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体能是各个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站,体能训练也是小学生足球课学习和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生的体能体现在其个人身体素质的不断增长和提高,是小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超越现状,突破自我的体能再生长。以小学生足球课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介绍了体能训练的必要性,从小学生足球课体能训练的实践意义入手,介绍其注意事项,鉴于其意义特点对其展开实践策略分析,以期为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借鉴性意见,为小学生训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就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我觉得采取体育游戏的方法在体能训练方面就显得必不可少。一、体育游戏—体能提升的基石将体育游戏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通过游戏不知不觉地对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游戏一结束,引入新学内容,结果发现和游戏很相似或是所学内容、内容要点与游戏中的动作相仿,就能很容易对新授课的动作进行常规的学练。例如:游戏"跳背接力"就可以作为"山羊分腿腾越"的诱导性练习,上课时先让学生做"跳背接力"游戏,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要点,还可以消除害怕心理,领会动作也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在2021年6月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在基本运动技能的锻炼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因此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特别重要,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开展体能训练。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使学生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相似文献   

4.
体能是篮球技战术学习的基础,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技战术的掌握。培养篮球专业人才的体育院系在篮球专项课中应该增加专业体能教学内容,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战术;二可以提高教师、学生在篮球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希望能引起同仁的重视,在每节篮球专项课中拿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培养全面的篮球人才,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加入体能训练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小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基本目标,最后重点阐述了体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基本动作技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的引进和改造,制定了小学生灵敏素质促进的实践方案,采用准实验设计法,对小学生实施了为期3个月的灵敏素质促进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敏感期为主线组织中小学体能相关的教学内容,更容易体现教材内容的逻辑层次性;把改造后的现代体能训练理念、方法和器材引入中小学课堂,并采用和设计“一举多得”的功能性练习动作,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能状况,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加强学生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体能训练需要从体能训练的观念、体能训练的计划、体能训练的心理三大方面来落实。在观念方面要树立科学合理的体育健康观,在计划方面要制定循序渐进的体育运动表,在心理方面要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好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从耐力、力量、速度等方面把体能训练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能,才能促进学生体魄强健。  相似文献   

8.
体能是进行足球课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充沛的体能,才能开展好足球教学。而足球课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体能,因此体育教师在足球课中训练小学生体能时要遵循技术性、重复性、动态性的原则,从耐力、速度、灵敏度三个方面在足球课中加强对小学生的体能训练。展现学生的实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体能发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9.
刘洁茹 《新体育》2022,(4):15-17
啦啦操是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教师在开展啦啦操教学时,不仅会教授他们一些动作、技巧,还会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更愿意投入其中,并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互动,训练的同时还能实现啦啦操的动作创新。为了充分保证在高中体育啦啦操课程中开展体能训练,笔者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中体育啦啦操课程开展体能训练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又从游戏式体能训练、竞赛式体能训练、创新式体能训练以及整体式体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开展体能训练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指导思想,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能练习,提高速度、灵敏练习的趣味性,并在游戏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二、教材分析青少年体能训练能培养学生适应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民营中小企业工作岗位职业体能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增加职业体能训练模块,同时探讨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的途径与方法,最终形成课内、外紧密衔接,校内、外相互促进的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2.
梁姗姗 《体育风尚》2023,(9):116-118
在体育教学中,体能与技能是其中最基本且最核心的内容。小学体育教学中将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进行融合,能够点燃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实战中获得丰富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共同提升,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技融合”的现状,并立足于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有效构建小学体育“体技融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职校学生体能训练方案进行优化,能够确保职校学生以最佳身心状态参与体能训练,实现技能学习与体能素质的完美融合。同时,系统化开展体能训练,能够充分挖掘职校学生身体潜能,为其未来职业成长奠定基础。一、职校学生体能训练方法研究职校开展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和改善学生的身心素质,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适应当前激烈的职业竞争环境。但传统职校体育教学多将重点放在了项目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体能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也被各个学校逐渐接受.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游戏可以满足小学生的精神需求,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还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此外,小学生体育课堂中的体育游戏虽然灵活性较高,但是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因此,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选取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的、提高学生兴奋度的体育游戏加入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体育游戏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的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慢慢降低,课堂练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1]。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视角下小学体育游戏的创新与实施出发,归纳创新后体育游戏的要素及设置策略,构建了基本部分体育游戏组成的大体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在课堂中实施了创新后的体育游戏,通过创新后的体育游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练,提高教学效率,提升练习效果,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点燃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少儿体质下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体能素质整体下降,给少儿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小学体育课时数和内容一直被压缩,偏向项目技能培养而忽视系统的体能训练。这与体育课应重视的健康教育理念不符。国内外研究也显示通过将体能活动有效融入不同课堂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考虑到这些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十分需要探索如何将体能训练有机地纳入各个课程环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育。这就为本研究提出如何在体育课中有效融入体能训练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正>青少年健康体能训练旨在通过简单有效的练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健康体能,运用具有游戏性、竞争性的组织方法,激发学生想动、要动、喜欢动的心理情绪,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形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体育小器械的适当使用可以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体育教师重复劳动的工作量。使用体育小器械辅助体育活动,可以使体育活动形式变得多样,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本  相似文献   

18.
林瓈 《中华武术》2022,(1):28-30
随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不断改革,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小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课堂教学就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能提升是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提升,课堂中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各项素质,才能改善学生的体能素质。因此,本文联系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小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敏捷圈是一种提高学生速度、敏捷和协调性的训练器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教师可利用敏捷圈等新型器材,融合体能教学,创编新颖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能。利用富有挑战性的敏捷圈游戏,隐藏体能训练内容,增加快乐、紧张等感官刺激。在游戏中,重点提高手臂、腰腹、腿部等力量,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综合体能。  相似文献   

20.
体能训练一直是小学田径训练的难点所在,传统的体能训练由于枯燥、乏味、单一,导致小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其中,造成体能训练的有效性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以体能训练游戏的开发运用助力体能训练,提高体能训练有效性,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