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夏日说蝉     
李荣升 《山东教育》2011,(10):59-59
夏天。是蝉的季节。“七年地下黑暗的生活.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这句话,是我所知道的对蝉的一生的最高度的概括。  相似文献   

3.
蝉意     
旋覆 《辅导员》2011,(13):93-93
心飞起来不是一件难事 你看那片树叶 那朵整洁的云 它们本来都与飞翔无关 但落叶终要归根  相似文献   

4.
    
今天开始听见他的声音,象一个阔别的友人,从远远的地方归来,虽还没有和他把晤,知道他已经立在我的门外了。也使我微微地感伤着:春天,挽留不住的春天,等到明年再会吧。谁都厌烦他把长的日子拖着来了,他又把天气鼓噪得这么闷热。但谁曾注意过一个幼蛹,伏在地下,藏在树洞里……经过了几年,甚至于一二十年长久的蛰居的时日,才蜕生出来看见天地呢芽一个小小的虫豸,他们也不能不忍负着这么沉重的一个运命的重担选命运也并不一定是一出需要登场的戏剧哩。鱼为了一点点饵食上了钩子,岸上的人笑了。孩子们只要拿一根长长的竿子,顶端涂些胶水,仰着头,…  相似文献   

5.
    
虞世南 《小学生》2004,(7):34-34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共享阅读体验,进行专题研究,分享整本书的阅读的经验。教师要使学生感受经典名著的独有魅力,充实自身的内在世界,这就需要高效地进行阅读整本书教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必修二课文《孔雀东南飞》带有亮色的结尾的探究,试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内文章的学习,找到探究点和延伸点,指导学生分类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和资料,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内有探究价值和总结提升价值的问题。以《孔雀东南飞》结尾的喜剧亮色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中外悲剧作品的研读,探究中外悲剧作品结尾的不同点,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8.
9.
秋·蝉     
夏天的最后一只蝉, 失去了那亢奋的呜叫, 只留下那轻微的颤动, 树林里铺着层层的落叶, 花残叶落。  相似文献   

10.
蝉的歌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一只八哥。她每天都在那儿用非常圆润的歌喉,唱着悦耳的曲子。 初夏的早晨,当八哥正要唱歌的时候,忽然听见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嘶叫声,她仔细一看,在那最高的树枝上,贴着一只蝉,  相似文献   

11.
有效性智慧阅读翻转课堂的目的,在于系统梳理名著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技术下的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度。把翻转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运用到名著阅读教学中,可以使阅读教学的效率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现阶段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些顽疾,确保名著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4,(11):42-43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2)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13.
粘蝉的老人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一处森林,看见一个老人在捕蝉,好像拾取一样容易……  相似文献   

14.
《氓》和《孔雀东南飞》分别鲜明地描写了先秦时期和汉朝两位弃妇的形象。通过具体分析两位弃妇在爱情婚姻中的地位以及被弃的结局,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在逐渐封建化的社会中不断下降。两首诗歌的创作时间跨度较大,但都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日渐封建化的腐朽制度,都为在女性地位的提高而呼喊。文章论述了两位古代女性的遭遇,探讨了礼教和婚姻生活等带给她们的禁锢和悲哀。  相似文献   

15.
捕蝉记     
深夜里,我在书桌前静静地看书,月亮就像贴在透明的玻璃上一样。这时,我恰好翻到了语文书中虞世南的古诗《蝉》。我被深深地陶醉了,不知不觉中就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唐朝的繁盛气象铸就了李白杜甫的大诗人地位。我们读这两位大诗人的青春之作,能够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冲荡力量。  相似文献   

17.
    
某年的夏天,一只蝉蛹破土而出,爬上枝头,它开始了生命的另一段旅程。 它在蛹里,在地上;在坚硬的蛹里,在树干上,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危险,只要不注意就会被鸟捉去,成为美餐。它的许多同伴寂静地丧生,而它却在蛹里努力地挣扎着,它的心中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希望火苗,一定能让蝉走出黑暗……  相似文献   

18.
比较阅读     
第三单元四篇课:《夜走灵官峡》和《宋定伯捉鬼》是讲读课,《傻二哥》和《第二次考试》是自读课。本单元在选材方面各有特点,对它们作一比较,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相似文献   

19.
王荷富 《学语文》2014,(3):25-26
一、春雨落花还润花孟浩然的《春晓》,篇幅短小,琅琅上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蒙童多能流畅背诵,博得大人的夸赞。然而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有几个人能体会到该诗抒发的惜春之情和诗人悲怆的情怀呢?人们大多能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句浅近的叙述中,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20.
李海泳 《语文知识》2000,(11):64-65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我们可以听到盛唐时人爽朗的笑声,可以激荡于宋人慷慨悲歌的豪情,可以领略黄沙滚滚、天野苍茫的异域风光,可以陶醉于山野中小桥流水的雅致。对相同体裁或题材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从中探寻古人的文化情感和民族灵魂,总结古典文学的审美经验,别有一番情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白登宣城谢朓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