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22北京冬奥会,正值中国社会再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改革方案推行的重要开端,是冬奥历史上第一次由超大规模城市举办的奥运会,其开创性、独特性必将引领冬奥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此次访谈对话涉及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实处境、申办成功的关键因素、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必要性、北京冬奥会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关系,并就北京冬奥会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场馆规划、外媒评价等诸多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侯琨 《中国收藏》2020,(5):148-149
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正式签署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币发行协议,从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纪念币及邮封。这是冬奥史上首枚纪念帀,面值为50先令。  相似文献   

3.
通过广泛搜集北京筹办2008年夏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实时报道,立足国际奥委会和有关国际体育组织的相关官方规范文本,阐释北京成为世界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的历史意蕴,那就是成为彰显奥运会和冬奥会举办促进和带动城市、区域、国家发展的积极效应的典范。同时,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使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贡献信心和经验;为中国更多城市提供国际赛事举办的样板和模式;为奥运遗产的规划与传承树立卓越的标杆和范式。而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结束,“双奥之城”的未来也将展现更加令人期待的愿景:不仅北京、不止2022、不限冬奥。  相似文献   

4.
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性文件《奥林匹克2020议程》(以下简称《2020议程》)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以《2020议程》文本词汇为基础数据,以《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奥林匹克2020议程:改革推进计划》等系列文件为参考,在确定《2020议程》改革理念的题域及筛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词频统计法统计了可持续性、遗产、参与、合作等关键词,依此归纳了5条具有代表性的改革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文化教育理念、降低成本理念、协同合作理念。《2020议程》改革理念对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要求与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现实,北京冬奥会筹办应持续推进遗产传承与生态文明,着重关注运动员发展与全民共建,稳步建构奥林匹克文化的全媒体传播,践行公平与效率的筹办原则,变革协同治理与开拓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唯一如期举办的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迎客松和惜别柳的交替、立春和雨水的转合、雪花和中国结的变换,还有期待和依恋的传递……无数令人难忘的场景,连同运动员们通过自己的卓越表演创造的精彩画面和非凡业绩,注定将使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冬季运动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冬奥会从此可以分为北京2022之前和北京2022之后。  相似文献   

6.
伴随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的落幕,冬奥会已正式进入北京2022冬奥会周期。因此继2008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之后,奥林匹克教育已第二次在中国全面开启。但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与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存在诸多不同,其中最凸显的不同是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战略性变革的背景下,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走向。本文对当前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理念、主题和路径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人工造雪是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滑雪项目比赛成功举办的前提条件.从人工造雪技术的机理出发,对人工造雪的气象条件、技术现状及普遍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结合冬奥会不同举办城市的经验,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工造雪工作的前景和风险.提出人工造雪系统的效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当季囤雪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工造雪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大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已近一周年。然而从申办之初至今,仍有一些社会公众和媒体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意义,存在一些模糊乃至偏颇的认识。厘清这些价值层面上的疑问,是使冬奥会筹办工作赢得广泛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的前提。依据文献和自身经历,作者选取了5个代表性较强的常见问题为视角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申办冬奥会,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成果的体现;第二,北京和张家口具有的人口效益规模,使冬奥会将更有利于环保、交通、旅游、健康等民生领域的改善,能有效促进体育的冬夏季平衡,使老百姓冬天不再被动消极地"猫冬";第三,我国严肃对待冬奥会的申办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和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负责任的体现;第四,冬奥会筹办投入大部分用于城市的建筑、交通、环保等基础建设,举办冬奥会的盈利是可观的,而且有长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第五,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方面促进2008年奥运会遗产的利用,另一方面能促进"双奥运"品牌遗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成功举办2022北京冬奥会,展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是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国家利益是国家形象的本质归宿,主场外交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运用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中与国家形象相关的理论来考察和谈论冬奥会与国家形象塑造的问题是科学严谨的.结论:在有利国际环境中,冬奥会的建设如违背既有国际规则,则国家形象将会受损;在不...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8,(2):56-6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过程中,中国承诺将奥运遗产放在同冬奥会举办同样重要的位置。奥运遗产不仅包括有形遗产,也包括无形遗产。北京作为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同时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需要重新审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留下的奥运遗产,并具有前瞻性地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奥运遗产,使之产生更为持久的文化影响力。本文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为例,从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纪录理念的创新、组织运营模式的探索、国际传播渠道的开拓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对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整理和继承这些文化遗产,将会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工作更具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孕育了伟大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特征、时代意蕴和传承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加深对北京冬奥精神的理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精神的重要论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探索。研究认为,北京冬奥精神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向上奋斗力量。民族性、人民性和先进性是北京冬奥精神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动力之源、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根本宗旨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美好夙愿。在后奥运时代,坚持教育引导、重视文化熏陶、促进体育发展,把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奥林匹克教育、民族文化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是北京冬奥精神传承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冬奥遗产不断发展,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随时代变迁持续改革与创新的进程。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尝试分析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期(1992年—)冬奥遗产发展的新变化。研究认为,自1992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回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性指导纲领《21世纪议程》后,冬奥遗产逐渐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的初级阶段。确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后,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组织制度体系和活动体系的遗产均开始注重可持续性的体现,举办城市及国家也希望通过筹备冬奥会尽力实现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时期初级阶段的亮点是可持续发展成为引领奥林匹克运动前行的重要主题后,为冬奥遗产注入了新的“灵魂”,北京2022年冬奥会反映了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更高水平。然而,由于时代与事物发展的客观局限,人类社会、奥林匹克运动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历程才刚刚起步,因而来自内外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仍需引起重视并予以化解,而新冠疫情等风险因素更是为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带来了难度。作为时代进步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为冬奥遗产的演进打开了新的局面。研究通过对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期初级阶段进行分析,力求补充和完善奥运遗产研究理论体系,进而为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媒体运行是实现奥林匹克传播目标的重要支撑体系。《奥林匹克2020议程》及办奥“新规范”与中国“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体运行提出了新要求,其核心是节俭办奥与利益相关方体验同等重要,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历届奥运会媒体运行经验、规范以及未来奥运会媒体体验愿景,可为深度理解媒体需求、实现精准而避免浪费的媒体运行提供参考。基于奥运会媒体运行历史溯源、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体体验愿景问卷调查、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深度访谈,以奥运媒体体验为研究重点,系统考察了奥运媒体运行体系中包含媒体后勤服务、奥林匹克信息服务、新闻中心与媒体村等媒体场馆建设及服务的多个子系统的规范与创新,发现专业、便捷、温暖、实用是受访中外记者对冬奥会媒体运行体系的核心体验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冬奥会已进入北京时间。黑龙江省各高校应在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切落到实处,积极响应"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号召,加速发展高校冰雪运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高校冰雪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黑龙江省高校冰雪运动发展路径,旨在全面振兴黑龙江省高校冰雪运动,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With Beijing winning the bid to host the 2022 Winter Olympics, China has been actively boosting winter sports in the domestic market.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hina’s ice hockey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growth of ice hocke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ies, the 2022 Winter Olympics and youth hockey athlete development models in Beijing.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are taking measures to guarantee hockey development, and the 2022 Winter Olympics have brought huge opportunities for ice hockey in China. Long-term strategies, especially the strategies for the post-2022 Winter Olympic era need to be conducted. In addition, the family model, the professional and youth hockey clubs are efficient ways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ice hockey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冠疫情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遗产的影响为研究目标,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中体育遗产的7项重点任务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等部门的26名工作人员访谈,收集质性数据,发现新冠疫情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遗产的消极影响源自2条路径:①疫情直接影响冬奥体育遗产;②疫情导致东京奥运会延迟,间接影响冬奥体育遗产。其对冬奥体育遗产的积极影响源自3条路径:①利益相关者因疫情改变工作模式,获得新知识;②疫情的消极影响产生替代效应;③利益相关者在应对疫情中形成新关系。基于此,从冬奥遗产工作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必要条件、中和消极影响的基本方法、开发积极影响的路径与方式等维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Marcus P. Chu 《国际体育史杂志》2018,35(12-13):1306-1324
Abstract

Through reviewing the 1993 Shanghai East Asian Games, the 2001 Beijing Summer Universiade and the 2014 Nanjing Summer Youth Olympic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epth account of how the organization and celebra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porting events were decisively leveraged to improve Beijing’s chance of success in the three Olympic bids, respectively for the 2000 Summer Games, the 2008 Summer Games, and the 2022 Winter Games. The findings show China’s nationwide determination to entitle the capital city to hold 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as well as the synergy of its central and local authorities in handling international sporting affairs. They also reveal the keys that enable China to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spots on the planet for staging sporting mega-events and to gain long-lasing prestige in the global sports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为中国体育政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遗产,特别是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和筹备不仅加快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相关政策制定及议程落实,也进一步丰富了奥运遗产的积淀。我国体育政策正在构建“多元的”“现实主义的”奥运话语体系,相比北京夏奥会,冬奥会的政策遗产更清晰,也更具可持续性。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选取与2008年北京夏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的国家层面体育政策(2001—2021年)进行分析,阐述北京夏冬奥运会影响我国国家体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及时代特征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以北京夏冬奥运会为导向的国家体育政策演进呈现出3个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北京夏奥会促进体育功能价值逐渐扩大(2001—2008年);北京夏奥会助力体育强国战略的开启(2009—2014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体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价值升级(2015—2021年)。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最开始是用于经济的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带一路"的其他优势也越来越得到显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更为我国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业提供了与国外交流的平台,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刚好搭上"一带一路"的"列车"。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剖析,阐述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加强行业项目整合,形成自身品牌优势;丰富冰雪旅游业的产品类型;建立大数据平台;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旨在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成功取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这必将引起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冬奥会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冬奥会中注重环保将促进举办城市地理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环境价值的平衡。与此同时,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环保形势进行研究,由环保教育、环保发展、环保监测、环保评估、环保防治、环保保障六大方面构建北京冬奥会环境保护体系,得出了北京冬奥会环境保护的实施路径:把握环保原则,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利用环境管理工具,做好环境评估监测;注重公众环境教育制度,创造良好环保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