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设的琴弦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上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这是《命若琴弦》的结尾。正是这条路这座山上,很多年前有一对相似的师徒走过,那是老瞎子和他的师父老老瞎子。老瞎子循着师父的脚步一路前进,就在他以为师父弹断  相似文献   

2.
命若琴弦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相似文献   

3.
一老一少两个瞎子,行走在暮色苍茫的崎岖山道上。这是两个以拉琴说书为生、漂泊江湖的苦命人,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他们苦守一个希冀:当拉断一千根琴弦时,便可以打开木匣(老瞎子的师傅传下的)——里面有重现光明的药方——能睁眼看一回是他们人生的终极追求。老瞎子穷七十多年的艰辛跋涉,已拉断了九百多根琴弦。  相似文献   

4.
《命若琴弦》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盲琴师只要弹断多少根琴弦就可以重见光明。由此,史铁生讲述的是弹断了八百根琴弦的师爷、弹断了一千根琴弦的师傅以及将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的徒弟这三代人的故事。传说本身是宿命的,但是它能够作为希亡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正是人对宿命的抗争。从八百到一千到一千二,这不只是宿命也有“生命的递增”。  相似文献   

5.
看了筱雨的《一千根弦》,只想说:人生有了希望,才有意义,才有收获。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弹奏三弦琴的盲人,渴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世界。可遍访名医,都说没有办法。一个道士给他一张药方,说必须在他弹断一千根弦时才可以看。于是,这个盲人带着同样失明的徒弟游走四方,终于弹断了一千根弦,可他叫人一看,那竟是一张空方。后来他才明白,这“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就是“希望”。于是,他把这张“药方”传给了和他一样渴望光明的徒弟。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药方     
两个盲人靠说书弹三弦糊口,老者是师父,70多岁;幼者是徒弟,20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了999根弦子,离1000根只剩下一根了。师父的师父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虚设的琴弦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上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贮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这是《命若琴弦》的结尾。  相似文献   

8.
正有位拉小提琴的盲琴师,他总盼着自己的眼睛能够复明。于是,他四处求医,但每次都失败了。就在他心灰意冷决定结束生命的时候,一位医生给了他一张药方,说是能够治好他的眼病,但必须在他为别人演奏并拉断一千根琴弦之后才能打开药方。  相似文献   

9.
希望之灯     
很久以前,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河岸有两个瞎子,一老一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便在岸边卖艺。几年后,老瞎子自知不久于人世,摸着身边那个骨瘦如柴的小瞎子,回想起自己几十年经历的风雨,不禁百感交集,老泪纵■卷首语■横。在他大限之日,他握着小瞎子的手说:“孩子,我快走了。我有一个秘方,一直没用,今日交给你,它可助你重见光明。但你需记住,只有当你弹断第一千根琴弦之时,方能打开此盒。切记,切记。”说完,老瞎子便撒手西去。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几十年的光阴已从琴弦上滑过。小瞎子也成了双鬓似雪、满脸风霜的老瞎子,不同的是,他已经…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训练六题一、1000根弦从前,有一位弹奏三弦琴的盲人,渴望在有生之年看看世界,但是遍访名医,都说没办法。一天,他碰见一位道士,道士对他说“:我给你一个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1000根弦之后,方可打开它,在此之前,是不能生效的。”于是,他带了一位也是双目失明的小徒弟游走四方,尽心尽意地以弹唱为生。一年又一年,过去了53年,在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将那张藏在怀里的药方打开,请明眼人代他看纸上写的什么。明眼人看后说:“这只是一张白纸,什么字也没有。”他听了,潸然泪下,终于明白了道士的“1000根弦”背后的…  相似文献   

11.
《遗嘱》一文虽短,我读后却颇有一番感想, 它让我懂得了深刻的道理。《遗嘱》的内容很简单。琴艺高超的老琴师漂泊一生,他牢记着当年师傅临终的叮嘱:当他弹断100根琴弦时,才可以打开师傅的遗嘱,那上面有能使他双目复明的药方。当他拼尽一生之力弹断第100根琴弦后,却被告知那遗嘱其实  相似文献   

12.
也许大家都认为,说谎是一种最要不得的行为,但人与人之间相处,偶尔也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两个盲人靠说书弹三弦糊口,老者是师父,70多岁;幼者是徒弟,20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999根弦,离1000根弦只差1根了。师父的师父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中,当你弹断了第1000根弦的时候,你才可以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根弦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师父还是个20岁的小青年,可如今他已皓发银须。50多年来,他一直奔着那复明的梦想。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一声脆响,师父终于弹…  相似文献   

13.
命若琴弦     
人生就好比琴弦,绷紧了才能拉姆,拉好了也就够了。一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在日夜不停地奔波着,他们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何处去。他们自大赶路,晚上拉琴。他们并不为钱而拉琴,只求得拉好琴。一次,小瞎子走得累了,说:“爷爷,我好累,想歇一会儿,咱们歇~会儿再走吧!”说着边往地上坐去。老瞎子赶忙吃力地将他扶起,对他说:“孩子,不能歇脚,一歇就会再也不想起来了。”他们就这样回复·口,年复一年地走着。每逢有人就拉琴,其余时间全部用来赶路。“爷爷,你说咱们有~天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吗2我真想睁开眼睛看一看周围…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缪的"荒谬哲学"也在许多当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人的生存的作家,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讲述的就是人面对世界的荒谬感以及在对荒谬的反抗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如同西绪福斯不断的推石头上山,在反抗荒谬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一样,<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小瞎子也在不断地重复着一代一代的命运,反抗着命运的荒谬,并以此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琴师,当他弹断一百根琴弦的时候,他欣喜若狂感,觉得自己太幸福了,因为他这个时候可以打开师傅的祖传秘方,重见光明。可他还是失望了,打开秘方仅仅是一张皱褶的白纸!他霎时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良苦用心:原来师傅要他感受走向成功的过程,人生的幸福和美好往往蕴藏在拼搏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一)一根琴弦 【俄】卡邱申科 我沉浸在我的小提琴的音乐声中。突然,一根琴弦断了。我觉得弓子握得很正确,压的力气也不大,但一根琴弦还是断了。我担心地想:一星期以后,我们要在幼儿园举行一个协作机关主办的音乐会,我叹了一口气:在工会的会议上又要挨骂了。  相似文献   

17.
一位弹奏三弦琴的年轻盲人,渴望能够用自己明亮的双眼来打量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遍访名医,毫无结果,为此,他感到绝望。这时,一个老僧向他面授机宜:“我给你一个保证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一千根弦后方可打开,否则无效。”于是,这位琴师怀揣秘方云游四海,尽心尽意地以弹唱为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弹断了一千根弦。这时,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秘方让明眼人看,“可是一个字也没有呀!”琴师一听,泪如泉涌,突然间他领悟了那老僧的良苦用心。原来正是这渺茫的希望,支撑着他走过50多年黑暗的人生路呀!是的,希望是一座永远放射光芒的灯塔;希望…  相似文献   

18.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这是泰戈尔笔下的名句。之所以提及这段诗句,是想探讨一个尽管已经讨论许久,却似乎仍然"难解",甚至"无解"的命题:"揠苗助长",让无数孩子不能承受之痛。  相似文献   

19.
吸管游戏     
看谁抓得多玩法:准备长约30厘米的吸管若干根,宝宝和妈妈每人拿5根。爸爸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妈妈和宝宝同时向空中抛出手中的吸管,然后迅速用双手去抓,谁抓住的吸管多,谁就和爸爸交换角色。丝带飘啊飘玩法:爸爸、妈妈和宝宝每人手里拿着一根长约20厘米的吸管,并在吸管上面搭一条长约10厘米的丝带(或线绳)。设定起点和终点后,爸爸、妈妈和宝宝站在起点,宝宝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大家一起向终点走去,并设法让吸管上的丝带飘起来。谁能先到达终点且吸管上的丝带没掉下来,谁就是冠军。玩法:妈妈和宝宝为甲组,爸爸为乙组。在地上画上一条分界…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瞎子阿炳》问世后,引起全国诸多人士的关注。《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的一首传世之作,一首凄厉欲绝的绝唱。当年的一名晚报记者是这样描绘他的见闻的。“……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我披衣而起,走出门首。只见一个莲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在窸窸窣窣的飞雪声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