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通讯异常发达,电话一部,耳听八方,网络信箱,情系千里。人们对亲人朋友的牵挂问候,不再只是展纸弄墨而对孤灯冥思苦想,多是电话传情或者上网发个电子邮件。但这毕竟使人感觉到缺少点什么,令人惆怅。近读散文《生命里的胡琴》,才又将我们引入人间纯真美的境界。家书,久违了的家书。《生命里的胡琴》的作者,摒弃现代都市的喧嚣,爱读家书,将《板桥家书》、《傅雷家书》作为枕边必备之物,视之为南方老家那婉转悠扬的胡琴。它拨动了游子内心深处的感动,填充了游子生理之外饥饿的胃口。文章写得情真意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相似文献   

2.
赵雪梅 《现代语文》2007,(7):119-119
家书以其浓郁的亲情,解读了人生的繁华与落寞,生活的悲喜与哀愁。清代以来家书平民色彩最浓的,是《板桥家书》。通俗易懂,又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3.
《板桥家书》是郑板桥写给亲人、朋友的一封封书信的合集,情真意切,内容丰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家书不仅包括板桥的治家思想、读书与教育后代的思想,而且包含着板桥的政治思想。板桥用简短的文字,在"家书"这一特定的文体中表现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意义深远。当今,通读《板桥家书》,他的爱人重农思想、治家教育思想、读书思想等,仍然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4.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有名的作品。胡琴这一意象串起了一部《倾城之恋》。这是一种中国封建化衰落、颓靡的意象,一种没落社会存在状态的意象。这”生命的胡琴”是苍凉的胡琴,不仅回荡在《倾城之恋》中,也回荡在张爱玲所有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一生擅画兰竹石,其题画诗和家书是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思想的真实流露。将板桥的诗歌文赋作一勾连,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位"狂怪"艺术家的人格风貌与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潇潇细雨的春日,还是皓月当空的夏夜;无论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还是人迹板桥霜的严冬,我最渴望、最习惯、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手不释卷。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和“羌笛”。本通过剖析胥论证过程的自相矛盾,考释唐代“胡琴”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联系岑参原诗的具体语境等方法证明“胡琴”不仅是乐器,甚至可能包括几种胡人乐器,从而纠驳了胥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8.
家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公开和流传下来的虽然很少,但不失为中国伦理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资源,《板桥家书》作为传统家书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作者以家书的形式表达了关怀人生、关爱生命的仁爱思想;注重人生修养,追求理想人格的大丈夫精神;注重社会公正、诚信、追求平等的社会伦理价值观。笔者试图挖掘其伦理价值,寻找其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为新的伦理体系的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满了薄簿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  相似文献   

10.
"柏杨家书"这个名字,使我感到阵阵苍凉,因为在写这些家书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家了,我身陷监狱.儿女群中,佳佳是唯一能和我通信、在狱中登记有案的家人.我对我所有的儿女都抱着深深的内疚,深深的自责.在他们孩提时代,我却离开了他们,在他们最需要父亲的时候,我这个父亲却不在他们身边.做我的儿女,真是一种不幸!我辜负了他们.但他们付给我的太多,一直到我老迈,他们都没有抛弃我,使我成为充满了亲情、最有福气的父亲.  相似文献   

11.
赵忠心 《河北教育》2005,(10):39-40
我是河北蠡县人,收到《河北教育》杂志的约稿信,就像是收到了家书,我很高兴,也倍感亲切。人们常说,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母亲已不在世,我也就很少回家乡了。一封约稿信函,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生我养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12.
论郑板桥家书的人文思想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时有扬州文士李啸村,用一联语来概括其一生:“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二)板桥给后人留下的独具个性的文艺作品,是难得的精神财富,其中“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板桥自叙》),“皆世间不可磨灭文字”(张维屏《松轩随笔》),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3.
西夏的胡琴和花盆鼓庄壮1994年8月27日,我和陈雪静同志与安西县博物馆的同志一同前往东千佛洞考查,发现7窟(西夏)东壁药师经变乐队中有一件胡琴演奏图像(图一),这是继榆林窟发现有胡琴图像之后又一新的发现。同时在该乐队中还发现一件稀有打击乐器花盆鼓(...  相似文献   

14.
万金家书     
考上中专以后,父母双双护驾,将我送到了学校。从此,我开始了异乡求学的生活。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真的好想家。那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思念贴上花花绿绿的邮票,让它载着我一起飞回故乡。每两周一封信几乎成了我固定不变的模式,我、总会收到如约而至的家书,一种和谐而安宁的默契很自然地将我与家拴在了一起。 每次开启同样的信封,心中总会有一种慰藉与归宿感,一如幼时投入母亲胸怀时的温暖,得到父亲赞赏时的欢娱。家书一般都是大哥执笔的。其实大哥待业在家,但总是以一种激励的口吻告诉我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要虚掷了时光。对于这一点,大哥有着深深的自责,自觉愧于教训我,却仍将希望寄予我这个现在家中唯一的读书人身上。“姊妹中,你是最小的,但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记得那时,读到这句话时,我有一种很优越的感觉,继而又被不安代替了。我想,自己若有负家人,那将会怎样呢?我不愿多想,也不敢多想了,只是不停地在内心激励自己,告诫自己:做最棒的,做最棒的。 有一回,收到了一特别长的家信,是三姐写的。平常  相似文献   

15.
家书,似乎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一首古老的歌曲。我对家书并不熟悉,似乎只在书本上、电影里见到过。印象中,那上面写满了牵挂与乡愁的寄托,月光照亮了一纸翩鸿,写的人、读的人,都是泪眼。曾几何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漫长的年代里,家书对人们来说,是期待,是承诺,弥足珍贵,纸短情长。  相似文献   

16.
家书是亲人间遥寄相思、沟通信息的纽带。家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感情最真,没有假大空,无粉饰之谈。人们喜爱家书,是因为家书自身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历经时代风雨的淘洗而不褪色,反愈发显示出内在的思想光芒和魅力。书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如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经典,植入国人的情感记忆。许多名人家书已进入收藏市场,但民间家书却还没进入收藏者的视野。在家书淡出人们生活的今天,抢救民间家书,传承家书文化,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柏杨家书"这个名字,使我感到阵阵苍凉,因为在写这些家书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家了,我身陷监狱。儿女群中,佳佳是唯一能和我通信、在狱中登记有案的家人。我对我所有的儿女都抱着深深的内疚,深深的自责。在他们孩提时代,我却离开了他们,在他们最需要父亲的时候,我这个父亲却  相似文献   

18.
谁解家书味     
夜落日悬,独对孤灯,我静静撕开信封,铺开。我总爱拿散发着油墨香的邮件,总爱去收发室找我的家书,在那重重叠叠的牵绊和祝福里认领属于我那一份。我珍视那安静的一刻,我不忍失去,那自古至今家书所承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打那以后,每每想到这十块钱,我就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深信冥冥之中失去的总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回到我身边。1在物资匮乏的某年,外婆送了我一份生日礼物,装在信封里的。我以为会是外公写的家书那一类,打开了居然是张整十元人民币,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幸福实在来得太突然,我捧着信封的手都有些微颤。  相似文献   

20.
我又一次拆阅了远方寄来的家书,信中几许的期望,几分的关怀,几多的思念……看着,看着便有了激动的泪。我很佩服父亲的文笔,本来就真切的情感在他这位语文老师的笔下似乎流动起来。并不是我太幼稚受不了与家人的分离,只是成长中的小麻烦加上外宿学习中的小问题,在书信的安慰下显得格外的脆弱和娇气。有时候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心却可以感受到,家书就拥有这份魅力。入学将近两年了,我在“迁就”与“迁就”中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十八岁。外宿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朋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我需要不断地“迁就”朋友,他们也是在不断地“迁就”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