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于伟 《教育研究》2012,(6):36-43
以透视卢梭的公民教育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其思想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反思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一公民教育的第一原则,为公民教育的前提性问题思考提供一个视角。从整体视域考量卢梭的公民教育思想,其公民教育和自然人教育的契合和断裂映射出他在寻求教育中"个人"与"国家"之间黄金分割点上的艰辛努力和困惑。这一寻求带给我们公民教育前提预设的宝贵的文化财:个人自由——限度因所处社会发展阶段而定,归宿点在消极自由而不在积极自由;国家权力——道德上引领而非塑造,目的在个人而不在国家;社会定位——社会"人化"与人的"社会化"兼具。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18,(1):63-67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公民教育运动都是辛亥革命之后的补课运动,目的都是为国家培养一代现代公民,为新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它们是一场人的解放运动,也是一场争取个人权利的运动。作为一场启蒙运动的不同侧面,两者皆面对相同的阻碍和挑战,一直受到各种非议和误解,在公民教育没有恢复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坚持新文化运动的价值选择,明确公民教育的基本性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民教育在中国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公民教育中应当倡导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学生从公民教育中应当获得什么样的概念和技能体系,迄今认识比较笼统模糊。为建立公民教育所需的理论基础,研究、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思想和理论,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英国学者T.H.马歇尔是公民理论的自由主义传统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代表作《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提出和论证了公民身份的三个组成部分:公民的要素、政治的要素、社会的要素;阐释了三者各自的发展过程;讨论了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马歇尔的理论不仅在西方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建设公民教育同样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公民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国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即培养国家公民.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件《世界公民教育:培养学习型人才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中提出培养世界公民的新主张.在全球化趋势迅速增强的今天,世界各国的命运紧紧相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望通过世界公民教育培养人民的全球意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张,世界公民教育应尊重多样性与差异性,消除种族和国别歧视,以建立一个多元而又平等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社区蕴含良好的社会伦理和社会生态环境,是体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友善和谐关系的生活场所。作为社区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交叠领域的重要形式,社区公民教育在内涵上既需要体现社区教育中培养公民为主体,在印记上又强烈地显示出公民教育在社区场域中实施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内容与形式、教育对象与组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契合。在公民教育思想体系影响和作用下,社区公民教育强调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民个体之间的合理渗透,实现教育整体行为的改善。这是促进公民教育和社区教育耦合的可能性的基础,以达到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范畴,使追求平等、自由、正义和争取民主的观念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关键方式。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是在呵护人的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在广阔的公共空间和丰富的公共生活中历练公民人格,在规训和教化的协调互动中促进个体发展和人格完善。同时,公民教育是一种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它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场域中促进个体的德行成长、素养生成。因此,应从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的时间维度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空间维度推进公民教育,以更好地实现公民教育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形成和流行于 1 7— 1 9世纪上半叶 ,在 2 0世纪 80年代重新复兴 ,90年代持续升温。它起初被视为改革斯大林全能国家模式的出路 ,后来又受到改革国家并调整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要求的推动。复兴以来的公民社会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 ,人们在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 ,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受到重视 ,研究范围极大地拓宽 ,全球化公民社会的前景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9.
在政治学意义上,公民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内容本身,而应该体现为国家分配核心价值、塑造现代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自公民教育产生,最初形成了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三种公民教育观。由于这三种公民教育观存在内在缺陷以及时代的推动,其后又形成了多元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无论何种公民教育观,都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和演进逻辑。因此,需要对其政治学意义进行批判和审视。  相似文献   

10.
王颖 《中国教师》2008,1(3):7-10
<正>公民是现代国家中普遍的成员身份与法定地位,是"人的自然依赖性所能采取的唯一的合法形式"[1],是现代社会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身份基础,沃尔泽认为,"在人类某些共同体里,我们互相分配的首要善是成员资格。我们在成员资格方面所做的一切建构着我们所有其他的分配选择:它决定了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是从传统教学方法变革而来的,是现代社会变革、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产物。在这个变革、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方法逐步积淀起丰厚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了解和掌握这些科学理论基础,有助于加深对现代教学方法本质的认识,进而提高使用和发展现代教学方法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存在着政治化、知识化和低俗化的"非哲学"施教方式,要彻底转变这种旧的教育观念并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生活世界"出发,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哲学本性,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新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本真精神,又直面了当下我国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验教学、加强教学实习、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技术专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技能培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不少学校都重视开展校本教师培训。但据了解,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培训的组织者们不免有些茫然,或者随意性较大,与本校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相距较远,致使培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校本教师培训究竟该培训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和反思期。高校教育技术应用的唯一目的是提高大学课程教学质量。为达此目的,教育技术在应用的层次和方式上都需要新的进展和突破。从实践环节看要获得突破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强化应用和开发的有效衔接,二是提升应用的层次进入微观的精细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胡德海先生创建的教育学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理论研究方面极有影响.从胡德海代表作《教育学原理》入手,注重文本,参照口述,可以把握其教育思想的两个核心问题:什么是教育学和什么是教育,其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教育言行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上讲究循序渐进:了解学生志愿,引导学生兴趣,勉励其专心致志学习;教学方法上讲究科学性:因材施教,动员发问,允许辩论;抓典型,表扬批评;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以身作则,择善而从,自省改过;对弟子关怀备至,负责到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即理论可行性)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之所以可能源自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在研究主题、调整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内在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在研究主题上具有一致性,“人”成为两者的共同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在调整对象上具有兼容性。从系统论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在学科原理和研究方法上具有共享性。鉴于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内容上的兼容性,社会学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同样可以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科建立和发展中的诸多理论难题亟待攻克,需要我们在深入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基础上对其作出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生态学向英语教学领域的不断渗透,教育生态学为英语教学设计研究拓宽了思路。本研究从教育生态学与外语教学生态研究的发展谈起,讨论了教育生态系统理念、教育生态平衡理念、教育生态位理念对英语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服务外包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现有人才培养和输送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外包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服务外包技术性应用人才,探索和构建现代服务人才职业素养标准,是现阶段服务外包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弟子规》阐释的“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正好与责任心、团队合作沟通、职业礼仪规范、情绪与压力控制、正向思维习惯和学习力等服务外包产业员工的五大职业素养形成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