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小议“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相似文献   

3.
“9”的奥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把表示这个日子的年、月、日的数连在一起,就成了1945815.将这些数字重新排列一下。任意构成一个不同的数,比如4591815,然后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得到一个差数2646000.把差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得到一个两位数,再把它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最后结果是9.不信,你试试!  相似文献   

4.
朦胧烟雨中的漓江,比风和日丽中的漓江更令人着迷;云遮雾障中的庐山,比阳光灿烂下的庐山更为诱人;隐隐约约、暗递信息的爱情,比开门见山、一语道破天机的婚姻牵线更令人心向往之。所有这些体验,是如此普遍,尽人皆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雾霭烟雨、云遮雾障、隐隐约约在人们心中造出了一种“朦胧”境界,或曰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9”的奥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把表示这个日子的年、月、日的数连在一起,就成了1945815.将这些数字重新排列一下,任意构成一个不同的数,比如4591815,然后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得到一个差数  相似文献   

6.
谈谈·“通感”山东/高德宝“通感”是指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细致、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感受,以增加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也...  相似文献   

7.
谈“通感”     
“通感”(Sytiaesthesia)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又常作为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修辞手段出现在诗、中。探讨通感的概念及其在学上的运用,以及作为修辞格的“通感”与“移就”的异同,有助于对古今中外学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8.
以部分古今诗为例,谈谈“通感”这一特殊修辞和描写方法的特点、形式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通感”,是一个文艺心理学术语。其意思是“感觉互通”或“感觉挪移”。人的认识过程是分为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当光线、声响、气味、温度、重量和质地分别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身的时候,感官神经便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迅速传递给大脑皮层,于是我们便产生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重觉和动觉(即肌肉觉)。每一种感免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数种感觉的统一整合(非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10.
11.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国他的眼睛。”在他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神描写那是脸炙人口、令人叫绝的。作品通过祥林嫂眼睛的种种变化,不但深刻地揭示了她的小心世界,而且浓缩了她悲惨一生的苦难遭遇。文学创作中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灵魂深处的活动形象地描写在纸上呢?其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运用眼语。苏东坡曾说:“传神之难在目”,“神在两目,情在笑容”,“人物鬼神生动传神之物全在点睛,晴活则有生意。”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也把眼睛称为“心灵的窗子”。透过这扇“窗子”,可以窥探到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前门有家老字号,名为"全聚德",以极富京味特色烤鸭闻名遐迩。有人说:"到北京不去‘全聚德’吃烤鸭,就等于白跑一趟北京。"一次,几个朋友在"全聚德"相聚,一个人指着大门上方颇有气派的店牌说:"瞧,‘德’字竟是个错字!"大家闻声抬头细细端详,果真,"德"字"心"上的那一横给丢掉了。众人均觉诧异,不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问题,这里有什么奥妙呢? 问题1: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几种拼法?怎样才能很快找全而又不重复不遗漏?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思路点睛:我们可以列出下表,从中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14.
历岗 《小学语文》2007,(9):36-36
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对于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的老师说叫做“通感”,这个术语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请问:什么是“通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奥运会是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各国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相似文献   

16.
以部分古今诗文为例 ,谈谈“通感”这一特殊修辞和描写方法的特点、形式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通感"的辞格说、非辞格说分别进行归纳;结合语料,提出应将"通感"视为辞格,但宜换称"移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戴佳毅同学问:讲《荷塘月色》的“思考和练习四”时,老师说“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就叫做“通感比喻”;现在《明湖居听书》的“思考和练习二”里的4个句子,老师又说都是“通感比喻”。但课本中从未介绍过“通感”,究竟什么是“通感”?“通感”都有哪几类?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但张寿康等语言学家又称这种修辞方式为“移觉”,并解释说:“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