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都是由一位教师承担一个甚至多个年级教材的教学任务,其完成教材内容的数量与质量均不尽如人意。为全面普及《初中体育教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体质强健、身心协调发展的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对《初中体育教材》试行按教师专长分项授课进行实验。本实验的对象:初三级的1、2、5、6班为实验组,3、4班为对照组。为对照合理,实验组只统计1、2班的有关资料,两组基本水平大致相同,人数分别为117人和119人。实验期间,对实验组,根据我校师资、场地等实际,把初三教材(选用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划分为A、B、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各年龄段对应各项素质敏感期的生理特征,利用素质敏感期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白佛小学四年级四个班和峰峰春光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抽取的小学、中学各四个班中前两个班为实验组,后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前对小学各班进行50米测试,中学各班男生进行1000米测试,女生进行800米测试。对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10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应项目的测试,观测利用素质敏感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建议:在学生素质敏感期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显著,建议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素质敏感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  相似文献   

3.
登山锻炼作为当下较为流行的户外有氧健身运动,其健康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南路小学三年级113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6名同学,对照组57名同学。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一学年,每周两次的登山训练,对照组则进行常规体育课锻炼。一学年后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各身体指标的变化及差异,探析登山锻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登山锻炼对于改善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肺功能有明显作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体形态、速度素质也能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1.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特尔菲法、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对体育课采用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作一研究与论证.实验是对塔里木大学选项体育课分层教学进行的个案研究,实验对象是在塔里木大学2013级篮球选项班中,选取6个教学自然班,其中3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另外3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其它方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素质敏感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干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鹿泉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实验班,3、4班为对照班。实验前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而后实验班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班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8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观测运动处方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经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班。其中男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女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学生耐力素质敏感期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耐力素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掌握巧技前手翻的技术较差,完成动作质量较低,为此我们对前手翻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提高其教学质量。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以我校体育系86级本科三个班的男生共70名为对象,采用了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三、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实验结果我们首先将86级的70名男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班为对照组,2、3班为实验组),分组前我们测得其身体素质没有显著差异。然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教法进行授  相似文献   

7.
对乒乓球普修课"层次升降"分组教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象: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俱乐部选项课两个年级任选取两个自然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与讨论:1.运用“层次升降”分组教学法,能依据学生具备体育素质的优劣,将学生划分为几个教学“层次”分别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  相似文献   

8.
研究对象:本文以体育院校田径普修组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2005级田径普修组学生20名。采用配对分组方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教学内容、对照组的教学方法、三级跳远技术实验设计的教法理论模型。结果与讨论1.研究结果采用“逆向叠加教学顺序”、“结构一定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重点与难点相匹配的练习手段的教法设计的教学效果确实优于常规的传统教法。2.研究分析(1)“逆向叠加教学顺序”对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逆向叠加教学顺序”较充分地体现了三跳与助跑整体感和技…  相似文献   

9.
推铅球技术中最后用力投掷点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对照组选陕西经贸学院房地产 990 1学生 (女 ) 18名 ,平均年龄 18岁。实验组选陕西经贸学院工商行政 990 1班和经济学 990 3班学生 (女 ) 18人 ,平均年龄 18岁。1 2 研究方法1 2 1 观察法教学运动训练观察法 ,运动技术分析研究。1 2 2 教学实验对比法。实验对比教学按实际情况分两种形势进行。对照组按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常规教学 ,实验组则在设有投掷标志区内进行教学 ,并逐步进行投掷练习。实验前两组学生推铅球成绩较差 ,且无显著差异。2 结果与分析2 1 结 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时数均为 6学时…  相似文献   

10.
对提高体操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实验目的和指导意义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缩短教学时间 ,强化技能 ,针对传统式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是本次实验的出点和归宿。目的是通过教学实验 ,验证新的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并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探索出提高体院体操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2 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2 .1 实验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 98级男生体操普修教学班 ,980 5、980 6、980 7班为实验组 ,980 1、980 2、980 3为对照组。实验组按新的教学计划进行 ,共二学期 14 4时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计划进行 ,共三学期 176学时 ,两组教学大纲相同 ,每周教学…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跳高教学中,由于上课学生人数多,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指导学生练习。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快地掌握跳高技术呢?我采用了分组循环练习法,进行教学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1.实验对象: 我在自己所教的学生中随机抽取94级会计系94502班31人为试验班(简称甲班),国保系94201班32人为对照班(简称乙班),进行教学实验。 2.实验方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乙班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教学,甲班采用分组循环练习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将甲班上课学生分成两组,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我国农村小学中,复式校(班)分布很广,在复式校(班)就读的学生数量也很大。为使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加强复式体育教学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也是目前抓好复式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复式体育课分组教学的问题谈几点意见,可供复式教学的教师参考。分组教学,是体育课上由教师统一组织,按一定条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项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复式教学中,这种分组教学形式尤为适用。因为复式班是由不同年级学生组成的,其年龄特征、体质状况、运动能力差异较大,而分组教学既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又能根据年级特点安排不同教学内容,同时易于掌握不同年龄学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沈阳市140中学初中二年级160名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教学实验方法,探讨跆拳道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组进行跆拳道项目,对照组从事体育课教学内容,两组进行12周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在心理健康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而言跆拳道项目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对象:广西体专篮球专选2002级,5、6组学生48人(实验组24人,对照组24人)2003级4、10组学生40人(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学校教务处按报选篮球专项的人数随机分组,任课教师都是本人。研究方法:实验对比法。实验结果:1.理论知识2.基本技术3.裁判能力分析: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校95级中原二年级时参加排球专项班学生178名,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三年级参加体育选修课的学生60人.对照组为三年级不参加体育选修课的学生118人。分组时.实验组学生平均年龄为23.3岁,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为23.1岁。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象: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级体育教育专业1班和2班两个男生班的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两个班人数均为23人。在实验前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测试,条件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研究方法:采用教学实验方法、问卷  相似文献   

17.
探讨基于情绪调节基本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干预对初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及状态焦虑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以淮安市清河中学初三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20人,实验组20人.实验组参加为期10周,每周3次,每次60 min的情绪调节体育教学;对照组不参加任何与身体活动有关的体育训练.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和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分别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对初中女生进行测量.结果:1)实验组在身体活动、身体协调、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灵活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实验组学生状态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10周的情绪调节体育教学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降低状态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了笔者所在校网球专项训练的学生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参加实验的学生共8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普通训练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提升网球专项力量素质的肌力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评价两组学生经过不同训练方法后的二发成功率、发球时速比较,探讨提升网球专项力量素质的肌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方法:对大学高年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课学习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一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5项体质健康素质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各项健康素质明显好于未参加体育课的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大学高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或学分制选修课,以达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究体育课中至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下和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对四年级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以小学四年级5个班23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5×2的双因素实验设计,根据体育课采用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和不同累积中至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实验实施方案,所有班共进行8周实验干预。结果发现:(1)体育课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对学生移动技能、持物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体育课30%或50%MVPA累积时间下,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班学生粗大动作技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其他班。相同运动负荷干预下,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班女生改善情况好于男生。(2)30%MVPA累积时间班粗大动作技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50%MVPA累积时间班学生移动技能、持物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显著好于对照班。30%或50%MVPA累积时间和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班学生移动技能、持物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体育课MVPA累积时间越大,学生基本动作技能改善情况越好。结果表明:体育课采用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和50%MVPA累积时间对学生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