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在考场     
品考试滋味,嚼酸、甜、苦、辣,论考场成败得失,吾则其乐融融。某次考前,后座胡某因桌口朝前,书包被困抽屉,使劲拽吾一下,对着抽屉指指点点。吾见同学皆  相似文献   

2.
悼笔     
吾笔终于离我而去矣。吾笔卒于 2 0 0 1年 9月 15日晚 ,其状甚惨。乃是笔头向后弯曲90 ,虽经修整 ,却又分叉 ,且橡皮管接口上的透明胶处又渗出墨来 ,终于抢救无效 ,撒手西去矣。此笔跟随我 3年有余 ,经大小考试无数 ,受小大伤害不计 ,却始终保持其出墨不渲不染 ,下笔不断墨 ,笔身挺直。其护主之功 ,功不可没 ;忠心之度 ,深不可测。中考时 ,吾母教吾曰 :“汝笔久用又灾 ,恐其考时漏墨 ,速买另一笔代之。”吾虽从命 ,但幸考试时带有此笔 ,于是在吾新笔漏时毅然受任于败笔之时 ,救主于危难之中 ,令我不胜感激 ,临卷涕写 ,不知所言。后上告吾母…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考试是地震,那么考后座位的变动就算得上是震后余波了。考试属“天灾”,不受吾等泛泛之辈左右;而座位变动则是“人祸”,事在人为。如果把考试比作老师手中的权杖,具有同样杀伤力的秘密武器就应是座位调整了。  相似文献   

4.
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吾考试答卷之错便扬名于全校,欲知细节如何,且听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5.
    
忻凝 《新作文》2014,(9):11-11
<正>各位街坊邻居、父老乡亲们,大家好!鄙(bǐ)人姓忻,名凝,乃公元2571年穿越到唐朝了解历史(Sorry,没说全,是为了明天的历史考试穿越回来的),欲要了解吾身,请细阅下文。吾之相貌不算丑也不算美,身高1米3,瓜子脸,双眼皮,挺鼻梁,顺风耳,听起来不错,可惜是个"眼镜妹"。唉,得好好保重吾之双目也(OH,NO!古人是不会用现代词汇的)。吾之优点多多:乐于助人。吾辈同在一个公塾(shú)读书,当然得互帮互助。没笔,吾给;没纸,吾给;作业收不齐,吾查!  相似文献   

6.
考试知多少     
吾等已是毕业班学生,理当事事与考试挂钩,向高分看齐。今特拟一份有关学习生活中大小问题之试卷,供同学选用。满分无妨,时间无限,另附参考答案与分析。2004年初中升学模拟考试卷(节选)  相似文献   

7.
吾班有位仁兄,他虽然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志向却不小。这位仁兄仗着自己知识渊博,每次考试都能力挫群雄,名列前茅,于是他自称朱子。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唐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浩然”二字取自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可见老父亲对儿子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文不为仕孟浩然年少有为,在十七岁的时候,参加了县级考试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所有人都认为一颗闪亮的明星即将升起时,孟浩然却突然宣布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情——放弃当年的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9.
考试的传说 传说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有一些现象是很难联系到一起去的,比如“伟大”和“考试”。但是,这些现象一旦碰撞在一起,那就一定不同凡响,甚至是绝响,又如“伟大”和“考试”。这个伟大的考试就是我国历史上禹舜继位的故事。相传,尧在位七十载,欲得人继位,“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先将两个女儿嫁舜为妻,以观齐家,后又为舜配  相似文献   

10.
词心这一概念,是晚清词论家况周颐首创的,他在《蕙风词话》中引人注目地提出: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视吾心之酝酿何如耳。吾心为主,而书卷其辅也。  相似文献   

11.
屈原:学生为什么爱作弊?吾将上下而批判!李白:分数直下三千尺,疑是作弊落九天。秦观:一心若是在平时,又岂在考试作弊?李清照:答案无计可抄,才下笔头,又上心头。岳飞:努力要趁早,考试难道只想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吴承恩:作弊是为了吃唐僧肉,没想到孙悟空居然有金光火眼。曹雪芹:学生满纸荒唐言,一把作弊辛酸泪。徐志摩:轻轻地,我被开除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老师轻轻地眨眨眼,不放过任何一个作弊人。名人戏说考试作弊@伍振  相似文献   

12.
韩愈在《师说》中论述教师的标准和从师的原则时,曾这样写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责无贼,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段文字,最令人费解的是“吾师道也”的“师”字。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选注的《中国历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O年九月第一版)上说,师道,就是以道为师。何乐士等同志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说考试是地震,那么考后座位的变动就算得上是震后余波了。考试属"天灾",不受吾等泛泛之辈左右;而座位变动则是"人祸",事在人为。如果把考试比作老师手中的权杖,那么具有同样杀伤力的秘密武器就应是座位调动了。纵览全班地势,第一排是海拔过低、"瓶底"过厚者谋求平衡之处。坐在此区域内的学生,既能欣赏到清晰的"黑板文字",又能享受高音质、高音量、低干扰的授课服务。不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执教《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课本中见到的古文第一人称代词大多是"吾",一般不用"我";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但用到"我",还"我""吾"同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顿时让课堂沸腾起来。而同文异构的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此篇时竟然将板书误写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屡次把课文题目读  相似文献   

15.
话说吾小学时,同桌是一个身高6尺的凶悍女生,这与吾不足5尺的身高形成鲜明的对比。可怜吾坐在她身旁,就如伴虎般心惊胆战。那时吾好给人起外号。同桌名中有一个“青”字,吾便灵机一动随口一个“青菜萝卜干”,如此一来,吾同桌的绰号就诞生了。吾每每叫此号,心中总有股报复般的快感,尽管吾同桌一听此绰号,就如当年朱元璋听到僧人来复写的《谢恩诗》一般,气不打一处来,总是抡起拳脚,打得吾嗷嗷乱叫。(可见吾比那和尚幸运得多!) 小学毕业时,吾揣着吾同桌送的几个乌青,一把鼻涕、一把泪,(别误会,不是伤心而是喜极而泣。)乐颠颠地向她挥手告别——吾总算熬出头了。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与建设者呢?我以为,角色的建构应该是一种值得一试的途径。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最真实的体验与建构。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且能够从体验中产生有意义、相关的洞见,正所谓"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角色源于戏剧或话剧,是艺术创造的一个术语。它的提出意味着作为较高境界的艺术的思考,良好的角色表现,其基础是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乃是用吾手写吾心。每篇文章都表达着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者感悟的道理,或者内心的情感体验。但无论哪种,泛泛而谈,往往给人落下大而空的感觉,也不好把握,相反从小处着手,小中见大,却能从细节中见真情。一、标题宜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作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正所谓"题好一半文",所以拟好作文题目就显得尤为重要。命题作文除外,现在很多考试都是给你一段材料,或就某个话题,让你自拟题目,这就要求不仅要能准确抓住材料的核  相似文献   

18.
雏吾尔熟语是雏吾尔民族语言文化浓缩的结晶,维吾尔族的好客习俗文化集中体现在他们的待客熟语、做客熟语及其它相关熟语中。雏吾尔族好客习俗是生活在丝绸之路古道上的雏吾尔人生存的历史奋斗经历、地理环境条件和道德理念风尚融合凝炼的独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老子》为语料,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吾"和"我"从句法功能和指代意义两方面进行辨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吾"与"我"在《老子》中共存的意义。"吾"在《老子》中可以做主语和定语,"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我"是得道之人,是圣人,"吾"是未得道之人,是"道"的追求者;"吾""我"共存清晰地展示了"道"是"德"的目标和归宿,"德"是"道"的实践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正是莲之高洁,莲之清雅,使得七中实验人沉醉,因而用“新荷”做学校文学社的名字。望荷之超然脱俗,飘逸气度,能在求学过程中默默锲进每一个七中实验学子的心底。新荷文学社以《新荷》期刊为载体,并辅助开办活动课,旨在鼓励学生“吾笔书吾怀,吾笔记吾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