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教授张登魁是我的老师,告辞人世已经三年多了,但张老师的音容笑貌,对我的教诲,常常索回我的心头. 我受教于张登魁老师是在六十年代初,记得上第一次武术课,他给我们示范长拳套路,虽然年过半百,但打起来气势磅礴,节奏分明,姿势优美,一气呵成,深深吸引我们,引起我们一片赞叹!想学、想练油然而生,以后,我随张老师学习武术,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金兆均先生是我国现代体育的先驱者之一,是一位体育理论家、教育家和实干家。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尊敬。金兆均先生是诸暨县金家站人,生于一八九八年,卒于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享年八十三岁。从他事体育工作六十多年,在世时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上海田径协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一九二一年,金先生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体育科。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学、大学的体育教师和体育主任。国民政府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起草委员和审查委员,其  相似文献   

3.
“我要赞扬这一创举”,是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对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奥林匹克运动》的编写和出版所给予的高度评价。萨马兰奇先生在为这本教材所写的序言中说:“当我获悉中国的体育学院决定将‘奥林匹克主义’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感到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4.
蓝翔 《收藏》2006,(11):59-59
促使我写此文的动因,是1995年在广东惠州举办的华夏民间收藏展上与《收藏》杂志主编杨才玉先生的会面。此前虽然拙文多次发表于《收藏》,但我无缘和主编相识,这是第一次见面。他提出聘请我担任《收藏》杂志特约撰稿人,要我多写关于海派收藏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翁真如 《收藏》2016,(5):174-175
正那是1989年的3月7日,一封来自中国的信件让我喜出望外。这是亚明老师从南京寄来的,信中说他要在香港文汇报上发表我的绘画作品,随信还寄来一幅他的书法。这让我感到惊喜。手捧墨宝,心中默念着先生的亲切教诲,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使我想起1988年与亚明老师相处的难忘时光。我曾于1988年9月邀请亚  相似文献   

6.
受国家体委的委托,山东女子中长跑队于今年1月18日至4月1月去澳大利亚接受帕特先生的指导训练,受到极大的教益。 帕特先生是首都堪培拉体育学院中长跑教练员,他的学生罗布德获取1983年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冠军。因此,不少国家的名手求教于他的门下。我们正  相似文献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2):F003-F003
张林(1954- ),男,山东莘县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1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委员、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现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管理系主任、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和体育产业分会秘书长、体育管理分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阎老师又画了一只虎!我不信。阎老师日前生病,在北京三零一医院诊治,出院后,专车送他回老家休养。玉涛先生打开画卷,我不由感到震撼:不仅吃惊于画面气势之美妙,更感动于阎老师借修养之机,竟养了一只气  相似文献   

9.
我应武汉体育学院之邀于7月3日参加了该校纪念一代武术大家温敬铭教授诞辰100周年、逝世20周的活动。本人有幸在1982年北京工体武术工作会议期间,采访过温老师.当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他患支气管炎.咳嗽得非常厉害;二是听说他的大刀堪称一绝。更巧的是,1998年在中国武术协会成立40周年期间,我又有幸采访过参加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表演的仍健在的三位老武术家张文广、付淑云、刘玉华。  相似文献   

10.
深情的往事     
我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的交往,细算起来,应始于我1981年在天津体育学院读教练员专科时。当时,在天津体育学院喝的是咸水,但孙少强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却使我感到甜蜜和兴奋。他偶尔发牢骚,如“我不用看‘人到中年’,看看我自己就全明白了”,但他永远带着向上眯着眼睛的微笑。有一次,他在课上让一个学生躺在椅上做一个什么心理学演示,让我很着迷。那时,我暗下决心,我要考研究生,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去学心理学,去做心理学的老师,实现我儿时要做老师的梦15年后,我考  相似文献   

11.
吴宪民 《精武》2008,(1):20-23
问:李仲槐先生是怎样引领你步入八极拳殿堂的? 答:我练武术二十七年来,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李仲槐先生。 当年我老师也只比我现在大两岁,是中年人。那天,我被一个师兄领到老师面前。“你要跟我学……我不会飞……”老师开口说,这是我老师跟我说的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2.
马特维耶夫简历;男,1924年生。参加过苏联第二次卫国战争。1950年毕业于莫斯科体育学院。1964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他曾四次担任苏联国家队顾问,现任全苏体育运动科学教学法委员会主席,莫斯科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教研室主任。曾发表论文250余篇,主要是体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及运动训练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1984年,获“俄罗斯共和国功勋科学活动奖”称号。 1989年11月16日至25日,国际著名的苏联运动训练理论专家马特维耶夫来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此期间,他曾在北京体育学院授课,就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六年,我们在沈阳组织了华胜篮球队。以东北大学体育副教授身份主持沈阳体育工作的刘长春先生经常观看我们的篮球比赛,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一九四七年,我考入东北大学体育系是校篮球队队员。刘长春先生是我的田径老师,几乎天天见面,刘先生对教学工作十分认真、不仅要求我们提高运动技能、掌握更高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我们要有体育强身,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他经常教诲我们,做一个运动员应该有自强、自尊、自立的品德作风。一九四八年,我代表东北篮球队参加旧中国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运动会,当时刘长春担任东  相似文献   

14.
我有过只做了两天的棋友,他叫刁岩,是摊主刁叔叔的儿子,第一天他来上大课,以后就不再来了。过了不久,夏令营开始了,他来的那天正好赶上廖老师、杨老师要带我们去中山陵玩。从新街口工人文化宫到中山陵不是很远,可他晕车了,恶心要吐,只得在车上休息。记得那天中途下了小雨,我们所有人躲进饭店避雨,后来雨停了,我们又出来玩,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全然忘记他的存在,等到我们回到工人文化宫教室里坐下上课时,突然发现少了一人,只见廖老师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嗖”地冲出门去,打的飞奔中山陵。后来听说那天找到刁 …  相似文献   

15.
张世昌 《武当》2013,(11):38-41
与其他体育项目比较,传统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习练,会使人感到没有年龄段的限制,七十岁的身体,六十岁的作为,五十岁的心态,确实在我身上得到了应验。这首先要感恩于我的老师赵斌(1906~1999)先生,他是我最敬重的启蒙老师,用太极理法打拳,用太极诚实做人,用太极阴阳看世界,用太极行云写诗文。  相似文献   

16.
1959年出生,硕士、教授、柔道国际级裁判员。1982年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任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副主任,担任柔道、摔跤、举重、跆拳道、健美运动、弓道等多门课程教学和训练工作。2000—2001年日本筑波大学访问学者,期间就武学理论基础、柔道寝技技术体系等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乒乓球队和许多省、市及解放军乒乓队里,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佳话:刁文元“三进三出”国家队,勇攀乒坛高峰。每当一些成绩不突出、年龄又不大的“老”队员离队时,教练总要这样地向他们讲起…… 1959年12月,16岁的刁文元跨进了中国青年队华东集训区的大门。这时,小小的银球对于他来说,似乎是运用自如的。从他12岁在安徽嘉山县建设小学迷上乒乓球时起,到当上县文化馆那张唯一的球台上“霸大王”。57年进专区队,58年挥戈入省队,到处响当当。58年在21省市成人比赛中,他还以2比3的接近比分险些胜了当时有名的全国混双冠军庄则栋呢。那时,人们都说,小刁有球运、有前途,他听了也啧  相似文献   

18.
盛克宁 《桥牌》2016,(11):46-48
1.拉文萨信号(Lavinthal Signals) 设计和开发这种花色选择信号的是H·拉文萨先生,他出生在1894年,于1972年去世,住在新泽西州的特伦顿(Trenton)。他的其他桥牌成就包括曾担任克勃森(Ely Culberson)先生的((桥牌世界》副主编。  相似文献   

19.
王知毅 《武当》2006,(4):34-34
2003年2月7日,一代太极名师原宝山先生溘然长逝。他的逝世使他的亲朋好友万分悲痛,使他的弟子们失去了一位爱戴的长者和敬爱的老师。我作为他的弟子更加悲痛,因为我所得到的武当太极拳绝技和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无一不是先生心血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福建体院成人高等教育初见成效福建体育学院教务处黄顺和一、学校基本概况福建体育学院于1959年在福州创建,1962年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福建体育学校基础上复办。位于厦门集美学村──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学校是我省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