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向伟 《教育导刊》2005,(9):52-53
布鲁纳说过“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取一切知识的一切形式”,意思就是要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完成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如果仅是把结果告诉学生,把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进行简单处理,这势必歪曲知识和自然的本来面目,把学生引入歧途,使学生的智力投入局限在远离科学本质和经验的狭小范围之内。没有问题,就意味着学生的心智空间处于窒息状态,  相似文献   

2.
教学本质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它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性质、方向和深度。从教学本质的特点及相应的研究须坚持的视角与方法来分析,以往的研究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进一步的探究表明,教学的本质是“精神融生”。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本质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不同的教育理论学派或持不同研究方法的学者对教学过程的本质会作出迥然各异的研究界定。把握教学过程本质"本体存在"和"观念存在"的不同意义,在充分肯定各研究学说理论价值、历史地位和应有的合理性的前提下,突破传统教学过程本质观的局限,以现代哲学新思维构建交往实践本质观、生命体验本质观、理解互融本质观和建构生成本质观,从而在理论扬弃的基础上观照教学改革实践的实际问题,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进而给予实践以更加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文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来,是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非优化的阅读理解过程,至今影响着读文教学;而忽略对这个阅读理解过程的研究,是迄今语文教学研究的局限和失策。本文拟把阅读理解过程与读文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考察,从研究阅读优化的实质入手,进行读文教学过程科学化的必要探讨。一、读文教学实践及其单向阅读实质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同时是探讨教育本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教育指导思想的理论分野,也反映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水平和状况。这方面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四种主要的不同观点。一、教师主体观。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客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翻开我国近20年来的教学论著,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是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主要包括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原则的阐述,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诠释等等。在这些教学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里,教学过程的本质(或称教学的本质)又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它对演绎规律、原则与方法以及师生关系起到一个统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学活动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性质一直局限在认识论层面,以认识论作为教学论的依据。如有学者提出,教学活动主要是或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有自己独特的动力、条件、客体、主体、领导、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他们认为教学就是教师领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课程在本质上是生活的符号化表现;教学在本质上是符号的生活化过程。课程选择不当,就会偏离方向;教学不注重过程,就会形成“符号暴力”本文试着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试着阐述课程教学这一整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的主体性问题已成为当代哲学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教育领域内,教学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为教育本体论的核心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对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进一步以人性为前提来探讨人的主体性,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列宁曾经说过:“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的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见《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在指导小语岗培学员教学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以列宁这一阐述为指导思想,针对学员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抓住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两方面,加强指导,为他们架设一条从教学实践认识走向理论认识的桥梁,较快地提高了学员论文写作水平。一、抓住本质分析挖掘理论因素一切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学员论文写作时往往只是罗列材料,不…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教学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领域。诸多学者围绕其提出背景、内涵、特征、价值等方面开展了逐步深入的探讨。通过对上述成果的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中存在着诸如理论基础研究浅表化,对生成性的本质认识不清晰,研究中"大破大立"倾向明显,以及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不足。进一步的研究亟待从基本概念澄清、研究视角拓展与研究方法多元等层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的研究既是热点也是难点。高职学校生源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建设,就需要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国际化教学方式。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酒水知识”课程为例,采用Bloom's Taxonomy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法,分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国际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认知领域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创造性思维,从情感领域来提高学生国际化人才素养,从动作技能领域来让学生掌握酒店国际化操作流程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中,最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历史上有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等多种观点,这些关于语文学科属性的概括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都因自身的局限性而不能总体反映和概括语文学科的本性。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言语性,言语性是语文学科的总纲,它是一个科学的、全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语境中的“翻转课堂”,从本质上讲,强调的是学生课前使用在线视频学习的一种场所。但是学习场所的变化不能完全影响,或者说替代不了真实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也还不足以让教和学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流程要素仅是定义翻转课堂的重--素之一。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还需要添加另外两个要素:技术要素和环境要素。翻转课堂应该更名为“翻转‘教’‘学’”,关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翻转课堂在教学应用中容易出现师生关系失位、知识难度越位、适用对象错位等局限性,根源在于对翻转课堂的定位停留在流程翻转的层面上,忽视了翻转课堂背后隐藏的知识内化的基本原理。翻转课堂主要通过教学流程翻转,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获得。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时,要根据渐进式知识内化的特质和翻转课堂的三个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综合考虑。既保证不给教师和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又使教学媒体、教师培训、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师在具体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内化基本原理,根据课型、学情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课程的模拟电子技术自主学习教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职《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功能,通过行动研究法开展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和教学策略,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发展教师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科教师要具有相应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发展理科教师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发现:教师理解科学本质教育的价值是自主发展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前提;教学行为的范例水平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WWHW思考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认识论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师对知识内容及其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发展;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自我监控系统对于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发展能够起到有效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应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倡导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把研究性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Narrative multiculturalis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is the first of three papers based on a 20-month stud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diverse classroom in a downtown community school in Toronto, Canada.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and to document successful strategies in working with immigrant and minority students. The three papers detail the process by which this focus on classroom life led to a critique of the literature and to a new way to think about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at I call 'narrative multiculturalism'.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he place of multiculturalism in education and describe several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examining the issue. I also outline the understanding with which I began the study and describe the nature of my inquiry. I use my autobiographical experience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multicultural research to reflect on the literature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 narrative of my relationship with a teacher participant provides a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field and suggests the nature of narrative multiculturalism.  相似文献   

19.
The practical work of the Hong Kong A-level biology course has been dominated by recipe-type activities. This can be related to the inadequat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teachers in teaching investigative work. Based on the responses to a written test,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biology teachers attending a post-graduate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 demonstrated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tion of assumptions and could not evaluate experimental evidence with reference to the assumptions made. By using small-group and whole-class discussions with guiding questions, the teachers were able to construct successfully the concept of assumptions and develop a better appreciation of the natur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inquiry.  相似文献   

20.
智能时代的教学论研究因在“技术”的语境中守护“人性”而表现出一种集体研究心态,即教学论研究的人文情结,表征为追求生命心智发展的教学过程观,凸显非认知性交往的师生关系观和彰显个体精神自由的定制学习观。源于“人性-技术”二分的思维方式,技术偏见导致人性固化、知识育人回应乏力和历史文化根基缺失或是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的困境所在。以开放、发展和关注全体生命发展的立场,将技术纳入人性,促进规范升级,根植历史文化,重构智能时代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追求,不失为一条可取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