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一度的中国电视节目评奖作为电视批评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引导和提升我国电视节目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参加2000年度中国电视社教节目评奖深有感触。本届参评节目无论题材选取的典型性,还是主题表现的深刻性,或者叙事表现的艺术性,都有较大提高,其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得以强化,社会教育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这次参评的30多部作品,无论是选题、立意还是表现艺术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2.
孙洪涛 《中国广播》2004,(10):35-37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们这样评价一个人:“某某很有气质”,或“某某长相一般但气质不错”。人们对一个人气质的评价是一种审美情趣的表现,也是一种审美品位的表现。任何一个人都会成为评价的客体,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作为公众人物就更是如此。他们在节目中对社会事物展开评价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受众评价的客体。  相似文献   

3.
电视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人的生存状态和世界的变化演进时,纪实影像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并通过视觉表征体系,建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沟通渠道.还原与表现作为影像表征的手段,竭力呈现主体的真实和自然状态,并借助于符号指向传达意义和审美价值判断,从而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其承载的信息绝非只是艺术的。因此,当观众面对诸如新闻、公众利益、政治事务、教育、经济信息发布等大量的非艺术性栏目(节目)时,便不可能像欣赏电视剧、电视电影、电视戏剧、电视文艺晚会、电视音乐会那样进入审美过程,获得审美体验,而是恰恰相反。面对非艺术性栏目(节目)电视观众的目的不是审美,拥有的是非审美心态。这种非审美心态虽由电视栏目(节目)的性质所决定,却又可以反过来制约、影响这类栏目(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电视观众的审美心理为参照,在比较中描述了其非审美心理“注重实用”、“梦幻消失”、“不须创造”、“取消移情”的具体表现,以期揭示电视观众的非审美心理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亲切地将观众称为“朋友”。然而,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进行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电视“主持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主持人似乎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当作观众的朋友。主持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独特的风格、真实的情感真正与观众相知、相交,使观众真正想看、爱看你所主持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骆志伟 《新闻世界》2012,(8):224-225
伴随着纪录片以网络形式的传播,国产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与美感,赋予纪录影像更多的个性与立体感,表现出了更贴近受众、更灵活互动和更细化分流的特点,并在阐述中渗入到更普遍与具体的主题,使纪录与交流更加直接与坦诚。本文将新媒介因素纳入到纪录影像的审美分析中,以便从新的传播环境中找到国产电视纪录片的不同影像表达,探究其在新环境下的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7.
梁爽 《记者摇篮》2009,(4):32-32,28
优秀的人物专题片都是以“情”构成作品主线,“情”已成为当今人物专题片的灵魂。“情”,就是人物专题片中能感动人,能唤起人们思想感情上共鸣的因素,也可以说是人物专题片的主题——在大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中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它包括被记录的人的感情历程和通过各表现手段所渗透出来的电视编导的思想感情。如何做到在电视人物专题片中对“情”的挖掘和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化社会的感知中,审美越来越成为一种间接体验,随着电视真人秀的泛化,电视消费对日常审美的影响日趋明显,本文通过选取电视交友类真人秀的审美价值及其困境进行阐释分析,发现其为受众呈现了快感、移情和满足等审美价值,同时也带来了消解意义的"镜像化"困境表现,提出重建审美"镜像化"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9.
夏颖  王继发 《青年记者》2007,(14):106-107
2005年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品牌节目“超级女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地方台的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奇迹。仔细研究“超女”的节目形式,无论是前期策划、录制过程,还是后期包装,都与以往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倾向有很大的区别。追求原始的录制过程,将真实放在第一位的节目宗旨都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了大换血。而中国电视行业更是发掘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有审美潜力的节目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电视综艺节目,指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编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演绎,形成一台有着独到追求和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节目。这种集约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晚会型节目,由于它的可视性和娱乐性,由于它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以及受众的广泛性与收视率的居高不下,一度成为了各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成为了电视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自2000年以来,曾经占据各大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却已风光不再;对一些王牌节目,观众也越来越不满意,指责、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夏颖  王继发 《青年记者》2007,(14):106-107
2005年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品牌节目“超级女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地方台的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奇迹。仔细研究“超女”的节目形式,无论是前期策划、录制过程,还是后期包装,都与以往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倾向有很大的区别。追求原始的录制过程,将真实放在第一位的节目宗旨都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了大换血。而中国电视行业更是发掘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有审美潜力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2.
钟志荣  高颖 《中国广播》2007,(12):12-13
1998年元月1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法制专题《人与法》。从开办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全国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栏目)的铺天盖地,十年来,《人与法》节目始终突出新闻性、故事性、服务性,打出了“关键是传播法治理念”的口号,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节目样态,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深入浅出、庄谐同存”的风格,成为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王牌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一些报纸出现了以“谈话”为名的专栏。报纸的这种形式晚于电视谈话节目,被认为是克隆电视节目的结果,难以表现差异性,在与异质媒体竞争中无优势可言。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文将报纸《谈话》专栏与电视谈话节目做了一些比较。电视谈话节目兴起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名牌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等。将报纸《谈话》专栏与这些节目进行比较,可知主要有两点不同。其一,传播介质容量不同。传播介质,是指传媒传播信息的载体,例如声音、影像、文字等。对传播介质的容量,如果采取同一标准,都以文字来衡量,…  相似文献   

14.
电视综艺类节目,指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编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演绎,形成一台有着独到追求和不同风格、主题的完整节目。这种集约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晚会型节目,由于它的可视性和娱乐性,由于它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由于它受众的广泛性和形式上的假定性、仪式化,以及收视率的相对居高不下,大多已成为各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成了电视文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现在对这类电视台的“宠儿”、王牌节目,观众反而有些不满意了,啧有烦言,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挑剔、指责、批评…  相似文献   

15.
一是传播态势全球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引进来”与“走出去”交互转化的过程之中。其次表现在少儿电视与网络一体化的整合之中。二是收视群体分众化,目前,全国已开办了几十个少儿、动画频道,收视群体分众化的趋势将越发明显:三是节目内容前瞻化。要注重3岁以前幼儿电视节目的开发:要注重对未来生存环境和高科技的探求。四是制播方式互动化。首先是节目形式上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开口说话,司空见惯。但是否善于说话,“说什么、怎么说”则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化底蕴和个性魅力。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是主干,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中介,语言表现尤为重要。在看电视节目时,观众“听其言、观其行”也了解、评价着节目主持人。如果主持人口不择言、表现不佳,不仅令观众扫兴,也会使大家对节目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学即人学”,这是一个含义深广而又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命题,人是学表现的中心,一切都是为了写人,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它映照了人的精神,符合了人的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在这样的前提下,还必须指出学所特具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三性之中,又以情感性为核心。“吟咏性情,感荡心灵”,“感人心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王启祥 《新闻传播》2006,(10):23-26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载体和表现样式,它的产生和变化与电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单一还是多样,简单还是复杂,直接反映了电视新闻的广度、深度,乃至自由表达的程度。由于社会背景、技术手段、传播观念等的不同,中国的电视新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节目形态。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中国电视新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慢、长、空”到“快、新、活”,节目形态也从最初的单一、呆板发展为现在的多元、鲜活,形成了电视传播中的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职能是“主持”。他必须成为整个节目的灵魂,全面掌控、自由驾驭节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件,把握所有观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新中国电影发展格局中考察儿童影像纪录片六十多年的演变,指出其严重滞后的生存状态并分析其成因.作者将建国六十多年来的纪录电影发展分为两波冷热互现的浪潮.从建国至“文革”结束为第一波,由于受“形象化的政论”“典型”“好人好事”等观念羁绊,儿童影像纪录片数量少、艺术性低.从“新时期”至新世纪为第二波浪潮,纪录片主创人员的代际并未发生明显的更换,但是由于从“形象化的政论”中解放出来,开始重视对儿童个性的刻画,对儿童生活常态进行捕捉,将儿童影像纪录电影推向高潮.90年代中期以来,纪录电影萎缩,儿童影像在电视纪录片中获得新的生机.新世纪新技术革命使以电视技术手段拍摄电影作品成为可能,《小人国》酝酿着儿童纪录片的新一轮蓬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