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5年60期所载文献量年度变化、论文主题、论文合作、论文所属地域、系统、作者群、受科研基金资助、出版时滞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15,(8):873
《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通报》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消息、进展,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旬刊,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后《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探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方法】统计2009—2011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12—2014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后)《中国防痨杂志》出版的72期1349篇论文的题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个时间段论文出版时滞。【结果】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09—2011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21天, 最长618天, 时滞极差为597天, 中位数205(121,272)天。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2012—2014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10天, 最长516天, 时滞极差为506天, 中位数108(54,172)天。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明显短于启用前(Z=-15.409,P<0.000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采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进一步缩短了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4.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会刊,以发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各学科专业领域原创性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刊登科技新闻性、评论性文章,是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期刊信息指标评价方法,主要以《科技导报》2006~2010年出版的108期刊载的1738篇自然科学论文为统计分析对象,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基金论文比、载文来源、学科分布、论文发表时滞、引文分析和高被引频次等重要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反映期刊的发展进程和学术质量,分析期刊的办刊重点,以期为期刊有针对性地采取或调整相应的办刊措施和对策,提高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2022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与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以下简称Wiley)合著的《负责任署名——学术期刊论文作者署名指引》(蓝皮书)(以下简称《负责任署名蓝皮书》)中英文版同时发布。中信所所长赵志耘与Wiley全球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基斯里共同为《负责任署名蓝皮书》进行线上揭幕。《负责任署名蓝皮书》对学术期刊论文出版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角色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和清晰地定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8年出版的《华夏医学》共计6期进行分析,分别对载文量、栏目设置、论文合著情况、第一作者地区分布、引文量、基金论文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归纳该期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全国报刊索引》摘录纳米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发金  刘彦庆 《情报杂志》2001,20(11):31-32
从1986-2000年《全国报刊索引》(自科版) 摘录的纳米研究论文的数量和学科分布入手,重点分析2000年论文著者、涉及期刊及作者单位分布, 从而确定了我国刊登纳米技术研究论文的常用期刊、高产著者和科学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汪红萍 《科教文汇》2014,(35):139-142
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012年出版的30期刊载的1409篇论文为统计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地区分布、作者合著情况、论文发表时滞、引文等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反映期刊的发展和学术水平,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期刊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镭  叶苹  伍永秋 《资源科学》2008,30(5):F0003
为了推动学科发展,中国科协从2002年开始组织编制年度《学科发展蓝皮书》。自2006年起,中国科协将《学科发展蓝皮书》编制工作进一步拓展为学科发展进展研究及发布活动,资源科学被纳入2006年度全国首批30个学科发展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3,(11):47-47
《海峡科学》(月刊)是由福建省科协主管、学会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号:GN35-1292/N ISSN1673-8683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海峡科学》重视反映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每年第一期出版《福建省学科发展报告》,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权威发布;作为科协系统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论文被EI收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十多年,对学报工作产生了良好的双重效应;分析了连年被收录的原因,指出必须重视学报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努力作好论文的审稿工作;还列表给出了《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5-2001年第1期和第2期被EI收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植物保护学报》是我国植物保护学科的核心期刊,是国际植物保护方面的重要期刊。在1967~2002年间SCI扩展版数据库中,《植物保护学报》有161篇论文被引证。本文对这161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年限、作者单位、研究内容以及引证论文的作者和源刊逐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植物保护学报》被世界同行关注、被SCI引证收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2010年出版的《情报科学》杂志12期共405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载文、作者及引文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该刊近几年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对比,总结出该刊的特点和规律,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2~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有关《应用生态学报》各项计量评价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应用生态学报》近五年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五年来,《应用生态学报》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其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均有较大提升,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日益扩大。今后,应注重建设优势学科栏目,强化体现应用生态学学科特点,瞄准学科前沿,进一步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提高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19,(9)
<正>9月25日,以"跨界融合再塑生态——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动力"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论坛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和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浙江省委常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7,(7):107
国务院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公布是我国科技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基础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条例》确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理清了科学基金管理中的法律关系,规范了科学基金管理的法律程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优秀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资助、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得到培养,也将最大限度地营造一个和谐的基础研究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者在《科学》周刊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美国出版的《科学》周刊是国际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本文对1991—2002年中国作者在《科学》上发表的文章数量进行了统计,并进一步从地域、作者顺序、文章类型、学科分布和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情报学报》的自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曹志梅 《现代情报》2003,23(4):8-10
本文统计了《情报学报》自1982年创刊以来发表论文的自引情况,从文献自引的角度,对著者自引、期刊自引、学科自引、时间自引等数据进行了分析。从中探寻《情报学报》的办刊特色及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试图为情报学研究人员在正确处理自引引文时提供某一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进展》 刊载论文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自然科学进展》1998~2007年中、英文版刊载论文的部分数据做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学科分布及项目资助情况,并对刊载论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刊物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拙文《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下称《马失前蹄》)和《惯性不在天沙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大争论——这是意料中事,已有多篇反驳与辩论的文章(见本刊2004年第1、9期),今又宵黄家荣先生的《也谈惯性原理》一文(2006年第1期,以下简称黄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看来惯性原理问题大有争鸣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