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大量西周至春秋中叶的民歌,其中写到很多动植物和鸟类,出现最多的是马和鱼,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鸟和鹿。在《诗经》中虽然龙字也多次出现,但是缺乏对龙的具体形状的描写。可以推断,商周之前,龙这种动物可能就已经灭绝了,留在人们心目中的龙只是一种民族记忆和标志。龙以头角峥嵘矫健活泼的形象,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世界华夏族人的鲜明徽标。  相似文献   

2.
龙是中华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存在。《诗经》中的"龙"有的隐含着龙与水的关联,有的点明了龙与上天的密切,还有的是图腾意识的残余和礼乐制度的标识。《楚辞》中的"龙"较之《诗经》,种类更为多样,内蕴更为丰富,在延续并发展了《诗经》中三种意象的同时,又为龙增添了君子的化身、忠诚的代表、危险的象征这三种蕴藉。中华龙文化中"龙"所包含的几乎所有含义,在这两部作品中均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是由《诗经》所开创的,而《诗经》流淌的又是周文化的精神血液。《诗经》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读它就好像读了一部周族从后祖到春秋的发展史。因此。《诗经》就成为了研究西周以及春秋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4.
《诗经》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学、历史、政治、宗教和哲学内容外,从《诗经》中衍生出来的众多成语,也渗透着先民们的生活、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体现着周人的文化精神。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因此,《诗经》成语成为保存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记载鸟类的诗篇约有79首,不但数量众多,且文化底蕴深厚。《诗经》中飞鸟意象对婚恋生活的反映、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反映、对物候文化的反映是《诗经》风之意蕴的重要社会表征,这种意蕴其后成为中国诗文化的基本内涵,影响着中国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诗经》的编纂与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诗》与史、与政教的关系,在前人的著述中不下百十种。《诗》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保存了用人生活的各个画面,成为后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典籍,而且它与《诗经》等许多历史经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论语》作为儒学经典,阐述了孔子的言行和其价值观,其“《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内容,特别是孔子本人对《诗经》内容的阐述评价作为切入点,浅析《论语》“诗学”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和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2500年以前,文化就已经有了很高的发展,标志着那个时期文学领域伟大成就的,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又名《诗三百篇》,是一部内容异常丰富,并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品,曾被...  相似文献   

9.
从地域文化角度研究《诗经》古已有之。探讨《诗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显著的地域文化现象则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诗经》的一个切入点。从《诗经》我们可以看到中州文化、三秦文化、齐文化和宗周文化等若干鲜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的辉煌开端,也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学绵绵不尽的源头和取之不竭的宝藏。《诗经》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围绕着《诗经》形成的“诗经学”已经与“红学”“龙学”一样,成为了一门显学。因此,了解一些与《诗经》相关的名词术语是十分必要的。有趣的是,在诸多与《诗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性文化的大成之作。在《诗经》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诗歌的流变,理清中国诗歌的性质。文章借助《诗经》文本,通过中国诗学理论来厘定中国早期诗歌的性质。这既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的诗性文化特征以及《诗经》本身,并且还将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与哲学及宗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始于周代礼乐文化的民族心理原型对于生活的第一次集中地艺术提炼,成为中国美学精神发展史中的一部标志性作品。《诗经》奠定了中国美学精神中的含蓄美、自然美和中和美的特质,渐次沉淀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上升为我们的哲学思想观念,并最终浸润成中国文化伦理情怀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 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在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中,《诗经》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在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诗经》也是必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通过研究激趣法来使得《诗经》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运用,增加学生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和乐趣。  相似文献   

14.
从《诗经》与儒、释、道;《诗经》与政治文化;《诗经》与农耕文化;《诗经》与宗法文化;《诗经》与伦理文化;《诗经》与婚丧文化;《诗经》追求自由的倾向等七个方面阐释了"诗经文化"。《诗经》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与文化的镜子,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体的核心是句式,从句式来观察《诗经》诗体,因其主要以四言为主,故可称之为四言诗。《诗经》四言体的成因是周代基于行礼奏乐的现实需要而对之前即已经出现的四言体的有意识的选择,这种选择既具有中国古典诗歌起源处的语言上先天的决定性,也有周人诗歌依附于仪式并受其影响的因素。也就是说,《诗经》四言诗体的形成,一方面与先秦审美文化崇尚对偶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早期诗歌,尤其是《诗经》诗篇多为仪式而作或多在仪式场合由打击乐器伴奏而歌的事实相关。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最优秀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出现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诗经》具有深广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了崇高地位。《诗经.国风》作为春秋时期社会的一面镜子,内容却是"宏大博远"的。并且可以作为史诗已供后世人们欣赏与借鉴。除以上所举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使《诗经》成为一部完善的,有研究价值的史料记载。尤其《国风》这面镜子使《诗经》更具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孟子和荀子是继孔子之后物望所归的诗学大师,他们对《诗经》作出了独到而精辟的品评论断,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和命题。孟子、荀子诗说与孔*子诗论各擅胜场,共同构成先秦时代《诗经》批评文化的鼎足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方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9.
许渊冲《诗经》译本、汪榕培《诗经》译本深受中国传统艺术境界理论的影响,重视中国古诗的"神韵",并且尝试在译作中重建《诗经》所特有的形式特征,体现出中国译者立足本土文化立场,探索中国典籍翻译理论的文化自觉。两部译本都不局限于接受哪家的观点,而是着力发掘诗篇中根植于中国文化精神的诗情画意,表现了《诗经》质朴自然、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书写了《诗经》英译发展的新历程。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的禁忌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婚恋嫁娶、宫室筑造、自然现象等方面,体现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与出土文献秦简《日书》及其他传世文献相印证,说明《诗经》时代的禁忌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