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沁沁今年读一年级。她在学校表现得阳光、快乐,与同伴能融洽相处,是老师公认的“乖学生”:在家里却任性、消极,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发雷霆.是父母头疼的“倔孩子”。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差异如此之大?沁沁的妈妈怎么都想不明白。想要揭开沁沁情绪家校两极化背后的秘密,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情绪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母爱墙     
洪丰乔 《班主任》2012,(5):58-58
在我们这所农村中学,大多数的学生父母靠在外打工生活,不得不把孩子“留守”在家里。孩子们很孤独;加之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以至孩子和父母几乎失去了沟通的机会,学生们对父母之爱的渴望非常强烈。很多学生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的主要“老师”是父母。当父母的人,要做好这一“本职工作”,也并不容易。尽管现在多是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即一个“学生”两位“老师”,但严父、慈母的传统伦理在小家庭中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致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作“学生”。孩子也没把父母看成“老师”。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听从老师教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认真学习,乐于助人,回到家里却成了霸王,十分任性,乃至飞扬跋扈。做父母的为了  相似文献   

4.
张宇  诸秋萍 《上海教育》2022,(33):57-58
<正>如何引导家长成为学生成长的亲密伴行者,使家长在与孩子的高密度接触中能够转危为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学校在云端教学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后疫情时代,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在云端延续。但也会出现突如其来的封控,不仅仅让学生留在了家里,孩子的父母也都留在了家里,家庭成为了校园学习生活的终端,父母有了一次难得的全方位观察审视孩子学习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们很难判断是“喜”还是“忧”,也很难说得清楚是“危”还是“机”。如何引导家长成为学生成长的亲密伴行者,使家长在与孩子的高密度接触中能够转危为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学校在云端教学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潜江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三谈心”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是与负责抚养的“隔代老人”谈心。全市各学校的所有教师对这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了解这部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帮助家长纠正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行为。二是各班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谈心。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三是让留守学生与父母谈心。要求学生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信或打电话,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让在外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仍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全部标准,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中学生需要面对不断增加的升学压力,在学校要面对同学之间成绩比较的压力;回到家里,孩子的成绩往往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主要话题,这使得一些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沉默寡言、情绪不稳定、消极、厌学,丧失信心,对  相似文献   

7.
陈希 《辅导员》2012,(12):78
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学习的家长们往往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学校是专业的教育场所,学校里面的老师一个个都是教育专家。在家里教不好的孩子,只有送到学校里面去让老师来教育才行。这样的思想常常会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绊脚石。在缺乏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下列问题: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他人意识"。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绝大部分的家庭由于孩子的父母正处于人生的事业奋斗  相似文献   

8.
放云 《家长》2011,(10):42-43
当孩子有当孩子的法则,当父母也有当父母的法则,执法有度,常常反思,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勉。电影《小屁孩日记1》和《小屁孩日记2》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影片讲述的是升入初中的小男生格雷戈在学校和家里经历的成长故事。如果你的家里有刚刚上初中的小屁孩,不妨和孩子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9.
龚莉 《考试周刊》2013,(70):178-178
<正>现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由于家里往往就一个孩子,父母、婆婆爷爷、外公外婆对孩子很溺爱,家庭对孩子的娇生惯养造成很多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很多孩子进入中学后不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管理。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习惯上就可能跟不上进度,时间一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自信是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它是一个人性格  相似文献   

10.
干伟萍 《教师博览》2008,(12):58-58
走上工作岗位转眼已有11年,每天都在重复着“学校一家一学校”的路线。孩子出生后,每天就更忙碌了:早上把孩子料理停当,就马不停蹄地奔向学校;忙到学生放学,把工作扫尾,又奔赴菜场,准备给家人操持一顿像样的晚餐……即使是周末,也闲不下来,先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收拾一遍,再上街给孩子买生活用品,或回老家看父母……偶尔照照镜子,  相似文献   

11.
正在父母看来,孩子的安全远胜于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孩子出现磕伤、碰伤等情况时,父母总是特别地心痛加自责。只有提前预防隐患才能有效地减少孩子受伤的几率。那么,家里有哪些小细节是需要父母提前关注、预防,并进行清除的呢?温馨家居的潜在危险有些父母怎么也想不到,在温馨的家里,孩子也会意外受伤。其实孩子在户外受伤的几率远比孩子在家里受伤害的几率低。原因是到了户外家长就会变得很紧张,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而在家里家长会放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家里的孩子要升入小学了,对于父母这意味着孩子在成长,是一件喜事,但是伴随而来的,往往也有烦恼,那就是面对"孩子应当上什么样的学校"的思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家里的孩子要升入小学了,对于父母这意味着孩子在成长,是一件喜事,但是伴随而来的,往往也有烦恼,那就是面对“孩子应当上什么样的学校”的思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上了学的孩子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面对着不同教育环境和学习生活氛围,小小的孩童常常有截然相反的表现,比如在学校是一个“乖宝宝”的好学生在家却成了不听话的“小霸王”。为此家长很是困惑:为何孩子在学校与在家里的表现大相径庭呢?难道孩子也有“两面派”的性格?学校的“乖宝宝”在家不听话8岁的小华现在读小学二年级,老师反映他在校表现挺好,不仅关心同学、尊敬老师,而且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可是小华在家里却动不动就和爸爸妈妈顶嘴,对父母的话根本不当回事,也从来没做过父母给他额外布置的作业。10岁的…  相似文献   

15.
我的儿子在美国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规定,凡是学生在学校一天内连续3次挨批评,老师就必须给孩子家长打一次电话。有段时间,儿子同一个实习老师较上了劲儿。结果,家里几乎天天接到老师的电话。学校这一招是用来对付那些放纵自己孩子的父母的,而我们常常就“过度反应”了。为此,孩子没少挨责骂。直到我找到学校,同老师交谈,才发现这  相似文献   

16.
您的孩子能够表里如一吗?您的孩子在学校、在家里表现一致吗?父母不在家时,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和生活自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不少父母却是忧心忡忡地说:“唉,让人担心呐,我那孩子经常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为什么父母不在跟前孩子就要耍花招?甚至包括在学校表现较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也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从家教咨询中的大量个案来分析,孩子出现两面行为,有以下主要原因:①对孩子要求过高,难于兑  相似文献   

17.
沁沁的妈妈最怕换季时节,天气一转凉,稍不注意沁沁就会感冒发热。这天孩子又发热了,体温39.1℃,当晚就吃了退热药可第二天一早,沁沁又烧到39.4℃,脸色通红,且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唤不应,持续约2分钟左右痉止。妈妈边哭边带孩子冲向医院。一到医院,测宝宝体温为39.3℃,经及时治疗,沁沁的病情稳定了。医生告诉蚂妈,孩子是高热惊厥。舒了一口气的沁沁妈妈问:“为何宝宝会高热不退?怎么还会发生惊厥呢?”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10月,我随宝安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在英国达勒姆大学学习。学校安排我住在hom estay(即在当地人家里住)。那段时间里,我慢慢感受到了英国人不同于中国人的家教观。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英国学习期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强烈地感受到英国人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他就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一岁多一点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拿起叉子吃饭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吃。孩子吃完了,衣服上和脸上都脏兮兮的,父母不会责备…  相似文献   

19.
美国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孩子不管其家里多富有,12岁以后都要帮着邻居或父母在家里修剪草坪、送报赚些零用钱。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相似文献   

20.
榜样     
期中考试后,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到成绩最差和最好的学生家里家访。这次我班里考得最好的是王路,一个平时很努力学习的学生。当了她一年的班主任,我知道她家里经济条件很差,父母都下岗了。但是,王路却不像有些孩子那样自暴自弃,而是非常的勤奋刻苦。出于对好学生的喜欢,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