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元代统治者由于长期废除科举考试阻断了文人读书仕进的道路。被贬入社会底层的文人们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了科举考试,而且能否及第成了决定婚姻爱情、平冤报仇的决定因素。在这些作品中饱含着文人对高中金榜、改换门庭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甘而又无奈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2.
元杂剧尤其是家庭剧、公案剧和婚恋剧中活跃着一类性行淫荡、贪婪、泼辣、凶狠的反面女性形象。她们在名字、身份性行、社会关系上都具有模式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的意义,是演绎元代文人在特殊历史时期难以言喻的创作心态的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剧作家们的创作动机完全是自然而然。元杂剧作家们创作杂剧,既不是想扬名于生前,也不是想流传于后世,只不过心有所感,一吐为快。本文通过从杂剧中文人形象的研究到作家创作自身的逆向探讨,能使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出发窥见现实生活中作家丰富复杂的精神线索,揭示出剧中文人心态与现实文人心态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4.
元代以前的文人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而一举成名,飞黄腾达,因此受到人们的羡慕和尊重。到了元代,朝廷78年不开科举,文人被抛离既定的仕途轨迹,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因传统文化的解体而引起的心理错位和信仰破灭,更让文人墨客们无所适从。但元代文人并没有为身份地位的急剧下降而沉沦,落魄的文人发现了他们的疗伤圣药——元杂剧。大量文人加入到元杂剧的创作队伍,使得元杂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迅速流行于元代社会,元杂剧进入了繁盛期,并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这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对“人与自然契合”湘西世界的自然美、爱情美和人性美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极力追求一种古朴宁静的和谐共存的原始乡村人文景观。他在作品中构筑的“湘西世界”,以其独特的视觉,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的原型,满足了时代道德沦陷调节的需要,因此震撼了人们的灵魂,使其作品具有广泛的人类意义与世界意义,获得了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整合文人理想、世俗倾向与社会规范,融文人才情、世俗风流、社会道德意识于一体,形成了李渔喜剧在封建道德体系内对人、情、欲作出肯定,“将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创作策略的文本品格。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中的一系列士子与倡优的爱情戏,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爱情婚姻观,深刻体现了元代社会生活的内涵.通过分析元代士妓爱情戏,来阐述文人形象、倡妓形象和商人形象所蕴含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给古老的故事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借以表达作者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在这一幻想世界里,他明确的肯定了青年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反对封建家长制。强调以“知已之爱”为基础的爱情生活,反对以貌取人,金钱为重的爱情。宣扬男女平等,要求尊重妇女。总之,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在当时的社会是进步的  相似文献   

9.
元代文人丧失了正常的表达空间,他们把巨大失意寄托在文学作品中。元杂剧中士妓爱情故事以及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可透露出到他们的心理印痕。元杂剧中充满铜臭气息的商人形象,是元代文人失意心理的一种平衡。女主人公以文人知音的形象存在,是失意文人最好的心灵抚慰者,也曲折地表达了文人孤芳自赏的独特心理。而在这类剧作中,鸨母和皇帝的强势者的形象,体现着文人对现实的曲折反抗与理想化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元杂剧中文人与娼优的爱情杂剧入手,阐述了元代文人的社会地位与心态.文章试图从文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多舛与杂剧中理想境界里的顺遂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元代文人创作这一类士子与娼优爱情杂剧的社会根源与深层心理,从而把握元代的社会特征及其元代文人的心理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唐代爱情传奇中生命的流动、才情的迸发和欲望的激荡,载寓着唐代文人对爱情、生命、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独特感悟与思考,展现了他们在女性独立、爱情追求、婚姻自主及世俗享乐方面思想意识的觉醒和精神风貌的转变,进而使我们得以管窥唐代社会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12.
有元一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变故,文人被抛入社会底层,元杂剧作家们因之具有不同于任何时代文人的历史印记:生活的穷困潦倒、仕途的坎坷淹蹇,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沉重精神苦闷。这些苦闷长久凝结于心、哽咽于喉,只能借杂剧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于是,元杂剧充满了磊落不平之气。  相似文献   

13.
东坡剧是元代文人困厄剧的典范之作,主要以苏轼贬黄州为题材,体现了元代文人普遍存在的"入世"与"归隐"之间的一种矛盾心态,具体表现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官复原职后的默认失德、积极入世的思想和消极避世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以鲜明的平民意识成为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元代戏剧美学则以其平民主义倾向成为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从元杂剧作家、观众和作品内容三方面可以探析元杂剧的平民意识与元代戏剧美学平民主义倾向之间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因素的文学,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内质和禀赋。同时,又接受着同时代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气质。元杂剧的“爱情剧”与“神仙道化剧”就从两个不同侧面充分表现了深深打上元代社会与时代烙印,与传统儒学精神完全不同的特殊文化气质。正是这种文化特质,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的剧坛奇葩,从而造就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因素的文学,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内质和禀赋。同时,又接受着同时代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气质。元杂剧的“爱情剧”与“神仙道化剧”就从两个不同侧面充分表现了深深打上元代社会与时代烙印,与传统儒学精神完全不同的特殊文化气质。正是这种文化特质,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的剧坛奇葩,从而造就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17.
徐丽云 《现代语文》2009,(6):121-123
本文试分析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男主人公堂吉诃德的爱情,指出堂吉诃德的爱情其实就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演化,是骑士爱情在堂吉诃德身上的再现。骑士爱情是一种浪漫的个人之爱,是对早期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拨,它对女性的尊崇体现了当时女性地位的提高。但这种骑士爱情纯粹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因而也是不现实的,人类仍旧未能获得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元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由异族统治而建立起大一统王朝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文人感到空前失落的一个时代。七十多年的科举中断使得无数文人不仅无法通过科举来实现其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更无法通过科举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身份改变。而作为元代文学之代表的元杂剧,更是集中体现出文人的这一失落之情。本文通过分析几部元杂剧中与选举密切相关的人物形象及其不同境遇,结合元代相关的选举制度,揭示有元一代文人的精神失落与苦闷。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四大爱情戏中,女性在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婚姻时表现出大胆、果敢的强势倾向:男性在婚姻爱情问题态度上体现出怯弱、优柔寡断的弱势状态.两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阴盛阳衰"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四大爱情剧入手.具体分析女强男弱的格局,从审美角度来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不胜枚举,许多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故事被后世许多人视为段段佳话,但这样的佳话是否真如人们所想,是最完满的结局呢?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从最具代表性的才子佳人故事中拈出崔莺莺、杜丽娘这两位才貌双全的女子,通过对她们的爱情经历、心理、处境的分析来论证这样一个事实:佳话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