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鉴》卷 2 0 0永徽六年十一月条载 :“武后数见王、萧为崇 ,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 ,复见之。故多在洛阳 ,终身不归长安。”所谓“多在洛阳” ,确系事实 ,但“终身不归长安” ,却与事实不符。同书卷 2 0 7长安元年冬十月条载 :“壬寅 ,太后西入关 ,辛酉 ,至京师  相似文献   

2.
1 《资治通鉴》卷 2 0 0永徽六年 (6 5 5 )十一月条载 :武则天杀王皇后及萧淑妃 ,“数见王萧为崇 ,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 ,复见之 ,故多在洛阳 ,终身不归长安。”这段记载与事实不符。《资治通鉴》卷 2 0 7长安元年 (70 1)十月条载 :“壬寅 ,太后西入关 ,辛酉 ,至京师 ;赦天下 ,改元。”长安三年 (70 3)十月条载 :“丙寅 ,车驾发西京 ;乙酉 ,至神都。”所谓 :“京师”、“西京”均指长安。此即为武则天曾返回长安的本证。2 《资治通鉴》卷 191武德七年十一月条载 :“丁卯 ,上幸龙跃宫 ;庚午 ,还宫。”《新唐书》卷 1《高祖本纪》…  相似文献   

3.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时间性很强。所载“干支”绝大部分都很准确,但错误之处也不是没有。试列数则,仅供参考:1《通鉴》卷199永徽元年十月条载:“十月,己未”褚遂良左迁为同州刺史。《旧唐书·高宗记》、《新唐书·高宗纪》及《新唐书·宰相表》则说十一月己未,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案,十月丙寅朔,无“己未”,而十一月有之,为十一月二十四日。《通鉴》所谓“十月己未”当为“十一月己未”之误。2《通鉴》卷200显庆二年十月条载,十月“戊戌”,高宗幸许州;“乙巳”,畋于水之南;“壬子”,至汜水曲。查本月丙辰朔…  相似文献   

4.
武则天时文昌右相韦待价任安息道大总管以讨吐蕃,因军事不利、损兵折将而被流放绣州。此事见于唐代文献多处,《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和《通鉴》卷204云永昌元年五月出兵,七月被贬;《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云垂拱三年十二月出兵,永昌元年七月被贬,《旧书》卷77《韦待价传》云垂拱三年出兵。两说孰是,考证如下:首先,据《旧传》载:韦待价出军到达了远在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霍城县西北方紧靠原中苏边境一带的弓月,以古代的交通条件,两个月内就从洛阳到达那里是相当不易的。其次,《全唐文》有几篇文章,从…  相似文献   

5.
《新唐书》卷 6 1《宰相表》载 :“长寿二年九月癸丑 (2 7日 ) ,文昌右丞韦巨源、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 ,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司宾卿豆卢钦望守内史。”《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通鉴》卷 2 0 5长寿二年条均系之于“九月辛丑” ,即九月十五日 ,恐《新唐书·宰相表》有误。《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 :长安四年正月“壬子 ,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同书卷 6 1《宰相表》同。《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和《通鉴》卷 2 0 7则作以韦嗣立“同平章事”。查《唐大诏令集》卷 4 4有《…  相似文献   

6.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时间性很强。所载“干支”绝大部分都很准确,但错误之处也不是没有。《通鉴》卷199永徽元年十月条载:“十月,已未”,褚遂良左迁为同州刺史。《旧唐书·高宗纪》、《新唐书·高宗纪》及《新唐书·宰相表》则说十一月已未,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案,直月丙寅朔,无“已未”,而十一月有之,为十一月二十四日。《通鉴》所谓“十月已未”当为“十一月已未”之误。《通鉴》记时纠谬一则@王觅道  相似文献   

7.
《旧唐书·李昭德传》云:“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按《旧唐书·武承嗣传》记此事在天授元年后、如意元年前,则为天授二年。《旧唐书·岑长倩传》亦载此事在天授二年。《通鉴》卷204更明确记载此事在天授二年九月。又《旧唐书.欧阳通传》云:“天授二年,封夏官尚书。二年,转司礼卿,判纳青事。为相月余,会凤阁舍  相似文献   

8.
王仙芝进攻沂州,别传无载,《新唐书·黄巢传》提及此事,但未注时间。《通鉴》卷252记:乾符二年“十二月,王仙芝寇沂州。”三年秋七月“宋威击王仙芝于沂州城下,大破之。”《通鉴·考异》曰:“实录,去年十二月,‘宋威自青州与副使曹全最进军击王仙芝,仙芝败走。’按仙芝若以去年十二月败走,中间半年,岂能静处,盖实因威除招讨使连言之。其实仙芝败在此月,不在十二月也。”《实录》原记为二年十二  相似文献   

9.
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战旗上,“平”字极为突出。裘甫年号“罗平”,印文“天平”(《通鉴》卷249)。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通鉴·考异》引《续宝运录》)。黄巢号“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新编五代梁史平话》)。如此强调均平,那么“均平”是指什么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是均产的象征”,“是对地产要求重新分配的平等思想”,“实质上是农民对所有权的普遍化的理想”(《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载《历史研究》59年四期),以后这种观点又被发展为“唐农民起义从政治口号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土地问题”(《试论黄巢“禁刺史殖财产”》,载《历史教学》64年九期)。  相似文献   

10.
隋文帝杨坚何以以“隋”为国号,史家多谓乃因坚父杨忠曾被周室晋爵“隋公”,坚袭爵位,称帝后,遂定国号为“隋”。从《通鉴》起到今人的不少著作皆持此说,似已俗成约定。但是,我们如果正本溯源,上述说法并不准确。事实是,杨坚父亲杨忠(华阴人)初随元颢入洛阳,原隶独孤信部下,又随魏孝武帝元修入关,尽力辅佐字文泰(周太祖)建立政权,屡立战功,赐姓普六茹氏。先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后升柱国。据《周书·杨忠传》载:“(周明帝字文毓)武成元年,(忠)进封随国公,邑万户……”  相似文献   

11.
《辞海·神策军》条有两处明显错误。一是把白志贞说成宦官,而新旧《唐书》白志贞传却明白记载白为朝官而非宦官,其它有关记载亦均无白为宦官之说。一是定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贞元时,而新旧《唐书》及《通鉴》几乎所有有关记载都能证明神策军分为左右厢在德宗兴元年十月。至于《新唐书·兵志》及《通鉴》卷223代宗永泰元年十月载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永泰元年,唐长孺早已指出其谬。  相似文献   

12.
《旧唐书》卷18上《武宗纪》载:“(武宗)元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于东宫。”而王溥《唐会要》卷2《帝号下》载武宗:“元和九年甲午岁六月十一日生于东宫。”文下小注曰:“以其日为庆阳节。”因此,两书记载有歧异。而据武宗会昌年间居住在长安的日本僧人园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则有三处涉及武宗生日的记载。《行记》卷3:“(会昌元年)六月十一日,今上降诞日,於内里设斋。”“(会昌二年)六月十一日,上德阳日,大内降诞降斋。”同书卷4:“(会昌三年)十一日,今上德阳日,内里设斋,两街大德及道士御前论义。”唐代…  相似文献   

13.
《资治通鉴》卷200显庆五年四月条载:“丙寅上发并州,癸巳,至东都。”《旧唐书》卷4《高宗本纪》载:“四月戊寅,车驾还东都”,与《资治通鉴》不合。查四月辛未朔,无“丙寅”,而有“戊寅(八日)”,“癸巳(二十三日)”。《册府元龟》卷113《帝王部·巡幸二》亦云:“四月戊寅,发并州;癸巳,至东都。”如此,则《资治通鉴》所载“丙寅”当为“戊寅”之误。《资治通鉴》卷205万岁通天元年三月条载:三月“丁巳(十六日),新明堂成,……号曰通天宫。赦天下,改元万岁通天。”案,《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载:“夏四月,案享明堂…  相似文献   

14.
两《唐书》辨误二则《新唐书》卷112《韩琬传》载景云初年韩琬奏章,云:“贞观、永徽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赞美当时社会风气良好。此处“法”与“施”间脱“不”字,否则就与上文意思不相符合。按《全唐文》卷304载其《上睿宗论时政疏》云:...  相似文献   

15.
《左传·僖公六年》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士舆榇。”杜预《注》云:“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史记·宗微子世家》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史记·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刘氏云‘面即背也’,义亦稍迂。”此后,多数学者及权威著作多用杜预《注》及《史记·索隐》的说法。如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岳麓书社1985年版)卷1载:“面缚:僖六年《传》:‘许男面缚。’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案:面,背面也。”《辞源》第4册(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6.
1 《旧唐书》卷 1《高祖本纪》载 :武德“七年春正月己酉 ,封高丽王高武为辽东郡王 ,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 ,新罗王金真为乐浪郡王。”《资治通鉴》卷 190武德七年二月条载 :二月“丁未 ,高丽王建武遣使来请班历。遣使册建武为辽东郡王 ;以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 ,新罗王金真为乐浪郡王。”查武德七年正月壬申朔 ,故是月无“己酉”。二月丁未即二月七日 ,与《唐会要》卷 95所载略同。故当以《资治通鉴》所载为是。2 《旧唐书》卷 2《太宗本纪》载 :贞观二年“六月庚寅 ,皇子治生 ,宴五品以上 ,赐天下是日生者粟。”《新唐书》卷 2《太宗…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新旧唐书人名索引》第3册第1253页万回有两出,一万回之回作繁体,另一回字作简体。前者出自《旧唐书》,后者出自《新唐书》,明显是把繁简不同的回字视作两人。据《索引》,《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传云:“惠庄太(扌为),子睿宗第二子也。本名成义,母柳氏,掖庭宫人。(扌为)之初生,则天尝以示僧万回。万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则天甚悦,始令列于兄弟之次。”此“回”作繁体。《新唐书》卷81睿宗诸子传:“惠庄太子(扌为),本名成义。初生,武后以母贱,欲不齿,以示浮屠万回,回诡曰:‘此西土树神,宜兄弟。”后喜,乃畜之。”此“回”作简体。两载同人同事,不应单独出条。关于“万回”的来历,《太平广记》卷92异僧类“万回”条记载:“万回师,阌乡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年郭沫若同志创作历史话剧《武则天》,一九六二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把《我怎样写武则天》、《重要资料十四则》、《诗五首》、《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作为附录。这些附录是对历史上的武则天作研究的。历史剧应如何写我是外行,当时只觉得《武则天》这个剧本在艺术上是高水平之作。至于对历史上的武则天,郭沫若同志所作的研究似难令人满意。当时由于其他原因不曾撰文和郭沫若同志商榷。现在,武则天的评价问题在史学界重新引起争论,《武则天》剧本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因此我也想把自己的看法如实写出来,供研究历史的同志以及对评价武则天有兴趣的同志考虑。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载:贞观三年十二月“癸丑,诏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勇夫殒身戌阵者各立一寺”。《新唐书·太宗本纪》作“润十二月癸丑”。案十二月丁卯朔,无“癸丑”,而润月有之,为润十二月十七日,《旧唐书·太宗本纪》误。《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贞观五年秋八月“戊申(二十一日),初令天下诏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新唐书》卷2《太宗本纪》则云:十二月“丁亥(二日),诏决死刑,京师五覆奏,诸州三覆奏。”案《资治通鉴》卷193贞观五年八月条载:“诏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在十二月…  相似文献   

20.
《西湖二集》是一部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凡三十四卷,每卷一篇,书中第十七卷《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载说明前此当有《西湖一集》今不传。 《西湖二集》刊行年代据郑振锋先生考证,大概在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著者署名周清源。别署济川子。武林人。其生平不详。戴不凡先生所搜两条材料略记了周氏景况,一是谈迁“北游录·纪邮》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七月壬辰条: 观西河堰书肆,值杭人周清源, 云:虞德国先生门人也。尝撰西湖 小说。噫,施耐庵岂足法哉!另一条是清初刊《凭山阁汇辑留青采珍集》卷一,有《柴荣陛三十初度序》,署“周清源(蓉湖)”作;(见戴不凡《小说见闻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