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技术化生存的"自然"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使人类逐渐地远离自然状态,从而使人类的生存从"自然"地生存走向"技术化生存".技术,从其本质上讲,是作为自然的对立概念而出现的.当技术的风险,特别是技术进程无逻辑的风险展现时,人们为了各种目的开始诉诸"自然",用"自然"来对抗"技术".然而,"自然"是一个充满了模糊性和矛盾的概念,"自然"就是"变化".从人类生存的历史看,新石器时代人类脱离四处寻找食物的生存方式,开始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发展出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维持生活,并建立社会.而工业革命则引起了"机械文化"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至今仍在持续着.人以技术为中介获得自己的生存,这与其他动物只基本本能地适应以求生存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本质的区别,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生态中心主义自始至终都潜藏着这样一个隐性逻辑"生态学与伦理学同质".这个逻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的①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系统性表明,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学关联就是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学关联,伦理学本身就是生态学;②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自组织性表明,自然物就是一个与人一样的生命主体,具有"价值评价能力",它之所"是"即它之所"应该",因此生态学本身就是伦理学;③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先在性表明,人是一个后来者,人是属于自然的,所以属人性的伦理价值范畴也就是属于自然的,伦理学属于生态学;④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的复杂性表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复杂性就意味着稳定性,稳定性就意味着和谐与美丽,就等于伦理价值,因此生态学就意味着伦理学.抹煞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异质性,这是"生态伦理学"得以成"学"的奥秘;它无视黑格尔的"不错"与马克思的"真理"的本质区别,无视自然的实践"中介"性质,具有强烈的"独断论"色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日趋下降.就业既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我们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因而针对现阶段大学生队伍中出现的"只毕业不就业"的自愿性失业,是一个需要认真做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南极"魔海"     
张海 《知识窗》2005,(10):46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恶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它的"魔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在南极有一个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中,由于科技进步,人们在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中,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和拓展,看问题也更趋于客观,更接近真理.对人本身,对其养生之道和行为规范,也存在这么一个认识过程.一些昨天还被认为是"不良习惯"、"不良环境"和"危险运动"而应坚决摒弃的东西,今天就会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而且还都能提出自己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发展,既是适应当前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上海市杨浦区"科创中国"和"双创"融合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杨浦区目前已形成"科创中国"与"双创"自然融合、相互借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二者在融合方面还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融合机制不完善、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发挥科协特色资源优势、发展融合的平台类机构以及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以推动二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都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双重遮蔽.要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自然成为真正的自然,人与自然得以双重显现,就必须从传统中心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完成从"中心论"到"和谐共生论"的范式转变!"和谐共生论"着眼于共生理念、可持续理念、多元主体互动式交往理念和多元文明对话理念的有机融合,只有这四大理念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促成"人"与"自然"的显现,也才能真正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双重遮蔽在五层关系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五重危机.  相似文献   

8.
挺多年轻朋友告诉我,他们是多么害怕随份子而又不得不随.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不容易.找到高薪工作更不容易,就算薪水不错,买房或者谈恋爱也不容易,这随份子的"横祸"就完全不属于一晾一乍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与市场的关系已经转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高校教育的始终,就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路与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和无边无际的自然气候相比,居室气候只能算是一种"微气候",居室温度也只是"微环境温度"。人的许多活动必须在自然气候下进行,而出入居室,其实就类似于出入不同的"气候带""温度带",人的身体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气候、温度变化",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怎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现代居室病症呢?医疗气象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以"多变"应对"突变",从而锻炼人的抗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农村就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新思路.由于农村人口多、经济落后、文化素质低下,导致农民无工作,不但生活水平不能提高,甚至连基本的温保问题都难解决.就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为例,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里,许多人家喜欢紧闭门窗,唯恐室内热量流失到外面。其实,长时间处于一种只有温暖而空气没有变化的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因为和无边无际的自然气候相比,居室气候只能算是一种"微气候"。人的许多活动还必须在自然气候下进行,而室内外温差过大时,出入居室,就类似于出入不同的"气候带",人的身体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气候变化",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居室病症,"空调病"、"暖气病"就是例子。怎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现代居室病症呢?医学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得出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以"多变"应"突变",从而锻炼人的抗"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社会新形态下,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等关联主体系统运行的四维协同育人是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杭州市通过"师友计划"三螺旋模式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维联动,践行四维协同理论,助推高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鼓励学生多方式、多渠道自主创业.通过分析"师友计划"的设立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大数据管理特征,论述应用四维协同理论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婷婷 《百科知识》2021,(15):36-3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多数没有能力和条件把子女带在身边,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候鸟儿童",这些儿童们平时在家乡就读与生活,寒暑假期间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父母相聚,长期处在这样一个定期"迁徙"的状态.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由于这类儿童的生存环境具有特殊性,并且他们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社会新形态下,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等关联主体系统运行的四维协同育人是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杭州市通过"师友计划"三螺旋模式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维联动,践行四维协同理论,助推高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鼓励学生多方式、多渠道自主创业.通过分析"师友计划"的设立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大数据管理特征,论述应用四维协同理论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生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职业生涯、实现和谐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使就业环境骤变,大学生要有所准备和思考,盲目是在不乐观的现实情况下最糟糕的心态,如果能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职业生涯,谋求发展的思想理念,根据社会需要确立面向基层,务实的择业现,在定位、应聘部门,应砖地区三个方面深思熟虑,做出合理的选择,还是可以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实现和谐就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第一笔.  相似文献   

17.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中"仁"集中体现在仁爱和仁德两方面,个人要重视修身养性.自我反思,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秉性与道德操守.从《论语》中可以窥见"仁"的内涵、结构及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相互指责对方犯了自然主义谬误.自然主义谬误的实质是"休谟问题","休谟问题"的问题在于仅仅看到了自然和自由的外在对立关系.一旦深入到自然和自由的内在逻辑关系,休谟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进而为生态伦理学奠定可靠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9.
虽然"设计"一词是个泊来的词汇,但我们拥有灿烂的五千年的造物文化.通过对古人设计方法的研究发现,古人在设计中更注重对自然的尊重,他们从自然中汲取设计灵感.这种设计思想对我们现在甚至未来的设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的设计方法体现的"自然",同样符合现代设计方法的发展,从工艺美术运动到19世纪的波普风格,任何一种设计方法都是要力争解决设计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适合到不适合,设计方法在朝着一个逐渐趋于自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创伤还未完全恢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依然有增无减,为此我国政府和各大高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缓解就业压力的高端愿望虽然良好,但对广大学生而言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创业,还需理性思考.对目前大学生创业高流产率、高失败率的"双高"现象及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探索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