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萍  浦玉忠 《江苏高教》2013,(1):120-122
罗伯特.S.哈特曼提供了一种系统的、互动的和整体的价值理解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建构一种新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以"价值整合"视阈理解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大学生内在价值的差异性为切入点、以外在价值的层次性为驱动力、以系统价值的整体性为归宿,以此促进核心价值观念内化。  相似文献   

2.
知识教育遭遇知识失业,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正在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历史地认识知识价值观变化及其在教育上的反映,论证知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探讨实现知识教育价值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特征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是保障"三全育人"实现的必然选择。文章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系列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为研究案例,分享了吉林大学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4.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系统,是在20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价值;躬身实践,重视教育行动的价值;相信愿景,重视共同话语的激励价值。"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实现路径包括: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实现新教育人的主体价值;以"十大行动"为实践进路,实现新教育行动的实践价值;以共同愿景为理念引领,实现新教育共同体的激励价值。"新教育实验"的价值系统形成于新教育共同体的行动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5.
心理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心理拓展训练价值作为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理论中的基本命题,直接关系到其存在的正当性问题,也是关系到从心理拓训练理论过渡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鉴于此,本研究以"价值教育"为导向,以"体验式教育"为理论支撑,对心理拓展训练价值进行了总结与探索性研究,认为心理拓展训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发受教育者潜能,改善受教育者心智模式以及凝聚受教育者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6.
创业教育作为当代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自身的特性。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主体部分,是以提升创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是真正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的教育。高校应依托创业教育的平台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评价中常出现一种"评价止于分数","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分数崇拜的形成与教育相关主体需求、社会发展水平及对知识认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正确认识分数评价的教育本体功能、"筛选功能"及其知识论与教育测量学的前提假设,才有可能从育人观念上、教育政策上及促进社会平等方面为这种评价的转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知识教育正遭遇着知识失业,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正在对学校教育产生着消极影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知识价值观变化及其在教育上的反映,分析了知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探讨了实现知识教育价值的学校策略。  相似文献   

9.
作为专名的"新教育实验"是以朱永新为代表的新教育共同体,为追求新的教育理想和境界,以新的教育实验方式开展的教育探索行动。在语用意义上,"新教育实验"是一种探索实践素质教育的模式,是回归原点、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育,是以心灵为本体的人文性教育,是通过理想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是在生活中和为着生活的教育,是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以价值澄清流派为代表的"价值中立"教育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多元社会的表态和适应,是解决教育领域诸多危机的尝试,也是应对"价值冷漠"这一当代社会群体性症候的策略。然而,它没有正确认识多元社会的应然本质和实然态势,缺乏对教育运行规律的有效判断和深层次理解,也无法真正改变学生在价值选择面前的冷漠状态。"价值中立"教育观无法承担应对时代境遇的使命,也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中立"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美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实施"城乡、地区不均衡发展和精英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二是追求教育公平的政策价值取向。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以"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为基相标指向时期、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价值导向时期和以"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质量相扶相携"为基本价值追求三个重要发展时期。通过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可知,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构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最终责任的体制机制,必须建立权威、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全人教育"是整合"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点形成的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实施"全人教育",可以提升儿童现代公民素养,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成为未来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全人"。  相似文献   

13.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主要存在着两种价值取向,即以农村教育为中心的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是农村教育中心化和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两条发展道路。较为典型的就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教育现代化。不论是"农村教育中心化"道路还是"农村教育边缘化"道路,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弊端。我国农村的教育现代化应采取"和而不同"的第三条发展道路,就是既要公平地对待农村教育,用与城市教育相同的水准来要求与发展农村教育,以给农村教育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也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农村教育的特性,使"农村教育"更像"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4.
书院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寓意深刻的人文景观是书院教育的重要特色,历代书院教育家从院址的选择、院落的布局和院内建筑小品的运用三方面入手,为书院环境注入了"天人合一""礼乐相承""厚德载物"等意识形态,使书院生徒在环境的熏染中正心、修身、立德。本文以古代书院环境蕴含的育人价值为基点,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立足教育改革需求,以期为今天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育人环境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准确定位教育必须从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三个维度来思考和认识教育及其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赋予教育以新的使命和价值 ,集中体现为四种教育观念和模式 ,即大众教育、继续教育、创造性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6.
德国在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和价值观教育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德国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以《基本法》为总体性纲领,是一个包容、发展、开放式的共享价值基础平台.德国价值观教育中贯穿"价值共生"理念,其教育实践不仅致力于传递社会共享的基础价值,也注重培养个体的价值能力,并且在当下社会条件下尤其强调应培养社会成员合理应对价值多样性的能力.德国价值观教育分为直接价值观教育和间接价值观教育两种基本类型,以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为中心对象,以"参与"模式为核心模式.德国学界呼吁实施价值观教育的诸多主体(家庭、学校、幼托机构、青少年事务工作机构等)应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7.
从存在现状、理论渊源、教育视域和实践层面来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全面强调"价值中立"原则,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导向.辩证地加以分析和认识,"价值中立"原则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更适合被定位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价值"的把握,应该提倡"小中立,大导向"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基本精神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教育活动不断促进生命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而教育活动中的人是一个具有心理差异、在具体环境中生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等数学教育在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价值中的偏差,重构"提高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四大新的高等数学教育目标,从而为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做好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价值是一个与主体的情感、意志、选择有着密切关系的范畴。教育正是要引导出人对价值追求的那种能动性和人的价值世界的变动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动力,以掌握社会历史经验为媒介、以培养人为特征而构成的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特殊活动"。教育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追求活动,课堂教学则是实现德育价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