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杰 《网络传播》2007,(12):86-87
想法的自由问题 王四新先生在他今年的新著《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中对“表述自由”做了专业化的讨论。所谓专业化,是指书中对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或表述自由从法律方面做了专业阐述,因为涉及的问题新且十分重要,所以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伦理与网络空间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空间遭到高科技产物的“垃圾”、“病毒”等污染,出现“网络生态危机”的现状,阐述了网络伦理的概念、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电子民主既需要网络技术提供物理平台,也需要信息自由理念的指导。电子民主与信息自由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信息自由的限度直接构成电子民主的局限和障碍,电子民主的限度本质上乃是信息自由限度在公民参政议政领域中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4.
有序与混乱——网络空间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延伸,是对现实空间的虚拟,是现实空间的映射。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差异是导致网络信息传播中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其矛盾与冲突表现在八个方面:网络开放性与网络安全性;信息主权与信息霸权;信息超载与信息短缺;信息污染与信息有效性,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信息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自由主义与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理想的网民政治人格应当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从而防止民主走向另一个极端。网络公民记者的出现,使得公民政治人格发生了新的变迁趋势,个人获得了一对多的资讯发布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成为一个具有传播能力的媒体。但是,公民记者不能滥用这种自由传播权,他仍然应该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公正、客观报道原则,从而为公民政治人格的健康发展写下一个美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已经进入以社交媒体等应用为主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具有开放性的社会结构、共享性的服务方式、互动式的网络管理、协作化的共创模式等特征.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新变革,人际交往的新变化,对社会组织建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冲击与新问题.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从政府、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和公民各种形式的自组织,坚持"依法治网,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形成网络空间治理"三维一体多元共治"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王颖  齐超 《东南传播》2012,(1):99-101
网络媒体自诞生以来,已经深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以其匿名性、开放性、无权威性等特点,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观点和充分参与公共事务的看似民主的空间。近年来"网络民主暴力"事件呈愈演愈烈之势,网络最初所标榜的"民主"已经沦为"多数人的暴政"。基于此,本文将在探讨"网络民主暴力"概念的基础上,在传播伦理的视域下探讨网络民主暴力的性质、成因及其与传播伦理的互动关系,并提出解决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表达对民主的践行与间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当今社会的第四媒体,以其技术化优势让人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表达自由,也以表达之任性而使人烦忧。自由化的参与和表达所展现出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和选择,为民主的践行提供了广阔的视域和舞台,但网络技术手段、非理性表达和去中心化倾向则又间离着民主。构建良好的对话情境,形成法治状态的网络舆情是促进网络发展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及时性、开放性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人们希望网络可以打破政府的权力和知识垄断,打破经济势力对网络的控制,从而把人们带入一个拥有广泛政治参与的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社会之中。然而,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的发展受到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控制,它的发展并不是自由和随意的。“网络民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MarkSlouka)在1995年提出的。他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网络所具有的自由开放等民主社会形成的重要条件,使人们对网络的发展寄托了乌托…  相似文献   

10.
薛洁 《出版广角》2015,(13):83-85
当下的微视频已然成为网络世界里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作为文化、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统一体,微视频以其自身的优势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影视精英文化占主导的文化生产方式,开拓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空间.借助网络平台兴起的微视频,正在重塑当下影像生产的新格局.微视频在借助网络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内在艺术价值滑落和公共意识淡漠的危机,其在网络空间中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1.
赵娜 《新闻前哨》2006,(7):74-74
互联网的兴起,在人类原有的公洪活动范围之外缔造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人们自由获取信息,平等交流互动,发表言论(只要不违法)而不受限制。传统环境下公众信息拥有量的匮乏,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正在得到扩充。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正在回升,民主意识不断加强。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环境下政府和媒体集中管理社会信息的权力形成了冲击,网络民主的崛起,已经在快速催促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信息民主与信息控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民主与信息控制的关系是信息文化论的内容,是理论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理论上对立,但在现实中却永远并存——理论上对立、现实中并存就是二者之间关系的永恒状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共建。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以客体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三个范畴阐释网络空间的内涵。在客观的技术层面,网络空间作为通讯场,体现科学世界的数学结构;在主观的体验层面,网络空间作为感知场,体现意识世界的直觉结构;在主体间性的交往层面,网络空间作为意义场,体现文化世界的符号结构。这三个层面彼此依存而不可化约,使网络成为当代空间建构的代表形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网络化和网络的社会化,以互联网为介质的社交媒体发生了剧烈变化,但网络空间的语言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网络舆论的引领、监督等各项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以为,既要理解圈层交融、情感诉求,用心呵护新生代网络语言呈现的蓬勃生机,也要坚持方圆,有理有据净化,让包罗万象的网络空间清风拂面.  相似文献   

15.
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各种网络媒体手段表达自己对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诉求。网络舆论凭借其自由化的表达,及其体现出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让人们觉得民主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匿名性以及技术性等特点诱使网络舆论出现了非理性、随意性以及参与主体被弱化等影响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倾向,又让人们觉得民主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扩大网络民主参与的主体,构建民主的对话环境,使得网络舆论朝着规范化、秩序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是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促进民主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档案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举措,当前,档案信息公开的关键是如何把握档案信息公开的度.文章以信息民主与信息控制的权衡为视角,通过分析档案信息公开立法、档案信息公开理论以及档案开放观来探讨如何在档案信息的公开共享与保密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确保档案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网络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结合相关工作经验,以经验分析和文献分析法为基础,从网络攻击的常见类型、原理以及网络空间安全预防技术和措施等脉络进行探讨,以期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扩散给民主的内涵和外延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网络民主即是由网络衍生出的一个新鲜、时髦的政治现象。对于中国民主政治来说,网络承载了更多的政治期望。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标志着网络的政治影响力真正形成,此后的10来年时间,网络政治事件层出不穷,随处可见:从“两会”期间政府官员与网络的频繁互动,到胡锦涛、温家宝上网问候网民;从“南京房产局长天价香烟事件”、“躲猫猫事件”的当事人被免职,到“自动取款机事件”、“厦门PX项目”等事件结果的改判等,网络展现了惊人的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爆炸条件下的政治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爆炸成为可能.在此情况下,政治控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传统的政治控制模式将变得相当困难,尤其是在网络政治谣言、危机新闻网络传播等方面.因此,在信息爆炸条件下,政治控制工作与研究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20.
无视他人的尊严与权利,似乎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基本心态。这种过分膨胀的网络精神对于文化,对于社会,对于政治生态究竟具有何种意义,值得深切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