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咏莉 《班主任》2013,(7):54-56
作为老师,不知道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是否遇到过这样一种学生,对错他都知道,但就是屡教不改,而且“油盐不进”、我行我素。有的虽不惹是生非,但非常颓废,万事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令人看着就心疼;有的明知当下的做法不对,但就是梗着脖子,一副“老子要你管”的横样,令人无可奈何;还有的明知别人是恶意嘲弄,却仍嬉皮笑脸,如小丑一般任人捉弄,真让人“恨铁不成钢”……这些都是“自暴自弃”的学生。说到“自暴自弃”,其核心词就在于这个“自”字,即心理学中常提及的“自我”。自暴自弃的学生,其实就是自我概念低的孩子。他们最突出的心理特征,是“无价值感”或者“低价值感”。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认为自己无能或能力低下,或者认为没有人在乎自己。  相似文献   

2.
曹新民 《班主任》2013,(7):43-44
唤醒:拯救匀暴匀弃学生的关键.怎样才能让自暴自弃的学生改变现状,振作起来呢?我采用的策略是唤醒。唤醒梦想。让学生看到希望 小丁是典型的自暴自弃学生,不管老师是苦口婆心教育,还是声嘶力竭批评,他都无动于衷。通过多次交流,我发现他虽然年龄不大,却已“看破红尘”,认为人生苦短,那么拼命干什么,有吃有穿就行。他不但自己不上进,还带领一帮哥儿们混日子,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内教唱歌曲《北京欢迎你》,告诉学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并召开“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3.
《河南教育》2005,(2):19
不少小孩不爱睡觉,一般家长和老师只会觉得孩子精力过于旺盛。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却表明,孩子小时候不好好睡觉,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  相似文献   

4.
校园逸趣     
F4键 电脑课上,老师正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F4键的作用是什么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F4键可能让显示器下流星雨!”差别有一日,老师正在讲课,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睡觉,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是差生。老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烟雾缭绕的地方地理课上,老师问道:“哪位同学知道世界上什么地方烟雾缭绕?”木子回答:“我爸嘴边不远处。”盖章老师:“你没有把你的试卷让父母看吗?”学生:“看过了。”老师:“那怎么没有家长盖章?”学生指着手臂上的伤痕说:…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篇高一学生的日记。其中有这样的一些话: “我诚恳地希望老师们想一想:难道你们那冷峻得怕人的面孔,就可以使差生们赶上来吗?”“你们对优生满面春风,对差生冷若冰霜,就会使差生对你产生一种对立感,使他们自暴自弃,甚至感觉不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日记还介绍了差生和歧视差生的老师之间的争论: 老师:“我不可能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总是难免遇到这样的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怎么高兴就怎么干,毫无组织纪律观念,家长管不了,老师不敢管,同学惹不起.对这样的学生,放弃不管,显然不行,若真要管起来,既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和不抛弃不放弃的责任感,也要有“和风细雨”乃至“疾风骤雨”等多种教育方法.但作为教育者,如果缺乏耐心,一切方法都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耐心”才是好方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成绩有高有低,接受事物的速度总有快有慢,与“尖子生”、“中等生”等不同,“后进生”一般因具有自卑感强、逆反心理严重等特点而让不少老师备感头疼。很多“后进生”长期以来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利用“谈话、家访”等形式,对他们的教育要倾注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关爱去唤醒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而不是责骂或听之任之,甚至放弃。一、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后进生”中不乏一些创造力强的学生,通常情况下,他们都…  相似文献   

8.
吴辉 《湖北教育》2010,(8):44-44
后进生,狭义上是指在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表现不佳的学生,存在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自信心不够,纪律松散,自制力差,自暴自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心理总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教师多运用赏识教育,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就能走近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转化他们。  相似文献   

9.
有些孩子不交作业,看起来是自暴自弃了,老师也放弃他了。其实人皆有上进心,他们缺乏的只是机会,缺乏的是外界持续的肯定和鼓励,有了支持,就有了改变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爱心——打开后进生心门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生的闪光点.后进生普遍缺乏自信,他们往往认为,老师、同学和家长看不起他们,即使做了什么好事或者有了一点进步,别人也不可能发现,也不可能说好,因而缺少动力,自暴自弃.此时,班主任就应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他们,理解他们,正确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个由26位“问题学生”组成的班级。他们都有不光彩的过去.有的伤过人.有的吸过毒,有的进过少管所……很多家长拿他们没辙.很多老师也对他们感到失望.学校甚至想将他们放弃。  相似文献   

12.
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得不到家长的厚爱、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尊重。其实,他自己也想好好学习,可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败,越来越没信心,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学不好,可能注定是个差生。所以,他现在自暴自弃,一点也不要求上进,父母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对于像小明这样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怎样帮助和支持他们,很值得老师和家长深思。实际上,阻碍这类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之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表现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13.
“双差生”是指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只有研究和掌握“双差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有可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双差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括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成分,品德不良的中学生,其心理特点也一定会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双差生”由于品德不良和学习成绩低下,经常遭到家长的责备打骂、老师的批评训斥、同学和邻居的讽刺挖苦,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损伤.由此他们讨厌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不要管他.可是家长和老师又恨铁不成钢,往往管得过严、过急,方法过于生硬,所以“双差生”与家长、老师之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例如.有的学生顶撞老师说:“我一不偷二不抢,你拿我怎么样?”家长骂他他不理,打他他就跑,甚至以死来威吓父母.“双差生”做坏事以后,往往感到心虚,怕家长、怕老师,见到这些人往往采取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如果触犯他们,还会采取粗暴无礼的行动.他们异常敏感,有时老师一个眼神或动作.人们无意中说的一句话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冲动或忌恨.他们错误地认为家长的教育是嫌弃他们,老师的教育是有意找麻烦,同学的帮助是打击报复.  相似文献   

14.
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复杂化的、长时间的、艰苦性的工作,与普通高中相比,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职业高中学生大多数缺乏责任心,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责任”。他们总认为家长有责任抚养子女,家长给钱是天经地义,老师有责任教好学生,学生是好是坏都是老师的责任,自己无责任  相似文献   

15.
《人生十六七》2015,(1):18-19
他们从小到大都让人羡慕,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中的典范、家长心中的骄傲。但是正是他们身上的这些“光环”,有时会让父母和老师疏忽了对他们成长中的弱点的关注,这缺少的一环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不堪一击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6.
尖子生要抓,后进生更需要辅导,把眼光放在全体学生身上,这才是老师的天职.有的老师总爱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些学生是“争气生”,那些学生是“拉分生”……当然,清楚每个学生情况是必要的,也是老师的本份和责任心所在。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一小部分后进生。有的老师通过一、两次补课,看学生没有什么进展,扫兴得很,认为他们天生就笨,竟给老师脸上抹灰。做他们的工作表现为泄气、没好气、放弃。弄得这部分学生惧怕家长,躲避老师,在同学面前也抬不起头来,甚至丧失了学习信心.到头来,这部分学生留极了,有的甚至中途辍学。  相似文献   

17.
朱华忠 《上海教育》2005,(3B):63-63
许多学生把“笔记记得好坏”当成学习态度认真与否的一种标准,把这当成“对得起自己”的一种依据,当成“对得起家长和老师”的一个依据。这就出现一些学生课堂笔记记得很好,但是成绩并不理想的现象。对一些笔记很认真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老师也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家长来了,老师还表扬他们学习态度端正,把成绩不好的原因推说是智力问题或是学习方法问题。结果,造成一些或更多学生抱有这种“记笔记就是学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位朋友的孩子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把老师“看破”了,认为老师教学没水平,因此看不起老师,以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为朋友“出谋划策”之余,不禁联想到一些学校每年新学期开学,常有学生家长提出为孩子调换班级的要求,给教学管理造成较大困扰和压力。我想学生和家长要求调换班级可能原因很多,但少数老师教育教学及其他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缺陷,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无疑是这些学生和家长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确,观察一下少数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常常可以看到以下情形:老师在讲台上全神贯注、认真耐心地进行讲授,不可谓不卖力,讲台下学生却昏昏…  相似文献   

19.
<正>【活动理念】“害怕”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小学低年级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有时候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怕黑、怕鬼、怕妖怪,怕老师责怪、怕家长骂。他们有很多的“害怕”,不喜欢“害怕”这种情绪,不知道怎么面对。有些学生选择自己默默承受,有些学生选择消极抵抗,有些学生选择自我放弃……这些应对方式均不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可以借助绘画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20.
周青 《成才之路》2013,(30):10-10
“这个孩子不笨,就是不认真。”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的确,很多学生智力因素差别不大,他们个体的差异大多是从非智力因素中表现出来的。这些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学习起着启动、维持、强化等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学生要学好任何一门功课,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这毕竟是基本静态的、相对稳定的。非智力因素却是动态的,学生可能今天对此产生兴趣,明天又索然寡味,对彼产生兴趣;可能因某种原因情绪热烈,信心大增,但也会因暂时困难而情绪低落,自暴自弃。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本领,还要会激励学生、唤醒其求知欲、鼓舞其自信心,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进而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