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年前还靠夜场演唱谋生的小沈阳,凭什么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当红的"新笑王",并一夜间风靡了大江南北?在春晚舞台上红了近20年的赵本山,为什么2009年春晚节目审查时第一次有作品被"毙"?在众多的弟子中,他为什么独独偏爱小沈阳?本书告诉我们的不仅是喜剧演员小沈阳的运作密码,更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普遍商业法则。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很多被冠以"微"名号的事物频频出现,从微博、微小说,到微刊、微电影,再到从2012年至今皆颇为流行的微信,仿佛"微"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懵然未知时,"微时代"已悄然来临.这一系列"微现象",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影响着人们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且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出版业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这种现象对于出版业而言是喜是忧,出版界又应以何种态度与方式来应对,出版界从这种文化现象中能得到什么启示,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土味"一词大概从2017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最开始的含义是"俗气的"、"不时髦的",经过两年的演变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所包含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盛行于网络的"土味"视频及其衍生物,通常带给人廉价、简单、过时甚至低级的感官体验,而"土味"却带着这些与现代流行文化格格不入的标签一路势如破竹,席卷了整个网络。"土味"盛行的背后,体现的是新一代受众心理和需求的改变。"土味"视频不只是看起来那样的粗制滥造的草根短视频,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网络亚文化,这不只是一小撮网民无聊的狂欢,也不只是乡镇青年的低级趣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从城乡对立的二元世界的夹缝里生长出来的独特文化现象,也体现着当代网民对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的反抗。  相似文献   

4.
1."小沈阳"现象."小沈阳"早就"不差饯"了,据有关报道称,2009年底"小沈阳"在北京演出的贵宾票价是5800元,加上服务费接近7000元.当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有关"小沈阳"是低俗还是通俗的争论.坦白地说,在春节过后的一次节目中,我为"小沈阳"辩护过,这与当年我批评"超女"形成很大反差.我不认为"小沈阳"的表演低俗,"小沈阳"就是通俗的底线,一旦越过,就是低俗,甚至是恶俗.  相似文献   

5.
张艳云 《新闻世界》2009,(7):172-173
赵本山,从小品到电视剧,他创造了奇迹。随着赵本山现象的出现和升温,许多人开始关注他。赵本山的农村题材轻喜剧,在人物塑造、地方语言的运用上,与东北文化有何渊源呢?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很多被冠以"微"名号的事物频频出现,从微博、微小说,到微刊、微电影,再到从2012年至今皆颇为流行的微信,仿佛"微"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懵然未知时,"微时代"已悄然来临。这一系列"微现象",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影响着人们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且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出版业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这种现象对于出版业而言是喜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档案学的特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档案工作的国情,事实上,由国情到特色,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8.
1909年10月16日,一个生命诞生在华夏大地上.100年之后,经过岁月的精雕细镂,这个生命已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个新闻符号、一个文化符号.而这个生命的代名词,就叫做范长江. 提起范长江,我们就会联想到<塞上行>、<中国的西北角>,"长征"、"实事求是的新闻思想"、"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范长江新闻奖"等等许多闪烁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亮点,范长江同志用他的人生足迹和生命之笔将这些亮点绘制出的一幅意义深远的画卷.  相似文献   

9.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10.
读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时,我的唱机里一直播放着迪伦的歌曲,其中也包括迪伦为苏西写的著名情歌 《Don't think twice,it's all right》. 苏西是鲍勃·迪伦女友中著名而传奇的一位.鲍勃·迪伦这个名字的光芒实在太过夺目,其负载的意义也实在太过沉重.尽管迪伦在其自传《编年史))中写到"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但在更多时候,人们谈论迪伦却必然提到"美国的良心""60年代代言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些标签,作为文化、政治乃至时代符号的"鲍勃·迪伦"不仅掩盖了他的音乐,甚至也掩盖了他本人.  相似文献   

11.
田拥军 《今传媒》2007,(11):53-54
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毛泽东早已在岁月的洗礼下化为了象征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文化符号.他的思想就像是一颗恒星,始终照耀着东方大地,并在人们的记忆和传颂中得以沉淀.在提及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时,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冠以其"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等头衔,却鲜有人会从"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或"新闻学理论家"这一角度对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从叛逆作家到被时代杂志评选为"青年领袖",韩寒不同于一般偶像明星,他的出现始终伴随着青年网友与精英阶层的互动,而"战场"则是成为环境的大众媒介。基于符号学的视角考察,韩寒是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形象符号。它的所指超出韩寒个体的范畴,并折射出青年亚文化群体与媒体的互动。符号由媒介生产,而作为接受者的青年群体则围绕着符号参与表达、争议与否定,渐进地完成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先来说几个现象:"小沈阳"因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而走红,据统计,在春节后的一周时间里,百度、新浪等网站<不差钱>视频的点击量达数千万次;稍远一些,2008年岁末,因"猥亵门"事件而蹿红的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林嘉祥,绝大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视频见到了他的"尊容";而从恶搞国产大片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在镜头前以夸张动作耍活宝的对口型假唱组合"后合男孩",具有超高人气的网络视频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4.
提起"档案报",人们就会联想到国家档案局主办的《中国档案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档案行业报.而今天我要谈及的"档案报",却是一份由铁路基层车站办公室主办的、由档案员主编的"档案报",它很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由基层档案员编辑出版的"档案报".  相似文献   

15.
提到"官气",人们自然联想到政府,因为只有官府之地才有可能滋生"官气".然而,笔者发现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普遍存在着"官气",有的甚至让人感觉到"官气"十足. 这种"官气",拉开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影响了社会传播效果,降低了党报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山寨"一词最早应追溯到深圳的IT行业中,其利用有限的技术条件和规模模仿出品牌手机样式,生产出质量不错且又价格低廉的新颖手机,很快赢取消费者青睐.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推广,"山寨"这个词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大众广泛应用.在当下,山寨文化已经成为了带有草根、民间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深秋初冬交替之际,这个让赵本山心跳的提问,瞬间成为坊间热点。先是被曝因为"上面安排",相继缺席中央、辽宁省、铁岭市三级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随后,因《联合早报》报道中一句"赵本山的妻子马丽娟,四年前与龙凤胎子女移居本地",移民风波再起。尽管他已离开央视春晚数年,当此风口浪尖,还是表示"只要观众看,身体不好我也上",然而羊年春晚宣称的"三不用",极有可能让饱受低俗化质疑的本山大叔吃闭门羹。二十多年来,有关赵本山的议  相似文献   

18.
人们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符号,人类世界由不同类型的符号构成,其中便包括音乐符号.从古至今,音乐符号在人类的文化世界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符号具有文化意义,其以特殊形式传递感情,满足人们的心灵需求. 流行音乐是指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为大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甚至被后人传唱的器乐和歌曲,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流行文化现象.如何辩证看待流行音乐传播符号,目前仍然是值得学界探究的问题.由陆正兰所著的《流行音乐传播符号学》从这一问题入手,开启了对流行音乐的创新研究.该书依托符号学原理,构建了流行音乐符号传播系统,阐释了音乐符号的传播意义,主张根据符号特点理解音乐文本、掌握流行音乐符号传播的要义.该书探讨了流行音乐社会影响的符用学机制,分析了流行音乐传播的要素,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流行音乐符号学理论体系,为流行音乐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视觉符号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明  罗忆 《当代传播》2007,(6):22-24
符号是自然和文化联结的桥梁,在跨文化传播中,以视觉符号为载体的传播模式显得尤其重要.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由于视觉符号的感知具有直观形象化的特征,受众对所承载信息的视觉符号进行同构联想,对符号意义产生更为直接的解读,达到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视觉符号成为当今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表征,其物化的表现已经遍及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强调着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同一性.本文旨在研究视觉符号在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婷 《现代传播》2005,(5):134-135
在生活中,对于某一成功品牌的认知,往往会让我们产生某种联想。比如提到耐克,我们会想到迈克尔·乔丹,说到海尔,我们会想到那一对可爱的“海尔兄弟”。在电视节目的收视中,说到自己喜爱的某一电视节目,观众也会立即在头脑中反映出类似“品牌联想”的相应印象。比如说起《实话实说》,人们或许马上会想到“歪嘴”的小崔及其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等等。仔细想想,这种“联想”实际上不仅体现着一个成功的品牌和节目代表性的“符号”和象征,同时也传达着一个组织机构对于消费者的一种“愿望”:即希望该品牌在其目标消费群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