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怀和素养,是一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本文通过对江苏某职业学校部分学生进行感恩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职校学生的感恩现状以及目前职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实施职校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即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恩认知观念,增强学生积极的感恩情感体验,最终将认知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感恩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相似文献   

2.
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在感恩教育中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构建"三位一体""认知体验""主动内化"的感恩教育模式,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感恩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通过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感恩现状不容乐观,"不懂感恩"成为外界宣传的主导视角。对其的隐隐担忧、焦虑和不安,些许不满的情愫蔓延其中。但是,道德品质上的诸多指责和"标签化"的负能量并非事实的结晶,更多的是经济帮扶中利益角逐下的片面结论夸大后的呈现。从积极心理学看:高校贫困生的感恩行为未达到外界期许,这是一种自我防卫、一种生命警觉、一种尊严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他们不畏权、不畏利,独立自主人格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对应的开展就业心理教育也越显重要。积极心理学是兴起于20世纪末,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学科。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在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概括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提供新的创新模式,以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健康心理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岚  马会梅  刘毅 《文教资料》2008,(5):209-210
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取向,关注人类心理品质的培养及潜能的发挥,引导人追求快乐与幸福,使"积极"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助于强化高校心理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对确立高校积极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内容,并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人,相信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力量实现和满足多层次的需要,实现完善人格。心理游园会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为特征,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兴途径。结合我校积极德育的研究现状,从优势智能、健康心态、集体生活和多彩人生四个方面阐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游园会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阐明了当前一些高校违纪学生观和教育观存在的偏差,阐述了高校对于违纪大学生应该秉持的学生观,并从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关系、积极意义和积极成就等6个维度,讨论了高校对于违纪学生应当采取的积极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为高校开展幸福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命非常短暂,不仅包含自然过程,同时还包含了一系列的社会内容。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人们具备一个健康的生命观。在各种现实社会、环境的冲击下,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各有不同,开展生命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借助正确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在多方面存在高度契合,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其与生命教育之间的积极联系,以及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意义价值,优化完善生命教育,实现正确生命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掀起一场“幸福革命”。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是道德的“晴雨表”、“原动力”和“强化物”。感恩与自豪、希望、受鼓舞的、宽容、兴奋等积极情绪存在正相关关系,处于感恩心境的人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较多的亲社会行为。感恩练习作为积极心理干预手段,有助于个体构建持续的生理、智力以及人际资源,提高个体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主要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把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作为工作重点,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中积极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一种积极乐观、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于拯救,而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主要在于预防。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建设学生积极的心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关注有问题的学生,还应当关注普通学生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的重要的心理学力量,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梳理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和不足,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目标,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新一代年轻人普遍缺乏对父母、学校、社会和他人的感恩和感激,本文通过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以及对于感恩教育的看法,并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和学院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实践拓展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实施感恩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削弱、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化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预防为主,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辅助、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削弱、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化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预防为主,心理咨询与辅导作为辅助、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将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应用于移动英语阅读,构建移动英语心流活动操作框架。以北方某大学非英语专业的124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移动情境下的阅读活动中对学习者积极情感中心流的效力。研究结果显示,移动英语阅读者的心流体验与移动阅读互动活动密切相关;学习者对移动文本特征、同伴互评反馈及即时自我反馈的心理感受越积极,就越容易产生阅读心流体验。此外,我国学生二语阅读心流体验受测试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开创了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提倡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善于发现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力量使人类生活得更幸福。以育人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吸取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努力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情绪体验,重视培育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人格,同时善于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