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纪念白求恩     
蔡楠 《课外阅读》2010,(11):6-7
枪炮声渐渐稀少,不久就停了下来。伤员不再抬来,6里以外的齐会战场战斗已经结束了。 诺尔曼·白求恩走出了真武庙。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他率领战地医疗队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救治了115名八路军伤员。但他还是不敢休息,唯恐有新的伤员突然而至。他在真武庙的临时手术台上稍微打了个盹,就来到了屯庄村口。  相似文献   

2.
白求恩日记     
《青少年日记》2009,(11):55-56
今天动手术,我的确累了。一共做了十个。其中五个是重伤。……尽管我的确是很累了,但我从来没有像这样高兴过,我十分满足,我尽了我的一份力量,我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特别是看见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充实,工作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九点钟,没有一分钟的时间白白度过,这里需要我。  相似文献   

3.
纪念白求恩     
在《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65周年纪念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关小学和延中沟小学的近百名队员伫立在毛泽东同志住过的窑洞前,共同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但队员们的心中却热情如火。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要在《纪念白求恩》的诞生地创建各自的英雄中队--延中沟小学创建"白求恩中队",南关小  相似文献   

4.
寻找白求恩     
<正>少年时我就知道加拿大出了个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白求恩,他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深受中国人民敬仰的国际友人。因此,我第一次来到温哥华,对在电视台工作的女儿说,不要安排我游山玩水,我要先去瞻仰白求恩故居。然而,白求恩在加拿大的知名度并不高。为寻找白求恩,我走遍半个加拿大,访问了许多单位和个人,终于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白求恩。  相似文献   

5.
6.
白求恩日记     
1938年8月21日午后八时今天动手术,我的确累了。一共做了十个,其中五个是重伤。尽管我的确是很累了,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我十分满足,我尽了我的一份力量,我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特别是看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充实,工作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九点钟,没有一分钟的时间白白度过。这里需要我。  相似文献   

7.
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时陶行知先生受到牵连,从此曾被毛泽东誉为“伟大人民教育家”的一代宗师的名字在中国教育史上竟然销声匿迹长达近30年之久。陶先生受到错误批判,应该说有种种复杂的历史缘由,但是江青在其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江青为什么这样仇视陶先生,传说很多,而唐权先生《亲历一九五七》一书中有关陶行知与江青的一节提供了相当翔实的史料。有同志提议我们加以转载,让索敬陶行知先生而叉没有机会读到《亲历一九五七》这本书的老师们有机会了解这段史实。[编按]  相似文献   

8.
中华职业教育社(简称职教社)是近代中国一个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的团体。社的创始人黄炎培曾指出:“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一些进步的教育家在一九一七年春发起的,目的在于发展职业教育。这个组织的成立,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个新纪元。职业教育很快引起公众的注意,并立即受到学者和卓越事业家的支持。同年五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式成立。”① 职教社成立之初,陶行知尚在国外。一九一七年秋,陶行知回国,应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之聘任教授,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陶行知流亡日本晓庄师范遭封闭,向陶校长发出了逮捕令。校长逃难,潜入上海租界.不久,陶行知进入了“流亡日本”的时期.关于陶行知流亡日本,至今在他出国,归国年月等问题上,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晓庄的学生,与陶行知晚年有较多接触的戴白韬先生就陶行知流亡前后的情况,作过如下的记述:“大约是一九三○年的秋天,陶氏悄然离沪,东渡日本.……大约是一九三一年的春天,陶氏从东瀛归来,隐蔽在北四川路,我们仍只能夜晚约会于小饭店.……我们问他在日本时,可有什么感觉?他说,日本之所以强,强在他的科学发达.……”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现代性”是在其即行即知、即知即传、即传即联、即联即前的全人生旅途中屡败屡战、屡遭厄运,而又屡屡创造以促进现代文明。陶行知在生活教育运动中确定了现代化为运动的目标,他在现代化中寻求确定性。他提出了两个新命题:一是与时俱进,“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二是持续发展,“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性”。这正是当今后现代性社会所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从而也使我们有了借以理解后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陈竞蓉 《文教资料》2005,4(17):60-62
孟禄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知名的美国教育家。他不仅对青年陶行知在学术上和生活上给予了热忱的提携与关照,而且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说到陶行知与周恩来,不得不先提一个人,那就是邓颖超。1938年9月1日,陶行知与邓颖超在香港文化界人士举行的欢迎大会见面,宣传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邓颖超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七位共产党人士中的一位,后他们都要赶去武汉转赴重庆参加即将举行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粤汉铁路被敌机轰炸,火车不能直通,只好取道长沙再乘船赴武汉。恰巧两人又是同船。10月1日,傍晚时分,船靠武昌码头。首都南京陷入日本侵略军之手以后,国民政府首脑撤退到武汉,大批文化人从上海撤退到这里,中共的八路军、新四军也在武汉设了办事处,武汉三镇成了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路军办事处派车来接邓颖超。她与陶行知热情地握手道别。“请代我问候周恩来先生。”“我一定告诉他您到了武汉的消息。”  相似文献   

13.
14.
陈光宇 《辽宁教育》2012,(16):82-84
一、不同的求学成才之路在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和叶圣陶就是其中令人钦敬的两位。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均卓有建树,且均有深远的影响,但二人所走过的求学成长之路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陶行知于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父亲在经营酱园破产后回家务农,家中仅有一亩多田地,躬耕自食,生活窘迫。行知从小聪慧,4岁时就开始随父亲学识字,6岁时由一位姓方的秀才为之启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17,(6):101-108
段力佩与陶行知,两人有过一段短暂的交往。陶行知办教育的精神,"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甚至教育思想的表述方式,都对段力佩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段力佩在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能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对教育进行改革发展。两位教育家有不少相似之处:都能对各自所处时代的教育课题作出积极回应和有益探索;都能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都有着崇高的品德和风范,毕生献身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一,不同的求学成才之路 在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涌现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和叶圣陶就是其中令人钦敬的两位。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均卓有建树,且均有深远的影响,但二人所走过的求学成长之路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晓庄,实践生活教育的理论,探求教育救国的道路。陶行知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隐逸文人对独立人格精神的追求中吸取营养,其人格魅力感召后世,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对中国传统隐士人格精神的接受,对于当代教师人格教育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人士,鲁迅与陶行知对当时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陶行知在鲁迅去世之后,致力于《鲁迅全集》的出版工作,学习和纪念鲁迅,遵从鲁迅的革命指示,继续为中国的民主斗争事业而奋斗。可以说,鲁迅是陶行知后期革命事业的导师。  相似文献   

19.
金林祥 《上海教育》2009,(15):44-45
青年时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在晓庄师范最早的13位学生之一,是我国乡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鉴于中国以农立国,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根本,以及旧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必须悬崖勒马,另找生路的认识,陶行知决心筹集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  相似文献   

20.
陈光宇 《生活教育》2011,(17):36-40
一,不同的求学成才之路在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涌现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和叶圣陶就是其中令人钦敬的两位。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均卓有建树,且均有深远的影响,但二人所走过的求学成长之路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