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拆招解式的主题是出其不意的落点变化。在本组圄解中,刘丁硕先利用发球对王楚钦进行控制,迫使对方在近台回出机会球,随后他用两板反手连续进攻压制对手,这两板球除了击球质量非常高之外,落点也都打到了对方意想不到的位置,每一板都打得对方很难受。在高水平的快速对抗中,当大家都在抢速度时,落点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得分辅助。  相似文献   

2.
在本组图解中,王曼昱偷袭侧上旋急长球到对方的中路追身位底线位置,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衔接,顶撕斜线大角度连续压制,成功在左半台打出了完美的落点搭配。王曼昱使用的战术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实用。她充分发挥了身高臂长的护台优势,敢于发急长球与对方相持,并在激烈的对抗中融入落点变化,展现了极强的战术执行力。  相似文献   

3.
本期拆招解式的主题是“近台的强转换”,即在对方主动进攻或者主动发力时,不以防守为第一选择,而是在不退台的前提下,加快动作速率,借助对方的击球质量予以强势回击,在战术和士气上坚决示强。本组是周雨在接发球轮次,面对方博高质量的连续进攻,站在近台连续强势封堵并成功扭转不利局面的技战术图解。  相似文献   

4.
世界女排发球落点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点是发球的必然产物,是影响发球攻击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女排四强在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关键场次发球落点及效果的研究,揭示出世界级女排关键场次发球落点分布和其有效率的自身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个体上对中、古、苏、美四支女排的发球的上述两个方面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为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发球与接发球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加强近台进攻的威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乒乓球界对白俄罗斯选手萨姆索诺夫评价很高,认为他潜质甚厚。但自1997年获世锦赛亚军及1998年获欧洲冠军后,萨姆索诺夫就步入低潮,让关心和支持他的人颇感失望。改大球和11分制后,他的雄厚实力更似日渐“消失”。1998年萨姆索诺夫夺得欧洲冠军后,他曾说,乒乓球是有对手的运动,所以要揣摩对方的心理。“我对前三板的考虑不太多。着眼点更多是如何控制落点,一个一个来回去打好相持球,或许有人认为这种打法有些消极,但这是我的个人风格。”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积极主动已经是世界乒乓球技战术发展的头号关键词。在2003年的欧洲锦标赛上,萨姆索诺夫也顺潮流而动,他加强了近台进攻的杀伤力,打法已见凶狠。 如本组图所示,在决赛对阵波尔时,可以看到他在控制落点的同时力争主动抢攻。波尔发中路近网下旋球,萨姆索诺夫以反手摆短到波尔的正手位。萨姆索诺夫素来回长球居多,波尔对他的突然摆短准备不足,回球质量不高,结果被萨姆索诺夫果断侧身抢冲中路得分(他深知波尔的防守能力相当强,特别是两大角)。自大球后沉寂已久的萨姆索诺夫,终于第二次获得欧洲冠军。他的获胜再一次证明:加强近台进攻的威力是获胜必需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本组图解中,陈梦使用勾手上旋前拱发球组织战术,这种发球对衔接的要求很高,并有被对方压制的风险,陈梦通过快速的反应和极强的临场调节能力完成衔接,并在强对抗中打出了霸道的直线落点,展现了主动进攻的意识和超强的反手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直拍反胶快攻打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乒乓球比赛中所使用的速度概念,一是指球脱拍后至落台时的这段时间。时间短则快,时间长则慢;二是指球从台面弹起后至拍击球时的时间,时间短则快,时间长则慢。而影响这二段时间的因素有:站位离台的远近,击球时弧线离网的高低。击球时用力的大小以及落点的长短。站位近台、弧线离网近、击球力量大、落点短者,球速会快些。反之慢些。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12区落点训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弧线、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统称为乒乓球技术的五大要素。在实际教学训练中,我们往往偏重于速度、旋转、力量的训练,而对落点的训练重视不够,训练方法单调,要求不严,准确性不高,表现在比赛中不敢大角度地变换球的落点,球路不刁、威胁不大。为了加强落点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12区落点训练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区域划分 1.以半台为例,在距球网40厘米、距端线30厘米处,用粉笔分别画两条与端线平行的直线,将球台划分为三大区,即近网区、中区、底线区(如图1)。  相似文献   

9.
前两套图都是以马琳为代表的直板近台技术,其中包含了很多细节元素,例如:落点搭配,轻重力量,板形调节等等。而本套图则充分体现了当今乒坛在近台争夺的激烈程度,也证明了以暴制暴,凶狠主动已成为一种主流的趋势。虽然王皓和马琳的打法风格不同,但王皓对近台技术的使用也是相当合理和恰当,他将中国传统打法和欧洲凶猛打法完美结合到了一起,展现了出众的运动天赋。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乒乓球落点训练方法往往是在球台面上画一个或几个圈,让学生将球击入圈内,或者使用“近网球”、“底线球”等概念较模糊的术语要求学生,训练方法单调,准确性不高,表现在比赛中回球落点不刁,威胁不大。为使乒乓球的落点训练更趋准确,更接近于实战的要求,采用“乒乓球12区落点训练法”进行了教学实验。台面区域设计:根据近网区、中区、底线区以及左、中、右半台的划区原则,有机地将乒乓球全台划分为12个区域。以对方全台为例,在距球网40cm、端线30cm处,用白色胶带(宽3mm)分别贴上与端线平行的两条直线,将球台划分为3大区,即近网区、中区…  相似文献   

11.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09,(11):108-109
在近台连续相持的过程中,节奏变化至关重要。节奏主要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的变化,其中落点变化最容易理解,而速度和旋转变化的衡量指标是相对的,并不是要求绝对的速度和旋转。很多业余爱好者为了追求速度与旋转,总习惯于拼命发力、拼命摩擦,这样反而使自己的击球节奏出现紊乱,不但无法提高击球质量,还会使自身的技术动作变形,导致过多的无谓失误。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4,(4):84-85
本组图中,李晓霞用了三个不同的落点组织自己的战术:她先发对手的正手位短球,然后劈中路追身长球,最后是快速反带对方的正手大角度。在三个落点配合中,李晓霞运用了左右和前后的调动,使刘诗雯始终在追着球打,一直处在别扭的状态下,这也是本套战术中最核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1,(5):38-38
粗略地划分,乒乓球比赛中的接发球可看成一种防守状态。接发球的目的主要是力争由防转攻,实现积极的攻防转换。在利用正手突破这一战术时,要完成攻防转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一板防对方正手进攻的能力,否则这一战术将无法执行。这也是竞技运动中攻守转换的基本要求。 2.落点的精雕细刻 在接发球的手段和技术方法上,生胶打法没有比其它打法更强的特点,在落点上就更要讲究,这和整个直板打法以落点刁钻见长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在利用落点时,有两点应该重点练,除了比较长的落点和普通的短球外,要注意“小三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4,(4):82-83
本组展现了张继科在发逆旋转球后,进行反手抢拉的套路。上组图中,张继科是看着王皓的正手空当出手的,而这组他是提前想好了进攻落点。在高水平比赛中,只单纯依靠抢攻是很难拉穿对手的,在保证高质量抢攻的同时,还要加上落点或节奏等因素的配合,才能让自己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专家访问法等对当今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行了新的展望。作者认为,其速度、力量、落点是未来竞技对抗取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攻防转换的技术在比赛过程中,无论是近台,中台攻防技术争夺的非常激烈,是未来乒乓球竞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婷:在训练中我有很大收获,比如过去我的正手太硬,现在已经放松多了。我的正手连续打还原太慢,应该在训练和比赛中有点意识,另外我的正手落点不是很好。我学到了很多反手新技术,比如反手快撕、反挑、近台快拉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录像统计方法,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球落点进行量化研究,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技战术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显示: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最多的区域是中间位近网区,占38.93%;发球得分率最高的落点区域是中间位底线区,得分率为63.01%.中间位短球和底线区长球相结合的发球战术是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用最有效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马龙、张继科、许昕的发球抢攻战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运动员发球落点大部分以对手的近网右半台短球为主底线长球为辅.在发球旋转上主要以近网的侧下旋球,并结合转与不转球迷惑对手.其中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且以正手弧圈技术为核心,稳定性强,威胁大,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2,(6):100-101
刘高阳使用心得: 1、抢拉半出台技术一般使用在接发球环节或是从台内球过渡到中近台相持的环节中。击球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准确判断来球的旋转及落点。尤其是在关键分上,对手容易因为紧张造成发球偏出台,此时在充分看准来球的情况下,出手一定要果断。  相似文献   

20.
上组图中,鲍姆是通过两板落点变化来压制对手的。本组图中,马龙通过四板连续的落点变化牵制了对手。最终赢得一分。马龙不是依靠击球质量做为主要得分手段的运动员,他打的是轻巧灵快,所以连续的落点变化是马龙战术组织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