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使道德脱去"上帝"的外衣,用纪律来约束人的行为。本文论述了纪律这个道德的首要要素及如何培养儿童的纪律精神。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理论是涂尔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道德的三要素、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等内容,它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纪律思想是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涂尔干看来,纪律精神包含了两大要素,即对生存的常规性的偏好和对各种欲望的节制,而恰恰是这两大要素赋予了纪律以发展性价值。这一发展性价值表明纪律是以促进儿童的内在发展为其存在的根本目的的。因此,涂尔干所持的是一种发展性纪律观。涂尔干的发展性纪律观对于今天学校纪律理念的转变无疑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这主要表现为:学校纪律要从工具性纪律向发展性纪律转变,学校纪律在根本上要以协调我己关系为己任,学校纪律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儿童自主参与确立。  相似文献   

4.
纪律精神是涂尔干提出的道德三要素中的首要要素,具有维持集体生活的有序状态和促进个体个性完善的功能。儿童的纪律精神可以通过惩罚和奖赏两种方式来培养。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而言,社会道德要恢复有序状态,纪律精神培养必须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纪律是维持人们保持一定关系并要求集体成员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一种行为规范或规则。涂尔干认为纪律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首要要素,常规性和权威共同构成了纪律精神;纪律是必要和有用的,但同时纪律又必须受到限制。纪律的必要,在于纪律是人性本身所需要的,它是一种合理性的存在;同时纪律必须受到限制,过度的纪律约束必然导致纪律的异化,走向人的发展的反面。反思纪律之于教育,不但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涂尔干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结合19世纪初法国社会现实和国民性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拯救社会危机。其道德教育理论中关于道德内涵“三要素”的独到理解和如何协调利用学校教育中的各类资源等,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理念、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冰琰 《教育探索》2021,(11):56-60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涂尔干指出,公共学校是开展道德教育的最佳环境.涂尔干的社会取向德育思想对我们重新认识个人、社会与国家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细致分析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探寻符合时代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教育的“合法性”——涂尔干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市场经济时代的道德和利益始终是对立的,道德教育遭遇"合法性"危机。因而,道德教育的"合法性"问题成为学术界当前急需回答的问题。涂尔干从社会学的视角对道德三要素的分析,及从心理学与教育实践视角对道德三要素何以可以培养的论证,为我们回答道德教育的"合法性"这一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学的研究引入道德教育领域,是涂尔干的一大贡献。深入研究涂尔干的道德教育三要素理论,科学、准确地把握道德现象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揭示社会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加强道德教育的学科研究,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处于关键的改革转型状态,并由此带来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人才,以确保社会整体变革的平稳度过。在简要阐述涂尔干道德教育社会学思想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涂尔干道德教育与社会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其整合后的现实逻辑,并针对当前我国青年道德教育现状,以该理论思想为指导,重点探讨具体的优化路径。可以说,以涂尔干道德教育社会学思想为指导,研究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青年的人格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9,(8):100-109
涂尔干不同时期的著作都一以贯之地体现了对个人权利的重视,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在孩子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为孩子提供面对世界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我国师生关系应从家庭伦理关系向权利平等主体关系转变,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对人生的终极态度,以实现社会道德水平的真正提升。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论证认为,埃米尔·涂尔干首次将实证主义社会学引入道德教育领域,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在涂尔干看来,社会是高于个体的现实存在,同样也是个体道德的塑造者,道德起源于社会,并归属于社会,任何脱离社会集体而谈论个体道德的研究都是片面的。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理性和自主的社会个体,并以此提出学校德育论。涂尔干的社会道德论述为国内现行德育模式提供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价值参考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手段,惩罚是一个敏感而有意义的问题,但目前人们对其研究却十分有限。涂尔干的惩罚观因其系统与深刻而在教育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涂尔干的惩罚观予以透视,系统考察涂尔干对惩罚的本质及功能、惩罚的方法和原则等的论述,可以深化人们对惩罚问题的认识,并对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涂尔干的社会理论而言,其道德教育理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遇。涂尔干提出的"道德三要素"即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性是其道德教育理论的总纲。他对教师权威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的讨论也是很深刻的。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所构成的代际关系角度讨论道德的代际传承和道德教育的代际机制,无疑是其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道德心理学家如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对涂尔干道德教育论的批评,既有片面性,但也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15.
李冰  黄天娥 《教育导刊》2010,(10):12-15
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是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和自决。这三个方面既表明了道德的基本特性,又说明了道德内化于主体的规律性,它们内在地与社会密切关联。涂尔干道德观点社会性关联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要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构建道德教育的价值理念,要遵循道德教育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注重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涂尔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对社会的认同感、自律性等三个方面着手,按照其思路,学校道德教育的实现要依赖学科教育渗透纪律意识、加强合作学习、惩戒的恰当使用及塑造教师道德楷模等途径实现。但行为的道德性要求与行动者意志自主性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因此,针对这一矛盾,结合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道德教育的内在型转变须在师生共同成长、加强社会实践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实现。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为公民教育的一个分支领域,它于晚近一些时候在欧洲大陆兴起,以法国为主要发起国。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在此过程中,旧的道德规范未能及时跟进,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价值理念,出现了道德真空,导致社会失范。涂尔干开出道德教育的药方,以此重建法国的道德秩序。法国教育部颁布《费里法案》,以官方形式推行涂尔干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语境,当前中国也处于社会转型期,物质文明上升到新的台阶,精神文明没能与物质文明同步协调发展,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前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具有启示意义。围绕这个问题,对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马塞尔·福尼耶进行访谈。  相似文献   

18.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当被应用于道德教育层面。涂尔干从社会学角度入手,指出惩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在于帮助培养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尊重之感。只有采取说理的方式,能够引发儿童的道德羞耻感的惩罚才会对儿童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涂尔干的道德要素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尔干的贡献之一体现在对道德的研究。他在对人的心态的考察中提出了著名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自律精神。道德要素论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受到重视。道德要素论不仅批判了传统的道德教育,而且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爱国热情的激发和学业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国面临着严峻的道德危机。原有的宗教道德价值体系日益失去了主导地位,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一度出现了道德的真空,社会道德严重失范。在此混乱的情形下,涂尔干主张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世俗道德的思想,揭示了世俗道德的三大要素。其思想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道德与道德建设颇有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