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在三昧"是文殊禅法的特质,由文殊在所说中显示并由佛陀所揭示,彰显出"无心用道"的般若深智。  相似文献   

2.
东晋慧远修习"念佛三昧"禅法的具体法门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此禅法在实践中融合了老庄的思想观念与方法:思想观念上,慧远追求的佛家终极境界与《老子》的"道"同实而异名;其禅定方法接近于《庄子》的"心斋"、"坐忘",强调昧然忘知、心神虚静。故此禅法的实质是"澄怀观道"。  相似文献   

3.
博客三昧     
三昧,佛教用语,意为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修行过程中精神修炼所到达的境地。博客就是一个修炼的场所,写博就是一种沉静,写博的过程就是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悟教育、明学生,时间久之,自能在漫漫教育长路上得其三昧。  相似文献   

4.
博客三昧     
三昧,佛教用语,意为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修行过程中精神修炼所到达的境地。博客就是一个修炼的场所,写博就是一种沉静,写博的过程就是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悟教育、明学生,时间久之,自能在漫漫教育长路上得其三昧。  相似文献   

5.
学界研究王渔洋《唐贤三昧集》往往比较关注王渔洋自序及姜宸英、王立极两人的序,但对于《唐贤三昧集》的几种笺注本中增入的几篇序跋却缺少关注,而这几篇序跋对理解清初“诗坛圭臬”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克服学界以往偏颇,对这几篇相关的序跋给予解读与重视。  相似文献   

6.
《戏作三昧》与《地狱变》是阐述芥川龙之介的艺术至上主义思想的重要作品。在对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与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可以管窥芥川追求艺术至上的心路历程及其发展轨迹。以《地狱变》和《戏作三昧》为中心,讨论芥川的艺术至上主义思想,对理解芥川的小说和创作思想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新读写》2012,(7):38-38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画,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相似文献   

8.
<正>水牛山和宝相寺均位于济宁市汶上县,两地间距离20公里左右,均与佛教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水牛山位于汶上县东北,因水牛山清凉寺而知名。水牛山清凉寺原为文殊菩萨道场,与五台山清凉寺属同一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后来,因为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寺内佛像、碑刻等文物遭到毁坏,现仅存有水牛山摩崖石刻和《文殊般若碑》。水牛山摩崖石刻仍存在原地,内容为一段佛经文字,共52字。水牛山摩崖石刻无明确纪年,其风格与《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相类,已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原立于水牛山峰顶的《文殊般若碑》先后被移至汶上县文化馆、宝相寺以及附近的中都博物馆,现与《章仇氏造像碑》存放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西域美术》将敦煌绢画Stein Painting 41定名为《弥勒佛、文殊、普贤菩萨图》,而此绢画中的主尊佛从其形象、图像组合及绘制此绢画的发愿文,可知此主尊佛并非弥勒佛,而是药师佛,此绢画应正名为《药师佛、文殊、普贤菩萨图》。  相似文献   

10.
新大闹天宫     
话说孙悟空到天庭与玉皇大帝比拼,一连识破了紧箍咒和避火罩的秘密后,玉皇大帝备觉脸上无光,便急喊太上老君亮出宝物.只见那太上老君走上前,对孙悟空说:"大圣还记得八卦炉吗?那炉中燃烧的熊熊烈火,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火啊.那是我兜率宫里的三昧真火,是从太阳上面采集的秘密武器,现在让你说出三昧真火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