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医学高职院校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一是要构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融合育人格局;二是加强临床师资的人文教育培训;三是加快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达成人文素质培育;四是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彰显高职医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大思政”视域,进一步厘清人文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高职人文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相互融合的路径:提升师资人文素养以强化“大思政”育人认识与能力;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设计以打造人文“大思政”育人品牌;注重社会实践育人以提升“大思政”育人成效,从而构建起“思政促人文、人文载思政”共生共赢的“大思政”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受到很大的忽视,原因主要是认识上的偏差、办学条件的限制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是:正确处理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抓好课堂教学,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职教育过于强调技能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出现了"泛职业化"倾向。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体现文化育人的功能。高职院校在加强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人文教育的有效性、人文教育的连贯性、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和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应当结成育人共同体,共同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担负责任。高职院校应当发挥人文课程的教化作用、实践活动的培育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浸润作用,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企业应当释放核心文化对高职生的熏陶作用;社会应当培育良好环境,发挥其对高职生的形塑和影响作用。凝聚三方力量,综合五种途径,形成"三位一体、五措并举"的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工程,是“育人”的需要,终身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如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在更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一种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统一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全面规划,重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创设校内外结合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高职院校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的学校,但学院要办出质量和特色,关键在"育人",也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不是把学生作为工具加工,即"制器".实施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我院实施人文教育的情况,阐述了对高职院校有效开展人文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依托宁波地方文化 创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在许多方面还是空白,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巨大潜力可挖.可以通过用地方文化人文理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地方文化精华,构筑人文教育平台;深入推进"文化工程",增强文化育人功效等途径开展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前影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应通过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全员育人机制、营造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以贵州省的3所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较低,所存在的问题有教师教育类课程偏少、实践性课程偏少等,课程教学存在着实践性教学薄弱、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毕业生的工作胜任力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建议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增强课程的弹性;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形成多层次、序列化的课程体系;变革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  相似文献   

12.
美、英、澳三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动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正在经历范式的更替,并围绕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学科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这三类教师教育的主要课程类型迅速展开和推进,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方面呈现一些共性的特点,包括普通教育课程更具通识性和广博性,专业学科课程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教育学科课程更具融合性和完整性。三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适应了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世界性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体现了较高的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校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方位、多渠道方向发展,我们针对高校开设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作为高校课程管理的一项手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预期目的。在现代高校管理改革中,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正面临挑战。文章在分析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对英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出相关措施:增设《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课等,完善英语教师教育课程科学体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完整的人的教育.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普遍存在目标偏离、内容浅显、课程结构比例失衡等现象.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3个角度就如何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改革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并非人文学科教育,趋向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良性的隐性课程是对显性课程的有效补充,但劣质的隐性课程则是对显性课程的诋毁或侵蚀,同时隐性课程并非天然而成,也非一蹴而就,需要积年累月的建设和沉淀,但在办学中,民办院校缺少悠久的校园文化,缺少高校办学经验,多方面原因导致民办院校重视工具理性教育,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人文课程,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教育类课程是教师教育机构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特色课程,主要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作为课程的实践者,教育类课程师资队伍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江西省部分本科教师教育机构教育类课程师资队伍结构、科研、师德、课堂教学、继续教育等现状调查出发,提出队伍建设要创新选拔、培养机制,创建适合教育类课程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以鼓励教师深入基础教育实践,从而实现队伍“了解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20.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过去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然而,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高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这场变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及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将过去的培养目标调整为主要培养“幼儿园教师”.将过去由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构成的课程调整为由公共课程、学科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实践课程、学科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六大板块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