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教学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避免中学生人格缺陷,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历史教学工作者应在中学生人格的形成时期,充分利用历史课程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熏陶,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为确保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健康,在教学总渗透人格教学,促进青少年学生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针对青少年学生现状,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渗透,有目的、有计划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在初中教育中,对于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提高初中青少年学生的素质,避免中学生人格畸形发展,可以有效促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下本篇就针对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渗透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普通的课堂教学,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来加以例证,把教育教学和中学生的人格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又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得历史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对历史课堂中如何把人格教育落到实处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以期对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人文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学校教育.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不仅影响他的事业发展、人生的成败,而且关系到社会的文明进步,民族国家的兴衰存亡.新时期加强中学人文教育是构筑中学生精神家园、健全中学生人格、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6.
汤蓉 《考试周刊》2011,(59):151-152
在中学历史道德和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健康人格培养方法和存在问题来论述现代教育中中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得出如下结论: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重视学生人格建塑,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吴怡洁  周璇 《文教资料》2021,(4):165-166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人作为完整个体的价值,强调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将学生的情感培养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本文探析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提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策略,促进中学生情感的良好发展,助力中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处于人格分化、走向独立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升学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或者学生本人,都容易忽略健全人格的养成,使中学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导致人格缺失。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因素,并从习惯、荣辱观、感恩、合作及诚信等方面,探讨了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育可以促进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养成、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历史教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将历史图片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健全的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具备的重要特征,本文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健全中学生人格、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归纳了对中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人格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此提高学校对中学生人格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