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朝后期,耶稣会士给古老的中国大地送来了“西学”和“天学”,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儒生有了独特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则显示出士大夫身上固有的文化传统,使得儒耶文化相遇时有了相互融合、吸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亦厂亦校":高职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高职办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育内涵。本文根据办学实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亦厂亦校"的高职办学模式,对它的内涵和特征,如办学的开放性、资源流动的双向性、工学安排的灵活性、校方人员的双重身份以及学生的带薪工作等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开出盛唐诗坛一片新境界,在这类诗作中,其"写人不见人"的技法更是被运用得非常精妙圆熟.本文试从艺术追求和处世心态两方面对此技法运用的文化成因作以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抗战为郭沫若提供了一个弄潮的机遇。时代与个人的双向选择,使他成为抗战文化统一战线上的领军人物,他得以叱咤风云,尽展才华。抗战改变了郭沫若的文化身份,转换了他人生行旅的轨迹。由士而仕,郭沫若走上亦文亦政的道路,并且终其一生。这也是许多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做出的文化选择,其中的是非曲折,应该包涵在时代的悲剧性因素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活跃着一批著名作家,他们既是文人又扮演过秘书的角色,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们的政治生涯和文化生涯相互影响。欧阳修就是其中一位。欧阳修不仅是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人民喜爱的政治家,他在漫长的从政生涯中,还是一位"名人秘书"。他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卓越的能力对现今的秘书人员来讲,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双重身份的认同感和可能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是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身份的探究,对其双重身份认同及危机进行分析,提出了"双面人"和"边缘人"现象,并对危机的解决进行探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众多社会现象频繁出现。其中,官员投资工商业而列身"商贾"的亦官亦商现象较为突出与典型,给当时落后的中国经济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主要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剧;政府振兴商务的政策导向;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国人对"商"观念的变化等。研究它、分析它对当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晓风擅长以诗笔为文,其散文从意象的捕捉、意境的构成乃至语言运用,都体现出作者以诗美作为散文追求的目标。张晓风的诗化散文体现出她对于传统散文观的大胆超越,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的合理吸收,而这些又使得张晓风的散文具有了亦秀亦豪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否疏离,不在于教师是否传授客观知识,而在于传授知识的技术高低;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也不至于让学生盲从于师;追求"整全"的理想,由于抽离了客观知识,因而难以实现。教学不是割裂的,应该在客观知识的基础上追求"整全"。师生双方也不能是纯粹的"友伴"关系,而只能是"亦师亦友"。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成人学生具有学生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双重身份,并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多民族地区,由于多民族的特殊文化环境使得这类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特殊。文章从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挑战、特殊功能和责任、特殊措施和途径三个方面探讨了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探索和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然而,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的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远没有结束.不断创新产学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和核心路径,推进"亦厂亦校"式的产学合作,必将使高职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要实现从"两张皮"到"一体化"的转换,必须破除体制机制的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12.
元代文人地位的沦落使他们徘徊于市民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这种双重身份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矛盾.他们既受市民意识的熏陶,又受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染,但他们终究是一群骨子里透着"传统"二字的书生,因此,他们身上的新兴市民文化意识最终也被消融在强大的儒家传统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13.
常有学生在写作时对"不限文体"的要求把握不准而写出"亦叙亦议"的"四不像"文章。为解决这种问题,学生首先要对记叙文与议论文有明确的认识,在写作中一旦出现文体不明的情况,可使用"迅速过渡""因势利导"等补救措施,扭转文体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有着尴尬的文化出身和民族身份,这让他产生了极大的负罪感,而负罪感又是形成其双重人格的深层原因。卡夫卡的"负罪感"不等于"原罪",而是他特有的生存体验的文化符码。《诉讼》主要通过主人公约瑟夫·K的双重身份和双重人格展现小说"负罪感"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主人公的人格分裂和人格异化,艺术上则浓缩为"法的门前"的悖谬性寓言,而主人公的自我救赎是人类普遍境遇的一种诗性观照。  相似文献   

15.
贵州石阡木偶戏是杖头傀儡在贵州民间的重要遗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从石阡木偶戏的"巫"特质和木偶戏艺人兼具巫者的双重身份来探究石阡木偶戏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这一表征是汉地文化进入石阡少数民族聚集区之后,与当地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儿时的我是爱雪的,那时是单纯爱它的洁白。"奶奶,和我一起出去玩雪吧?""不去不去,雪有什么好玩的。"奶奶是乡下人,天天与土地为伴,哪懂得玩雪呢?面对着雪国,这心中无比憧憬的世界,我一个人嬉戏起来。突然,失了重心,扑通一声摔倒了,手心一阵针刺般的剧痛。此时,一个羸弱的身躯向我走来,是奶奶!奶奶将我扶起,眉头紧锁,一脸的焦急和生气,并用她那半土半洋的普通话嗔怪着我。到了家,奶奶用热毛巾焐了  相似文献   

17.
刘明珠 《山东教育》2020,(5):127-127
古语云:"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亦师亦友,孩子们,我是你们的老师,但我更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将我们相遇、相知、相念的每个瞬间,定格。——题记相遇·小班伊始盼望着,盼望着,孩子们,老师终于等来了你们……在这之前,老师曾无数次的幻想:我遇到的第一批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是乖巧可爱的小天使,还是聪明机灵的小精灵?而事实证明,我想错了!刚刚离开爸爸妈妈的你们,全都变成了一群执拗倔强的"哭娃娃"!你们或扯着嗓子痛哭,或祈求爸爸妈妈快些出现,或像拉住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拽住老师的衣角不放手……总之,这就是老师初见你们时的模样。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政策科学的角度,通过对作为政策主体与客体的"人"的双重身份的矛盾性的分析,提出了化解这种矛盾身份的意义及其策略,对解决我国社会中政策主体与客体的双重身份的矛盾性进行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数学中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作向量.向量体现了几何与代数双重特性,使其具备了"数"与"形"的双重身份.正是基于向量的这一特点,使得向量成为解决几何、代数、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向量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复杂的基础逻辑使得它成为了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向量的应用更是重点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向量应用类型的划分,帮助同学理顺向量的应用的实质,并结合例题  相似文献   

20.
金钱会是太平天国时期活跃于浙江南部的一个秘密社会组织.长期以来,史学界对金钱会的性质颇存歧见.从金钱会的领导骨干、会员成份、入会凭证、结社宗旨等方面来看,金钱会既不是"天地会的流派”,也不完全属于"教门”,更不是"农民的魔教团体”,而是一个为响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亦教亦会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