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考察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在自恋人格与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关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问卷、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恋人格、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均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2)自恋人格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通过三条中介效应实现: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中介效应,以及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H省两所高中的135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掌握经验的中介效应和内在价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说服正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2)内在价值对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即社会说服对数学自我效能的影响随着内在价值的降低而减弱;(3)内在价值的调节效应以掌握经验为中介变量.研究揭示了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个体差异,丰富了数学自我效能来源的成果,对避免社会说服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社交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采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9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络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两两之间显著相关;(2)社交网络使用能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对孤独感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路径:线上积极反馈的单独中介作用、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焦虑在社交网络使用预测大学生孤独感中起多重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社交网络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深化了社交网络使用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孤独感与听障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以及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孤独感量表、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问卷、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对368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孤独感对听障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真实自我呈现均在听障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真实自我呈现的部分中介作用更大;网络人际信任在听障学生孤独感与真实自我呈现之间起调节作用。据此,应多渠道搭建交流和展示平台,增进现场社会互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升沟通交往能力;普及网络信息风险教育,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5.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对8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朋友支持与社交焦虑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感(r=-.29,p〈0.001)和朋友支持(r=-.11,p〈0.01)均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在朋友支持与社交焦虑间有中介作用。提高大学生对朋友领悟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将有利于减少大学生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大一新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与时间管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92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内生动机对时间管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内生动机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查中小学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并探究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成都地区4所中小学的924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中小学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年级差异显著,五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自我效能、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显著负相关;自尊在自我效能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8.
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验证锻炼动机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体育锻炼动机量表(MPAM-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1049名大学生(男579人,女470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显示:体育锻炼、锻炼动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间两两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对锻炼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回归效应显著,并分别解释变异的1.3%和6.2%;锻炼动机在体育锻炼基础上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回归效应显著,在体育锻炼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其效应占总效应值的14.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上存在差异。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锻炼动机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性别在其中起到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启发功能;这一吸引力与学习过程的结合将有效促进游戏与教育的双赢.本文以动机为研究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网络游戏参与动机与学习动机的匹配关系.结果显示,社会学习、自我肯定的游戏参与动机与求知成就、个人前途的学习动机存在正相关关系;娱乐猎奇、逃避归属则与外部期望、物质激励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步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开始以各种方式渗入我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也变得多元化、高科技化,网络游戏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愈加突出。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出现了人格、认知、行为等多方面问题。以《魔兽世界》为例,运用SPSS单因素分析,认为网络游戏成瘾的可能根源在于虚拟自我效能感。对此,要通过促进大学生真实社会活动的参与来弱化其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从而实现其在真实世界中的“自我价值感”、“归属感”、“依存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