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心理教育、平等教育,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提高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教师在情感、心理上对学生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有一定的隔阂。师生之间的心理为何难以沟通呢?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学生沟通?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刘强 《教育探索》2002,(5):84-85
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但该项活动一直难以推广,其原因之一是缺少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可以从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进行心理咨询、优化心理环境、开展农村学生家庭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6.
石晓琳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20-21,26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及思想具有多变性、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因而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断探索心理教育的新方法。本文着重就团体心理辅导这一新颖而卓有成效的方法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活动不同于其它的行政工作,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去实现,它是一个需要教师和教育对象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能动地选择与沟通,进而影响其行为的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双方的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情感参透,师生之间逐步建立起一种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能相互通融连接,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其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部分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相信命运、信奉迷信的暗流,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学生是21世纪中国的主宰,他们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对未来中国的影响极大.因此,对中学生中的迷信暗流不能掉以轻心.那么中学生迷信心理的表现、危害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变和引导中学生破除迷信心理呢?  相似文献   

10.
对话在心理辅导中的学与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从培养非智力心理品质;开展心理辅导;构建心理环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一间题。  相似文献   

12.
13.
事例1:某初二一男生,上课时嘻嘻发笑,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他认为老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当场说:"咱们走着瞧."课后在一些学生的激将法下,愤怒地拿起匕首,闯进老师家中,向老师身上连刺数刀.  相似文献   

14.
“情商”理论在学校心理辅导与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辅导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活动。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注重理性的因素,相对忽视情感、动机、兴趣、潜意识等非理性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从而导致教育的低效甚至失败。美国大学教授沙洛维和梅耶的“情商”理论,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一,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研究“情商”,充分运用情感的积极作用来搞好心理辅导与教育,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在考试前,学生的应考心理非常复杂。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会产生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心理逃避。即在人们遭遇困难时,常常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借此逃避目前的处境。但逃避心理或行为一般不单独出现,为了维护自尊,人们常常会为逃避行为找出许多“合理”的理由,使自己处于心理的平衡状态。然而,逃避行  相似文献   

17.
18.
洪春鸣 《宁夏教育》2009,(11):74-74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和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和化解,就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因此,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其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心理品质优良的社会有用人才意义重大。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全方位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德国现行学校心理教育技术-游戏辅导活动,引发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突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游戏辅导引入心理活动课;学校教师应掌握一些随时能开展的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心理教育活动,渗透于学校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