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第一册“液体对压强的传递”一节里,通过一个壁上有小孔的空心球装水加压的演示,得以“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的结论。这是帕斯卡定律的基础。液体传递的为什么是压强而不是压力,课本没有作过多的阐述。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印象是不深的,往往还错误地认为液体跟固体一样传递的也是压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我在讲授这节教材时,增加了一个如下的演示:将一个20毫升的不装针头的注射器吸进一些水,让出水口朝下,夹装在铁架台上;将另一个100毫升的注射器也吸进一些水,水的高度跟上一个注射器所装的水的高度大致相等,把它同样夹装在另一个铁架台上。然后两只手各拿一只500克重的砝码,同时放在注射器的两个活塞上。可以看到。小注射器喷出的水比较急,大注射器喷出的水比较缓。比较两个注射器喷出的水的急缓,可以知道传递到小注射器针孔处的压强较大,传递到大注射器针孔处的压强较小。因为大小注射器活塞所受的压  相似文献   

2.
(第一册第五章压强) 一、填空(每格1分,共26分) 1.课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重力不是压力,重力作用在____,施力物体是____,而压力作用在____,施力物体是____。 2.在水平的桌面上,放置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物体受到____力和____力的作用;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桌面受到物体的____力,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____。 3.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和____。 4.帕斯卡定律的适用条件:____。该定律是指液体对加在它表面的____的传递规律,而不是液体本身产生的压强的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3.
“液体的压强”是初中物理“压强”一章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下面谈谈本节课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和一些做法。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1.使学生明确静止液体对容器的底、侧壁、内部都有压强作用,弄清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观象的观察分析及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一、从复习帕斯卡定律的适用条件引入课题  相似文献   

4.
液体的压强知识比较抽象,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和规律及对压强的传递与固体不同,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容器形状的不同导致液体深度发生变化,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对这类问题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课本中帕斯卡球的实验,只能说明液体能够把它所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但它不能演示帕斯卡定律的全部含义。帕斯卡定律又没有演示实验,突然提出定律,必然出现学生思维中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不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且会在学习中造成心理障碍,影响下一节液压机  相似文献   

6.
[实验一]气球实验1.在气球内装满水,把口用线扎紧,使其中液体处于密闭状态。用手按气球上某处,可观察到这点周围凸起。这说明密闭的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传递到各个方向。2.用针在气球上部各个方向扎几个小孔,用力捏气球的任一地方,小孔中都会有水喷射出来,喷射的远近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则水喷射得远,用力小则喷射得近。这说明:被密闭液体传递的压强,与外  相似文献   

7.
小改进     
小改进蕲春刘河中学胡国生(436300)原人教社出版的初二物理教科书中,在讲解帕斯卡定律时,教师只能从定性的角度讲述,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一规律,学生很难理解。为此我在帕斯卡球球面上任选三个不同方向的小孔用橡皮管衔...  相似文献   

8.
如图为初二课本图5—18所示的压强计。应用这个压强计,可以证实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以及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等问题。但是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图5—18压强计能否直接测液体的压强? 我们认为U形管两边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并不等于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因为液体对橡皮膜产生作用时,橡皮膜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这个弹力的方向跟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力方向机反,因此,通过橡皮膜并经封闭空气传递到U形玻璃管左边液面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帕斯卡定律”一节中,图5—8的实验是用活塞压筒里的水,从而可以看到,扎在各个小孔上的橡皮膜都向外凸出,表明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但是,这个实验不能定量地证明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压强相等。如果要验证这个结论,通常的做法是:将圆球装满水,置于地面一米高处,在  相似文献   

10.
初中二年级物理教学中讲过压力和液体的压强之后,学生对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总感到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对固体传递压力和压强的规律及液体对压力和压强的传递规律,理解不深,容易混淆。致使计算或分析问题发生错误。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在这一单元教学中,设汁了一些实验、练习题,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2.用同样的方法将B瓶中蓝色水换成蓝色酒精进行演示,前面两次B瓶液体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记下玻璃管的深度进行比较。 3.液体传递压强的条件与原作者的相同。3 实验结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调整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意见”,“压强”这一章,要求学生掌握压力、压强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增大或减少压强的方法;要求学生知道帕斯卡定律;了解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压力的简单计算;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般压强的基础上了解液体压强的特殊性,掌握反映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公式和有关计算;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大气压强的基础知识.“浮力”这章是前几章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压强”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求学生在理解液体内部压强、压力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阿基米德定律是本章的核心,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解和运用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物体的沉  相似文献   

13.
固体和液体都能产生压强.但因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而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所以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一)传递方向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论述了非惯性系中液体的压强和浮力问题,扩大了浮力定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帕斯卡原理--密闭的液体或气体(注:以下简称"流体")对压强的传递规律,是液体压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为此我们设计了下列实验: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由于顾及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往往对一些知识做通俗、简化处理,因而也就难免出现纰漏.这在有关液体压强、浮力部分有所显现,以致处理具体问题时感到无所依据或发生误解.近些年来由考试所逼使这方面的问题趋于激化.笔者经过学习和反思写成此文,希望得到前辈和同行的指教,以便使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得以澄清.1静液平衡与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定律在传统初中教科书中表述为:“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1].”除此之外并没有说明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没有解释“密闭”应如何理…  相似文献   

17.
一、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内容   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龙头“   从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内容来看,主要指概念、公式、定律、原理.其中的公式、定律、原理无一不是反映有关物理概念及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学得不清楚,掌握得不牢固,就难以对物理产生兴趣,也难以理解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由此对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学习固体压强时,从压力与支持面的联系来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并引出定义,学生既易理解又会运用.演示帕斯卡实验,分析压力扩大到液面的作用,让学生发现作用于液面的压强能传递,也就会仔细观察有关问题.   ……  相似文献   

18.
一、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内容   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龙头“   从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内容来看,主要指概念、公式、定律、原理.其中的公式、定律、原理无一不是反映有关物理概念及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学得不清楚,掌握得不牢固,就难以对物理产生兴趣,也难以理解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由此对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学习固体压强时,从压力与支持面的联系来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并引出定义,学生既易理解又会运用.演示帕斯卡实验,分析压力扩大到液面的作用,让学生发现作用于液面的压强能传递,也就会仔细观察有关问题.   ……  相似文献   

19.
问怎样的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答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现察到橡皮膜是平的,向简内倒入水,可以看到橡皮膜向下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物体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对支承它的容器底也有压强.问怎样的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答找个侧壁相连着开口管的容器,在开口管端扎上橡皮膜,观察到橡皮膜是平的.向容器内倒入水,可以看到橡皮膜向外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相似文献   

20.
一.“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实验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如图1,圆底烧瓶中充满了易溶于液体b的气体a,根据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和帕斯卡定律可知:滴管挤出液体b之前,烧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向烧瓶内挤出滴管中的液体b后,因液体b吸收了气体a,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内外压强差较大,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b从烧杯中倒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