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1世纪的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有智慧的大脑、渊博的知识的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动手动脑能力,并能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高水平人才。为了培养这种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他们动手、动脑、观察、合作来完成每一节课知识的学习,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适应发展的创新精神。这些要求体现在数学上就是要求学生动起来,乐于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勇于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学数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课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第三,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真正实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还得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总是与做不完的题紧紧联系在一起,复杂的计算、详细的过程、抽象的公式……烦恼都来不及,何来的乐趣。而我认为,在课程改革热潮汹涌的今天,数学早巳不是书本上枯燥、深奥的习题,而是有趣味的游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切,让数学动起来的主要载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眼、耳、口、脑、手)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快节奏反馈”的信息网络,使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优化,训练处处到位,并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运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从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探索,才能养成用数学的观点、思维的方法去观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只有学生"手眼耳口脑"动起来,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才可能灵动、高效而精彩。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愿动起来;就要创设丰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愉快地动起来;就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就要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因教学关系而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既是师生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互动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是在一定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经验与教学相结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教育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于个性,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索与合作的过程.注重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及例证,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应注重四个方面:第一,趣味设计,引领课堂,第二,灵活方法,趣味教学,第三,游戏巧妙,课堂生花,第四,课外延伸,联系生活。只要认真做好上述几点,就能充分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就能使小学数学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1.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一直是数学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动起来,通过思考、诘问、发现、创新,在发现中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可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2.
数学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枯燥的科目。.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潜在的数学能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验,提出以下措施和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是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过程性目标的动词。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捕捉灵感,发挥教育机智,追求灵性飞扬的课堂,注重策略更新,注重经历过程,注重探索实践,注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4.
王钊 《湖北教育》2007,(12):38-40
长期以来的数学课堂,我们似乎对让学生"学什么"比"怎样学"更为关注与重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张张被动接受的脸,缺少主动探索的渴望与激情。这是为什么呢?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我渐渐悟出,这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上并没有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没有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近些年来,对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使学生达到行动加心动。根据目标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师生、生生互动,多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华瑛 《考试周刊》2010,(22):87-87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存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互动交流的艺术,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关注学生,优化课堂互动交流的方式。使有效的课堂互动交流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李桂芳 《小学生》2013,(12):86-86
让学生动起来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的发展性学习。新教材提供了学生动手体验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被添加的容器,而是一个可点燃的火把。学生由课堂上的旁观者真正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尤其是那些本身对数学缺乏兴趣,被形容为差生、后进生的同学,在经历了自身的动手操作后,将无形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操作,将无趣变为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知识的习得是一个主动获取的过程,学生不应该被动接受信息,而应该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因此,在高效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发展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的耳、嘴、手、脑动起来,才能优化课堂的各个环节,训练才能到位。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一、动耳——学会倾听"练耳"是音乐学习者最基本的训练。在音乐课堂中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