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由陈人隋,曾学书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法师,得二王真传。贞观初,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博学善文辞,尤工书法,为唐初名书家之一。卒于唐贞观十二年 (公元638年)。享年81岁,赠礼部尚书。谥文懿。虞世南曾为弘文馆学士,又是唐太宗的书法老师,所以常与太宗讨论经史书法。《宣和书谱》说唐太宗有一次临王羲之的字帖,因“戬”字的“戈”脚写不好,让虞世南补上,后拿给谏议大夫魏征看,魏征曰:“今观圣书,惟‘戬’字‘戈’逼真”。太宗听了非常感慨,说虞世南对王羲之的笔法体会最深…  相似文献   

2.
宗亮 《寻根》2012,(5):30-31
明代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神宗,1563~1620年)从小喜好书法,并且功底很好。他最先学习赵孟烦的字,后又练章草,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米芾等书法名家的字均是他临摹和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任贤纳谏,励精图治,且又酷爱书法,推崇二王。书法界更是人才辈出,灿若星斗,初唐书法家中就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及薛稷最负盛名,史称“初唐四家”。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湖南长沙县...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书体皆备,名家辈出。如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盛、中唐时期的张旭、怀素和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唐代书法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群星,除了与大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生活的活跃有重要关系外,也与唐代历代君主...  相似文献   

5.
谢安(320年-385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于名门世家,自幼在德行、风度、学问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谢安早年并无仕宦意,朝廷公府屡次召辟他出来做官,他都以身体不好为由而推辞。他寓居在会稽的东山一带,经常与王羲之、支遁、许询等人一起游山玩水,  相似文献   

6.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与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一道,并行不悖。颜真卿在书法的各个领域所体现出的创新性贡献,造就了书法史上的颜真卿。历代对颜真卿书法的接受,各具特色,异彩缤纷。在这个过程中,因其多方面的原因,清代对于颜真卿书法的接受,有着鲜明特色。本文梳理颜真卿书法之于清代接受,从颜书本身的审美旨趣,清代碑学的发展,以及清代的历史人文背景出发,深刻剖析颜真卿书法对于清代书法的贡献。以清代书法之于颜书之接受的研究,来反观颜真卿之于历代书法,善莫大焉。  相似文献   

7.
杨宪益 《寻根》2000,(1):74-77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破阵乐》,太宗所造也,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秦王《破阵乐》之曲,及即位(627年),使吕才协间律,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征等制歌词。百二十八人披甲执戟——甲以银饰之——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兴。”又载:“贞观七年(633年),太宗制《破阵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令吕才依图教乐工百二十人,披甲执戟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夹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更名《七德…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唐王朝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也是文学艺术的鼎盛期,在此期间涌现出多位堪称"范围诸家,程式百代"的书法大师,如同在浩瀚璀璨的星空里接二连三地闪亮起极具坐标意义的星座,而楷书书家群体更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组星团。若从整个书法发展史上看,楷书的形成可以上溯到汉代末年,《晋书·卫恒传》中有"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王愔在《文字志》中也说:"王次仲始以  相似文献   

9.
走进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幅照片:茂林修竹中的兰亭,清流溪畔。凝望照片,使人仿佛进入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挥毫于兰亭的那个群贤毕至,少长成集,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我想,学画并无固定的模式,学习中国画有书法的基础。是一条捷径,所谓书画同源,说的就是彼此之间互补的关系。容铁的山水画实践是以书印入画,把书法篆刻方面的学养融入绘画创作之中。从他的画面上看,运用了印章的构成,书法的节奏。他的作品自然流露出稚拙、雅逸的格调。  相似文献   

11.
周明书法.尤擅楷书且以小楷最见精能。字体安详静穆,严整秀拔.功力深厚扎实,刚健驭柔,决无拔剑弩张之态;沉着顿挫.深具浑穆厚重之姿。  相似文献   

12.
王宏波 《华夏文化》2003,(4):64-64,F003
《书法》2 0 0 1年第 12期刊登了李永炎、李昌和的文章《退思斋藏本〈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新识》(以下简称《新识》) ,文章为分辨《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拓本的朝代 ,以董其昌的话开篇立论 :“碑文以‘何以’、‘纷纠’、‘出’五字未损者为唐拓” ,继以明确为北宋拓本的翁跋本、墨皇本为参照 ,通过列表、图例对比的方式 ,把退思斋藏本中的“何以”、“纷纠”、“民智重以苦”等字的存在状态与北宋翁跋本、墨皇本中相应的字进行了一一对比 ,指出退思斋藏本之“何以”、“纷纠”四字完整 ,“民智重以苦”五字清晰无损 ,均胜过参照的两北宋拓…  相似文献   

13.
书法     
《寻根》2009,(6):I0001-I0001
刘灿章一九五四年生,河南准滨人。河南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直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17,(2)
<正>一《西游记》第十一回:十殿阎王同意放唐太宗还阳,太宗非常感激,说,我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说,我一回去即送来。于是,招募到刘全,让他"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到阴司给阎王送南瓜。阎王非常高兴,收下南瓜。漪子在回前批云:"一对南瓜,能值几文?"(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生活的日渐丰富,原本作为王羲之书法评语的"顿还旧观"一词,近来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一些展览、文章的标题中,常能看见它的身影。当代人多将"顿还旧观"的"观"字念成平声(guān),理解为一种景观、景象,若仅在普通话范围之内,这样使用自然也说得通。但如果考镜源流,追溯与辨析词语的古代使用情况,注重古今汉语的承踪继轨,那么这个词的读音还是有待商榷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从专业的角度讲,书法的中和之美即是大小、方圆、纵横、骨肉、线面、正奇、干湿、浓淡等各种对应关系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不计其余。书法对点画形态的要求是不温不火,不激不厉,符合中和之美。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说的也是中和  相似文献   

17.
彭令 《寻根》2014,(1):60-64
晋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迹,其卓绝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千百年来书法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也成了历代书法家临摹学习的范本,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相似文献   

18.
胡秋萍     
《寻根》2011,(4):F0002-F0002
胡秋萍一九六二年生于河南开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19.
胡秋萍书法     
《寻根》2011,(4):3
胡秋萍一九六二年生于河南开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20.
现代书法喧嚣多年,目前已有定论。理论说:传统书法是在当代文化视野中“生长”出来的关于书法笔墨的新的样式。也就是说,现代书法运动另辟蹊径.把传统书法的历史积淀与当今文化的某些精神融合,力图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这个新的创造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它的文化内涵有别于传统书法的内涵,二是它的书法形式有别于传统书法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