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城的《棋王》和《孩子王》发表后,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特别是他的写作风格,很使人感兴趣。是的,质朴、平淡,这是大家公认的,但这还不足以说明阿城之为阿城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求出《孩子王》这  相似文献   

2.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的表现主体是一群很平凡很普通的人.王一生只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下乡知青,肖疙瘩只是一个爱树如命的农民,而"我"也仅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劳动者.阿城作品对世态人生的扫描,展现出了前所鲜见的大陆众生相.  相似文献   

3.
小说《棋王》不仅表现了道家化,它又是儒道互渗、互寂的统一体。同时,阿城的心灵体验无意识中融入了作品,这使得《棋王》在实际上还存在着另一个潜在的主角“我”和另一层潜在结构。  相似文献   

4.
《红高梁》这部小说,我自己是把它作为长篇来看待,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到要写一个长篇。写完《红高梁》这个中篇之后,接下来的约稿就很多,我也就觉得余兴未尽还似乎可以接着写。(镐梁酒》《高梁殡》《狗道》《奇死》,就是在1985年、1986年这两年一鼓作气写的。这五部中篇是可以独立成篇的,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人物是连贯的。而且很多情节是交叉写的,时空打得很乱,画面切割得很碎。因为小说的叙事主人公实际上是“我”。小说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我奶奶、我爷爷、我父亲”这样一个复合的视角。为什么要采用这么一个视角?我想,这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  相似文献   

5.
作家汪曾祺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有名的西南联大读书,是大作家沈从文的得意弟子。他从沈从文那里学到很多关于文学写作的学问。据我个人看来,汪曾祺的散文即使不能说超过他的老师,也不比老师的差。我以前细读过汪曾祺的小说,也写过几篇关于汪曾祺小说的研究文章。关于他的散文我没写过,但是我知道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很了不起。我写汪曾祺小说文体特色时说过,他的小说是“散文化”的。当然这话也不止我一人说过,评汪氏小说的人大都这么说,因为这个特点很鲜明。“散文化”就是不依靠情节,不编排故事,淡淡写来,味在其中。接着说到他的小…  相似文献   

6.
宋士广 《上海教育》2009,(13):56-57
当我满怀喜悦地告诉学生要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他们起初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从古诗文的练习中透一口气出来了。然而,预习下来,他们脸上写满了失望,有人甚至说:“这篇小说太没劲了,我都读得睡着了。”还有人说:“这篇小说其实只有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相似文献   

7.
倪斌是阿城小说《棋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具有鲜明的个性,虽然身处逆境,但他自信、乐观而又豁达。在棋艺方面,他是禅棋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王一生棋艺风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倪斌形象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棋王》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吉林女作家金仁顺的短篇小说《彼此》在“春申原创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获2007年度最佳小说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金仁顺说,她写小说,“唯一的愿望就是讲一个好故事”。在她看来,一个足够好的故事,其中必然会有好的人物、情节、内涵。“当然,这是最理想化的。如果故事不够精彩,这些因素也都会在,但相对地所有的成分都会减弱。”但她“就是要写一个好故事,这也是个很单纯的想法”。她说,写小说的过程艰苦,但得到的愉悦是深层次的,“这让我很迷恋,觉得幸福。”正因为此,毕业于戏剧专业,担任过《绿茶》和《时尚先生》这两部颇具票房的电影编剧的金仁顺,当被问及在写小说和写剧本之间如何作选择时,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选择写小说。”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付省长王中青同志是著名老作家赵树理的老同学、老战友,也是赵树理研究专家,文化大革命前,曾发表过许多评论赵树理作品的文章。最近,他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重新认识〈卖烟叶〉》一文。文章说,有人认为《卖烟叶》这部中篇小说是“中间人物”的代表作。一读再读之后,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站不住脚的。是否可以这样说:这篇小说是赵树理写小说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开始佩服王蒙,是在读了他的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后,因为这篇小说写得确实很不错,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十分喜欢。可令我想不到的是这篇优秀小说刚发表出来时,还有过  相似文献   

11.
阿城原名钟阿城,他的作品《棋王》是寻根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寻根文学是文化大革命后兴起的文学,其内容是思考中国的民族文化,在阿城的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思索是它的主要内容。《棋王》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棋王》中的主人公,王一生是这一时代人物形象塑造的代表,他热爱下棋,近乎于痴迷,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在他的性格中有着道家哲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棋王》作者阿城在农场一呆就是11年,他极少谈起11年间的生活:“这有点像一些不愿挂出勋章的军人。因为将亲身经历的战争换成闪闪的勋章,那光亮似乎是对艰难岁月的亵渎。吃苦而不言苦,这大约是唯恐苦难蒙上时间的光环,严酷变成追怀的美梦,水在臆想中变成了酒,沾沾自喜中贻误了下一代。血依然是血,水仍旧是水。”这就是阿城在小说中做的,但是他说这话时口气平缓,只在呼吸之间便道出了真的性情和真的人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阿城。  相似文献   

13.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每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14.
姜广平:我们先说你的自选集《越来越遥远》。《姐姐和弟弟》写得很有抒情性。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读到了一些非常美好的句式,譬如:“我和他相处的日子并不多,可是非常‘亲爱’”、“他近乎快乐了”、“我非常地难为情了”……这些句子使我想问:你的阅读史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你是否曾十分迷过冰心和林海音?或者张爱玲、三毛她们?  相似文献   

15.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俄国乃至世界的进步青年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可谁又曾想到,这样一部精美的小说,竟然是作者在狱中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用4个月的时间写成的长篇小说。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反对沙皇政府被捕入狱。在囚禁期间,作者觉得时光很宝贵,不能虚度,于是对监狱长提出让他写一部小说。监狱长问:“写什么小说?涉及政治的可不许写!”“我写的小说名叫《一个傻瓜》”,车尔尼雪夫斯基狡黠地一笑,“怎么会谈政治呢?我可不想再坐牢!”监狱长答应了,前提是小说完稿后必…  相似文献   

16.
(三)面批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王有声老师曾介绍过他面批学生作文的经验,现在摘要转介如下: 有一次,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篇日记》。有一个优等生,写了一篇《参观玩具展览》。从全篇看,写得不错。可惜结尾是这样写的: “今天,通过看玩具展览,我很受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听党的话,用‘三好’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显然,这样的结尾段对全文来说,是美中不足的。王老师认为,这样的文章,如果只在成绩上打个“优下”,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没有帮助的。于是他就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找这个学生在走廊上无  相似文献   

17.
阿城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棋王》是一部极具传统文化精神传承意义的小说,作品以特有的方式阐释了儒道文化思想,其所塑造的棋王王一生的形象,可以说是儒道合一、文化浸染的精神造型,作为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棋王》更多地突出着阿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品读小说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之妙,理解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2.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阿城简练传神的语言特色。3.披文入情,理解作者借溜索表达的情感。【课前准备】自读课文,尝试用第三人称或从马帮首领视角重新讲述故事,任选其中一个形成文字。【教学过程】一、导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安忆说:“小说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讲故事。”在作家中,阿城被誉为“中文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他究竟是怎么讲故事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溜索》这篇小说来学习他讲故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孔乙己》中的“我”是贯串全篇的线索,起到了结构全篇的作用。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作品分析时也比较重视。但仅靠这一点,还不能形成小说的“格式的特别”,因为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线索的写法是很常见的,鲁迅作品中就还有《一件小事》,《故乡》等。鲁迅在发表《孔乙己》时所写的《文末附记》中,曾谈到过自己的创作意图:“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是描写社会上  相似文献   

20.
礼物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但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