的约束,外在的“礼”在一定的时间后会内化为“仁”,这是一个循环圈,由“仁”外推为“礼”,由“礼”内化为“仁”,循环往复,完成其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先言“礼”后讲“仁”,反映了其思想的升华和演进,是他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礼”作为社会规范,具有法的性质,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作为人的内心修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的品格。具备了“仁”的道德操守,才能自觉遵循“礼”的法度;“齐之以礼”,才能起到“礼”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礼”是道德的核心,但“礼”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而是道德原则的法律化。“礼”相对于德,德是内容,“礼”是形式;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在先秦主要用于规范、协调贵族之间的行为,后经孔子等人整合为蕴含着儒家思想的治国之“礼”,直到宋初,由于平民阶层的崛起,“士”开始转化为“四民”之一,统称平民或庶民,与品官相对;  相似文献   

16.
有句古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事实上并非都是这样。在很多时候,明明是有道理的人却未能把事情办好,反而引来更大的矛盾。这是因为他们在“讲理”的时候忘了“讲礼”。“理”是人们解决事情的基础,而“礼”是人们相互尊重和建立友好关系的一座桥梁。只有既“有理”又“讲礼”,才能在处理好矛盾的同时又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但目前,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理”的教育,较为忽视“礼”的教育,使得不少孩子成了得理不饶人的“小霸王”。培养有智慧头脑的野蛮人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引导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为既讲理又懂礼的文明人,使…  相似文献   

17.
人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可要是认真说起来。“鹅毛”之礼,着实不轻呢!  相似文献   

18.
礼是荀子承继孔子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二子对如何推行礼有不同考虑。孔子在治教分离之际以“仁”说礼,将“仁”扩充为礼的精神内核,诉诸人的道德自觉,为恢复传统制度确立内在的道德根据。荀子说礼则强调礼法、君师,试图提供一种弥合治教、重归“治教合一”的方案而使大道遂行。二子说礼所以存在这种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面临不同的政、教环境,因势而为说。  相似文献   

19.
姚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35+237-235,237
礼是一种美、礼是一种德、礼是一种善.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人有商德、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播音主持人更应“知书达礼”且成为遵循道德法则和道德标准的楷模.屏幕上的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是播音主持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德辉动于内,只有内心树立了德,行为才能合于理的礼.  相似文献   

20.
荀子重“义”,更重“礼”。他既以“义”标识基本的道德价值标准 ,又以“礼”为人道之极。他通过对“义”之行为原则性的张扬和对礼之行为规范条理化的阐释将两者联结起来。义与礼 ,一则义本礼末 ,义规定礼 ;一则义行礼路 ,依礼方为义。最终 ,荀子融礼与义为一体 ,生成一崭新的范畴 :礼义—由人之社会本性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人伦规则和道德自律理性的“义”与“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基础之上的冠、婚、丧、祭诸礼仪制度规范的“礼”的有机融合。荀子以义而开拓、提升礼 ,走过了义——礼义——礼——仪这一梯次递进、由内及外的礼之范畴的衍义和构建 ,恰成儒学理论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由抽象而具体的演进运动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