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沙方言中的“几”大量地用于表示程度副词,该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悖。通过对文献及方言语料中“几”的意义、用法进行历时与共时的考察,明确长沙方言中“几”字的用法有历史语源依据和同时代方言支持。同时,引进认知语法学的观点对相关资料进行穷尽的分析,证明“几”作程度副词使用有其系统性的认知基础,该用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脱”的本义是“去除、消除”,一般用作动词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可在宿松方言中,“脱’’除了可以充当谓语外,还发展出了定语、补语、完成体标记的用法。文章立足于宿松方言中“脱”字共时平面上“实虚’’两大类用法的句法表现.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宿松方言中“脱”字的演化路径及原因作出了阐释,这对探讨其它方言中“脱”的演化具有类型学上的意义。除此之外,对宿松方言中“脱”字不同用法的描写与记录,对若干年后宿松方言的存留以及用宿松方言所记录下来的民歌、谚语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馆陶方言中的"着"字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着"字的读音与用法并不相同。本文主要针对馆陶方言中"着"字的两读及其作动态助词时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们”不但是普通话的复数形尾,而且在方言中尤其是北方方言中应用非常广泛。当前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们”的用法、性质、来源问题研究较为充分,这为进一步开展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样式和理论指导。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大对汉语方言“们”字的田野调查力度,以此为基础,在先进语言理论的指导下,对“们”字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怀化话的“着”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现代汉语中,“着”字的音读和语法义项最为复杂多变,而怀化方言的“着”字更为复杂,令人难以把握。本文在分别列出怀化话“着”字全部音读和义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与北京话不同的音义及语法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贵杰 《现代语文》2009,(7):107-108
"啥"是现代汉语方言中常见的疑问代词.在山东莘县方言中, "啥"字的使用频率很高,这是莘县话的一个突出特点.本文对莘县方言中"啥"的用法进行了归纳与例证,并将其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的用法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在用法相似性上论证了吕叔湘所说"啥"可能是‘什么'的合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不存在语气词“在”,但在汉语史上以及现代的一些方言中“在”能做语气词,并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文章以五寨方言为例,在考察五寨方言语气词“在”用法的同时,与汉语史上以及其它方言的用法做了比较,希求探究五寨方言“在”发展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8.
“牙”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尤其是官话区有作雄性讲的用法(限用于家畜),但“牙”并不是本字,本字应是“豭”。“牙”取代“豭”,与二字的读音相近及语音演变有关,还与二字的形体及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心理有关;时间在元明之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梳理“拿”字的语义语法演变过程,并与“把”相比较,发现两者有明显差异:“拿”字语法化为处置式介词的过程明显要快于“把”;“把”在文献中有被动式介词的用法,而“拿”字在通语中没有作被动标记的用法,却在现代汉语方言里出现了。本文从语义的差别性角度来解析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介词“着”产生于魏晋时期,是近代汉语里较为重要的一个介词。后来随着汉语介词系统的发展,介词“着”的部分功能逐渐呈现出了没落的趋势、甚至消失。但是,在明末清初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聊斋俚曲》里这个介词不但仍很兴盛,而且保留了其早期的用法。这种现象体现出了当时山东方言内部的地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对于研究汉语历史方言和现代方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把”字作为动词、介词以及量词的用法在安庆方言中均有体现,此外,安庆方言中“把”字的用法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动词词性上,它所表示的动词义更加丰富,可以替代多个动词;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还具有介引双宾语中直接宾语的功能;在量词词性上,它可以表示动量词“遍”、“次”等,及与数词“一”组成“一把”表示副词“一起”义。  相似文献   

12.
正本清源,在弄清和确定“学术史”、“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学科的合法依据、体系分类以及建构方法。要建构一门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学科,首先应该很好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坚持正确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13.
该文较为详尽地向大家介绍了英语中常用的有关“哭”与“笑”的单词的种种用法与特点,并列举了一些与“哭”与“笑”有关的英语短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文章认为,“语文实践”至少有三种类型: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活动;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面两类“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5.
潮阳的“双忠公”崇拜是宋朝统治者自北向南的势力扩张以及配套的“思想文化”建设的必然结果。它和赵宋王朝的血亲族人——潮阳赵氏族人,在潮阳棉城具有坚实的社会基有直接关联。潮阳棉城赵氏族人在“双忠公”崇拜的神灵迎请、祠宇建设、祭祀传承、“忠义”理念传播等环节上,做出了不懈努力和长期护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发展的认识与人类文明活动密不可分,"三个文明"的发展实践必然产生发展观的飞跃,新的发展观又会指导"三个文明"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从人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的基本规律,是当代中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和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戾家”的“戾”的含义由乖张、暴戾而引申为违反。按照启功等前辈的考证,“戾家”意指外行的、无师承的、非专门的、不精通的人,“戾家画”可指为脱略常法、无师承、有违绘画法则的画作,是一种业余水平的绘画;钱选和赵孟颓将“戾家画”与“士夫画”想对应,“士夫”应指在位的文人官僚。从钱、赵有关“戾家画”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钱选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觉地游离于“士夫”之外的一位士人,其说蕴含了“道”、“艺”关系的历史内涵,表明了钱选对“道”的超越,其价值格趣由传统的“重道”而转向艺术。钱选以这样的士人格趣并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启迪了后来的文人画家,从而体现了他在艺术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总结了现代汉语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情况.为发挥"现代汉语"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建设思路与建设内容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续建思考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虚词,而外国留学生在使用这个虚词时,出错率较高,原因在于以往对这个虚词的解释比较笼统。本文在考察“为了”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为了”表目的和原因两种意义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总结了现代汉语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情况。为发挥“现代汉语”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建设思路与建设内容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续建思考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