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中苏 《新闻战线》2012,(9):106-107
贴近人、贴近心灵,新闻就有了生命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从人性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充分挖掘人性中的闪光点,以情动人、以情明理。  相似文献   

2.
县市报由于受区域的局限,新闻源头较为狭窄,记者时常为写不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而苦恼。的确,在我们身边,不可能每天都有被称之为好新闻的事件发生,但好新闻又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也是事实。关键是记者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新闻。  相似文献   

3.
4.
5.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由于受区域限制,重大新闻事件较少,众人瞩目、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题材更少,但县级台最贴近基层、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最便于了解社情民意,这就决定了新闻的主流报道对象是“小事件”、“以、人物”.要把“小新闻”做好,采访中的细节挖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如何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重大新闻价值,捕捉到最新鲜最具生命力最代表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新闻,无论对国家有关政策和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和建设实践提供参照和借鉴,无数实践证明都具有卜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新闻的发现和挖掘的若干经验,对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圣经说,一切魔鬼存在于细节。对于广播报道来说,细节却蕴含着无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我国广播新闻报道实践工作中,细节在人物通讯、录音特写这类体裁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广泛认同,细节的运用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不少以细节取胜的优秀广播作品。然而长期以来,细节在广播消息这一体裁中的应用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试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典型人物是社会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采写典型人物报道,关键在于挖掘其身上重要的精神品质,用事实说话、从细节入手,找故事、挖情感、看精神,才能将典型人物报道做得有血有肉,给人以激励和鼓舞、感染、启迪,从而打动受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时代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技术机会发现相关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技术机会发现旨在发现新的技术动向,推测该领域可能出现的技术形态或技术发展点,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专利挖掘方法在技术机会发现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5种底层共性分析方法的代表性研究,厘清分析方法与研究内容的适配关系,为该领域开展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技术选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机会发现所采用的方法手段虽然一直跟进深度学习的发展,但是尚未针对性地进行方法应用上的创新。最后,本文从数据、方法应用和评价体系3个角度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旭  杨曼 《记者摇篮》2005,(11):55-56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好的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少陈述、多表现。在作品中应该从主题出发,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听众,做到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使听众久久不能忘怀。而细节描写的则往往会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用细节说话的作品也越来越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喜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和作品,谈谈广播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3.
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对于记者而言,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采访就十分活跃,新闻版面的内容也会相当丰富;反之,工作就会十分被动。要让新闻线索源源不断,记者必须要善于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多种渠道去观察思考,凭借自身的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14.
王宁 《记者摇篮》2001,(10):36-36
谈起人大新闻报道,一些同仁往往认为,除了每年一次的代表大会相对集中些外,平日除了开全会就是视察,干巴巴的。我认为,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人大工作既神圣又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新闻采写的角度讲,人大工作的报道同样是新闻的“富矿”,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  相似文献   

15.
何百林 《新闻战线》2020,(9):115-116
受疫情影响,不少记者只能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采访,以致部分相关报道缺乏细节,过于口号化或标签化,影响了传播效果。非现场采访,应通过提前做好外围采访工作、及时消除采访对象顾虑、准确捕捉新闻背后细节、确保所有事实准确无误等方法,尽量将非现场采访的不利因素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与总体任务,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事业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既是严峻考验,又是光荣使命;既是职业责任和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新闻报道如何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重大新闻价值,捕捉到最新鲜最具生命力最代表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新闻,无论对国家有关政策和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和建设实践提供参照和借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宁宁 《青年记者》2009,(16):63-63
深度报道贵在“深” 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应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要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演变的进程和原因挖出来。脑子里只有一把钝刀子,深度开掘不出来,即使加一点“理论色彩”,也淡而无味。快速透视力又来自采访的深入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不深入采访,不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再大的本领也没有办法把事实看准、点透。但是,有了丰富的材料,没有透视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日志挖掘研究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用户的搜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日志挖掘的方法对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用户的搜索行为进行研究。搭建一个搜索日志中间平台,用于产生和记录相关日志信息;用Java编写日志处理程序,将日志信息存储于MySQL数据库中;基于日志结果,从检索方式、查询语言与查询长度、分面点击、查询词修改等方面对用户搜索行为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的部署、应用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解放日报>体育部还是比较有气魄的,刘翔去美国开刀、做手术以及康复治疗,已有两个多月了,这次专门派记者张玮去采访.我想刘翔单就开刀、做手术、康复治疗来说,确实也没有多少新闻可写呀!  相似文献   

20.
识别技术活动行为、识别技术融合、识别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技术机会是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挖掘的主要目标.本文首先结合知识发现技术,从理论上探讨挖掘目标的实现策略:通过科研合作行为关联分析和基于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科研机构潜在合作行为预测实现技术活动行为挖掘;通过共现分析实现技术融合挖掘;通过技术成熟度分析实现技术生命周期挖掘;通过技术关联分析实现技术发展趋势挖掘;通过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