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后记     
王力 《围棋天地》2007,(20):103-103
一点儿看法前两期的《天地》中有让我心里打问号的东西,这里就随便说说,纯属个人想法,不是拍砖。有篇文章大概是过老的侄孙写的,当然应该在文章中好好怀念过老。不过有段内容提到有一部分人对过老的误传,作者做出了解释,即和日本人下棋时手抖的不是过老,而是另外一个围棋前辈。我总觉得斯人早已仙去,前辈都是值得尊敬的。虽然作者说的是事实,但是把别人手抖的往事放在自己怀念亲人的文章中不合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黎饶萍 《围棋天地》2005,(20):64-64
私下斗胆认为,《围棋天地》应改名为《天地》。  相似文献   

3.
易筋经后记     
曹英峰 《精武》2006,(5):33-33
2006年2月,笔者应《精武》之约,对易筋经这部武学圣典进行探索和揭示,结合师传秘要以及多年来的访道见闻、修炼心得而整理成文。掩卷之际,深感自己水平有限。虽洋洋万余言,依然无法全面揭示易筋经中蕴藏的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奥秘。笔者在《精武》上刊登这些文章后,接到许多电话和来信,纷纷询问各种问题。笔者有感于此,现撰文如下。易筋经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和完善,汲取了儒、释、道、武、医之精华于一身,虽然技术体系庞大,但每一部分均独立完整,可分可合。习者可以量身择取,浅尝之则有小验,深研之则有大益。后世许多养生法门、武学技术在易筋经的基础上都有借鉴和发挥,犹如一棵大树,枝、叶、花、果各擅其  相似文献   

4.
读者     
《围棋天地》2002,(5):10-11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1,(11):M001-M001
那张堆放读者来信的大桌子,渐渐吃紧。看着它们,有同事开玩笑说,我们怎么觉得走路的速度都加快了。  相似文献   

6.
7.
《围棋天地》2001,(2):49-49
  相似文献   

8.
读后编后     
《围棋天地》2006,(24):95-95
天地相伴 平生遂愿 纯粹是机缘巧合,我与围棋结缘,始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恰好与《围棋天地》创刊同步,屈指算来,不经意间,我的棋龄竟同天地的历史一样,已长达二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读者     
《围棋天地》2004,(4):8-9
  相似文献   

10.
赵浩 《围棋天地》2005,(17):69-69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是一个武侠幻想的年代。那时候几乎没有娱乐的概念,一部香港的武侠片具有非常大的号召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披着一床毯子,扮演通常是道士的终极武林高手,手持柳枝作剑,怀揣泥团作暗器,为武林伸张着正义。  相似文献   

11.
解释围棋     
《围棋天地》2006,(7):17-17
今年《围棋天地》第1期的封面,有这样一些元素:黑白棋子、《孙子兵法》、竹简。摄影师的构思大概是要传达围棋的古老与自然,或许还有某种与战争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13.
我能学围棋纯属偶然。记得上学时的一天,同学带去一个旧旧的小盒,启开一看是圆圆扁扁的塑料东西,有黑有白混在一起,如硬币般大小,我就半真半假地问:“是扣子吧?”同学回答:“是围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实的围棋,没想到这玩笑似的提问成了我围棋经历的开始,一步步直到如今。可能是受象棋的影响太深,对围棋子不分种类、没有区别很是不解。但望文生义,形成了围棋就是双方包围与反包围的概念。这就是我对下围棋的最初理解。听同学简单讲述了规则后,那皱巴巴的棋盘便成了舞台,摸爬滚打开练了。我就像跑马圈地一样,在棋盘上追随着对方画圈圈。这位同学的水平也只是稍懂一点点,但对付我已绰绰有余。面对不大的棋盘,我的手、眼都不够用了,本想包围人家的棋被分得七零八落,死的死伤的伤,几乎没有我的子。这与本想包围人家的目标差得太远了。局面没法维持,只好重新开始。我也是不服这口气,一盘,两盘……终于得手了,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却被告知:棋被围住而且没有了气才是被杀死,才能从棋盘上拿出。原来是这样啊!  相似文献   

14.
小囡看棋书     
秀博 《围棋天地》2004,(22):9-9
我是一名围棋爱好者,前几天无意中发现我三岁的女儿捧起《围棋天地》认真地翻看,赶紧抢拍了一张照片,引以为荣,并发给贵刊,表示支持。(瞧,多可爱!)  相似文献   

15.
鄢宇 《围棋天地》2006,(12):75-75
今年《围棋天地》第5、第7和第9期上,先后发表了江志鑫先生和陈祖源先生关于围棋起源尤其是“黑先白先”的争论文章,形成了《天地》创刊以来少见的争鸣,十分有趣。对此我有些个人愚见,也想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16.
《围棋天地》2005,(14):55-57
我不很赞成开书单的做法。因读书一事,博为上,多多益善。一纸书单,无论怎么开,都有些可笑。不过我了解《围棋天地》此举的意思,是为棋手读书起个头,找条捷径。先入读书之门,以后各自再慢慢去拓展眼界。循这样的意思,我不揣浅陋,从十个方面列出一些书目(实际数目不止十本),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4,(17):51-52
  相似文献   

18.
读者与编者     
《围棋天地》2001,(5):53-53
  相似文献   

19.
《围棋天地》实属怡情适性的妙物,无论新旧同样能消闲度日。偶尔翻到200,年第16期“天地茶坊”栏,围绕“阮籍弈闻丧母”的种种议论,有两处着实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20.
寄语天地     
棋界普遍认为韩国围棋崛起源自于应氏杯曹薰铉九段战胜聂卫平九段。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