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孕育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生命精神.决定了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和表现特性。中国传统绘画空间的表现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由性、意象性、节奏性等方面,继承和拓展传统绘画的时空意识及艺术精神特征,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艺术作品中的造型形象是由外在的把握引向内在的领悟,由再现客体的外在世界到深入欣赏主体的主观世界.意象是心灵活动的结果,更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媒介.美学的最终追求是以天人合一,主客观的和谐为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体验哲学认为空间概念的形成先于时间概念,对大多数时间概念的定义和理解都是借助空间概念、通过隐喻的形式来实现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时间概念是由空间概念隐喻而来的。本文通过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探讨语言中有关时间的空间隐喻,说明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曹明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5):119-121
因为世界观的不同,中西古典版画在艺术表现和审美趣味上拉开了距离。西方古典版画遵循视觉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物象的立体感。中国古典版画的空间表现则在本体之"观"的引领下,承继绘画、篆刻的意象精神,营造虚实相生的心理造型空间。  相似文献   

5.
语词的意义是活动的,有自己的空间,也有自己的空间活动形态。这一切影响着语词的意义,并且形成了一个意义空间,成为人类经验的一种性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强调通过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方案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对课程的教学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手绘表现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解读中西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密切。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历史上不同派别的哲学家都对体育进行过相应的理论阐释。不同的思维与立场,观点与结论应该存在差异。但通过研究发现,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都很强调体育在强身健体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身体与灵魂"的问题上殊路同归。从他们的思想中得出我们要养成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意识;要学会保健养生;要掌握和理解"身心俱健"的健康内涵。  相似文献   

8.
以中西民族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倾向的差异为前提 ,寻找这种差异在汉、英语中在表现法、语段组织及语序等几个方面的体现。汉、英语在表现法上的差异表现为汉语偏重“意合”而英语则偏重“形合” ;在语段组织方面 ,汉语的语段呈现“流散型”的铺排 ,而英语则呈现“聚集型”的扩展 ;在语序方面 ,汉语中语言成分的排列按照从大概念到小概念、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而英语则反之。  相似文献   

9.
文学批评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批评标准、方法,围绕着批评对象而展开的分析、阐释、鉴别、判断的理性活动,它意在表达批评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观点立场.批评对象是批评主体表达自己意愿和取向的媒介,更是文学批评活动的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美术受各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艺术语言。西方重"再现",东方重"表现"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现代中西方美术语言系统发生了逆转现象,使各自的艺术风格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表现语言。但是,逆转现象势必会侵犯原有的文化传统,逆转的运动性、方向性、冒险性、两面性是否促进了本民族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在逆转双重境遇下如何保留民族特色,选择创作语言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意境”的核心在“意”字,即“创造性”和“意念性”。“意境”应该是画者主观想象的结果,是存在于想象的意念之中而实施于画面之上的。同时,“意境”的营造又与人对自然情境的观察、体悟密切相关,“意境”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它是生活经验和一种理想化形式的流露,是可以被别人感知和认同的。  相似文献   

12.
"文化空间"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各种文化活动所演变、寄存和展示的特定场所或某一段时间。"文化空间"对某种文化的形成和进化起到决定或可能决定作用。运用文化人类学原理分析可知,武术"文化空间"兼具地理和文化两层面意义,具有地域性、活态性、传承性、整体性和场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从空间意象的角度探索辛克莱·刘易斯小说《自由空气》,通过主人公在旅行过程中乡村空间位置的不断转换,凸显乡村意象。从小说中描写的美国乡村的三个空间位置:申斯特罗姆镇的商业区、阿道夫·佐尔扎克的家和戈菲大草原镇的旅馆分析美国乡村文化,再现美国乡村的落后、单调及保守的狭隘文化。  相似文献   

14.
电影艺术普遍是一种叙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电影中,死亡的出现是烘托气氛、引导剧情、埋下伏笔的主要手段,电影中死亡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出电影拍摄的质量,还体现了导演的死亡哲学意识。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影中对死亡的表现也越来越体现出思辨的倾向,在审美表现与哲学意识方面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究。本文从死亡即是回归自然、死亡是对生命的救赎、死亡是壮阔的归结、死亡是瑰美的重生四个角度,分析电影中死亡哲学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印象主义画派在西方画坛的地位非常重要,它通过研究光色原理对画面的颜色进行变革,对色彩应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尝试,推翻了传统的棕褐色调,19世纪后期在法国成为画坛的主流。印象主义画家们使绘画变得自由,不拘泥于物像的形体结构,重视画家的主观感受,以绘画表现画家独特的情感。印象主义绘画在近代被一批思想先进的艺术家引进,导致中国绘画界重大变革,他们对外光及色彩的追求对我国现代派画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视点是指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或对客观现象的总体描述,也可以说是指发话者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立场。日语是视点敏感的语言,尤其日本人以"我"为中心的视点,在省略表现、授受表现、被动表现等很多语言表现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7.
空间建构是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在绘画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绘画空间的关注和探索,而不同代,不同艺术家对绘画空间的不同理解导致了风格的不断变化,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本文试以空间建构为着眼点,探索西方绘画从原始时期到20世纪现代主义在空间表现上的特点,并对其演变过程加以评述.通过研究比较,使人们清楚了解已有的空间建构方式及其变迁的轨迹,以利我们去开拓新的绘画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不仅需要技巧,而且需要有很强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文章提出了四种常用的文化翻译技巧,以期在翻译中注意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中的精华并进一步从文化角度探索英语习语的起源与发展,分析英语习语与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侧面的关系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与课程设计又是密不可分的。从文化哲学的视角下看,我国正处在由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的文化模式转型期中,同时又受到全球化文化的影响。这样的文化背景对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