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是《麻雀》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2.
《麻雀》一文,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向人们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赞颂了那撼天动地的爱的力量。教学本课时应该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抓住点睛字句,细细体味角色形象,感悟文章内涵,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品读字句,体味形象1郾体味猎狗形象放手让学生品读第四、五节后问: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生:我觉得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板书:庞大师:“庞大”什么意思?(巨大)猎狗真的很庞大吗?生:对小麻雀而言,猎狗实在是太庞大了。生:我觉得猎狗太吓人了,从“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  相似文献   

3.
快乐地飞翔——读《放麻雀》 我想起了自己遇上的那只可怜的小麻雀。有一天,我和妈妈在北帝庙玩,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  相似文献   

4.
丁全 《语文知识》2002,(2):41-42
初中语文第二册(人教社,1993年版)《小麻雀》之后附了屠格涅夫的散文《麻雀》,这篇散文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看,这篇译文却有些不足之处。一、介词误用为着——因为它为救护而来,用它自己的身体庇护自己的小雀儿……但它整个的小身体为着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麻雀》“思考·练习”第2(2)题是: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我认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爱的力量,但有老师理解为“母爱的力量”。对此,我查过许多资料,说法不一。但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指“母爱的力量”,一种指“亲子之情”(这也是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我想,如若理解为“母爱的力量”,这就表明老麻雀是小麻雀的母亲;如若老麻雀是小麻雀的父亲,那就应该理解为“父爱的力量”。然而…  相似文献   

6.
初语第二册《小麻雀》一是老舍先生三十年代的作品。作在这篇散中生动地刻画了小麻雀这一弱形象。并通过它的遭遇寄寓了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弱小要以抗争求生存的愿望。对于这样的主题,初一年级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阅读时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本课的“课眼”——对小麻雀“眼睛”的描写。  相似文献   

7.
那天到学校听课,课堂上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一只小麻雀从敞开的窗户飞进了教室。“小鸟儿!”“小麻雀!”“真可爱!”……原本安静的教室因为小麻雀的不请自入而沸腾起来。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只小麻雀“请”出了课堂。  相似文献   

8.
《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它描写了老麻雀面对猎狗这庞然大物,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讴歌了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教学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阅读想像,推测心理,感悟情感。  相似文献   

9.
施茂枝  郑婷 《云南教育》2002,(10):34-35
一、以图导入,引发悬念出示课文插图。以“大家从图上看到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谈话,之后,告诉学生,图上画的是一老一小两只麻雀。小麻雀为什么会掉到地上?面对两只小小的麻雀,狗为什么向后退去?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课始安排看图说话环节,旨在暗示学生表达要真实。学生说得粗浅、简单在所难免,说不好,则营造了“悱愤”之境,为下面更好地领悟课文描写的细节埋下伏笔。在说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意在引发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鼓励质疑学生初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有位年轻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当引导学生理解中狐狸第三次说的奉承话时,问学生:“乌鸦的羽毛和麻雀的比起来,谁的更漂亮?”好几位学生都说:“当然麻雀的羽毛更漂亮。”可这时却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乌鸦的更漂亮,因为我喜欢黑色。”老师先是一愣,随即迫不及待地挂出课前准备的乌鸦和麻雀图,引导对比:“你们看,麻雀羽毛呈淡褐色,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的《麻雀》是俄罗斯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优秀散。笔在具体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接触过不少相关资料,觉得至少有以下三点尚须辨识:一是“蓬起”和“扎煞”。课写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检索以前版本,其中的“扎煞”原为“蓬起”,为什么要作由熟趋生的更改呢?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麻雀》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课文讲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麻雀的梦想     
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你们来到北京为数不多的树林里聆听我演讲。俗话说“麻雀开会——细商量”,但今天,在这个阴沉沉的冬日,我不会尖细鸣叫,而是要隆隆雷鸣。是的,我演说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4.
执教者 :文学永点 评 :张 琼上课班级 :湖北省五峰县白鹿庄中学初一 (三 )班教学构想 :以《小麻雀》为例 ,结合地域特色 ,渗透学生课外生活 ,围绕对动物的外形、动作、神态进行有主观情感的记叙和描绘这一重点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课前准备 :1 提前一周写观察鸟类生活的日记。2 在预习《小麻雀》的基础上归纳描写动物时一般应抓住的角度。课堂实录 :师 :(口哨模仿几种鸟鸣声 )请问同学们 ,我模仿的是什么声音 ?生 :(急切地 )斑鸠、抬丧雀子、山鸡、麻雀、老晒婆。师 :我们山区的孩子都是在小鸟的歌声中长大的 ,知名儿的不知…  相似文献   

15.
麻雀     
麻雀是我家乡常见的小鸟,也是我最喜欢的小鸟。麻雀喜欢停在大树上,一双灰褐色的小爪子紧紧抓住树枝。褐色的“小帽子”紧扣在小脑袋上,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大眼睛,还有一张又细又短的小嘴。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完苏教版教材第五单元关于“爱”的主题后,我链接教学了五年级下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下册(7)“静听花开”之“真爱无言”单元,这一组文章包括:《麻雀》《可爱的小鸟》《小狮子爱尔莎》《冬眠》《鹿心血》。  相似文献   

17.
例如导读《小麻雀》,在师生同共阅读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两个问题进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求异思索,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并不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相冲突。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不讲”,甚至“不敢讲”,谈“讲”色变,走向了另一极端。请看某老师执教的《麻雀》(人教版第八册)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9.
放麻雀     
那是一个星期天,“砰——”家里的门被推开了。爸爸眉飞色舞地举着一只扑闪着翅膀、不断挣扎的小麻雀向我走来。正在写作业的我吃惊地望着爸爸,接过那只小麻雀,小心翼翼地捧着。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辽宁教育))2007年第5期梁福忠的《惊天一问》.颇有感触。但作者最后并没有说明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未就《麻雀》一文的主题是“母爱”或是其它做出定论。笔者就此查阅了有关资料,认为此课的执教者刘老师在讲课中有所偏误,《麻雀》一文所强调的主题思想应该是“爱”,是亲子之情,而不是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