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们”到底是指谁?□敬三鲁迅名文《藤野先生》里有“‘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一句。过去大概都认为“他们”是指在课堂上和鲁迅一起看“电影”的日本学生。“电影”画面里是日本兵在枪毙一个中国人,一些中国人在围观。日本学生看到此处便欢呼万岁。本刊第五期...  相似文献   

2.
《记念刘和珍君》“思考和练习”的第四题要求说说课文第七部分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关联词语起什么作用。我认为这一段是一个典型的句组,中心句应该是第三句.其中心意思也应该是“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而“歌颂中国女性的伟大”,则是这个意义的具体说明。句组的内部结构是先分后总,即第一、第二句是分。第三句是总。第一句是具体歌颂中国女性“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从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说明了她们不是“受人利用的”;第二句是从另一个角度赞扬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并没有因压抑而“消亡”,从而说明了中  相似文献   

3.
浙教版第七册《鸬鹚》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文中有这样一句:“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相似文献   

4.
说“假寐”     
贾禄娟 《学语文》2008,(5):46-46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狼》中有一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教科书上注释“假寐”作“假装睡觉”,教师亦是照本讲授,但这种解释不妥,本文将对其进行一下考证.并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肖芸 《陕西教育》2005,(10):48-51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含义之一便是从孩子儿时的习惯推测他的将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有没有好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6.
历史光影     
纵向: 1.辛弃疾词“了却君王天下事”的下一句。 2.元太祖的别称。 3.指出家而未曾剃度的佛教徒. 4.唐朝宫廷音乐,又名《七德舞》.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小字部分有“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相继入会”一句,其中“两江总督”应为“署两江总督”,即代理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应为刘坤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艺术片”与“娱乐片”的反思与批评焦素娥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法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就提出了"电影是什么"的问题.今天,这个问题仍旧让人们感到费解和困惑.当"娱乐片"风潮席卷中国影坛,致使中国电影陷入窘境时,一场"艺术片"与"娱乐片"之争...  相似文献   

9.
1.Doyouwanttogotoamovie?你想去看电影吗? (1)11~句是want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句中do是助动词,帮助构成疑问句。其肯定回答:“Yes,Id0.”;否定回答:“No,Idon’t.”。读一般疑问句时句尾用升调。 拓展: want常见的句式结构有:  相似文献   

10.
正是电影《东京审判》海报上那句赫然的宣传语——“一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让我这个中国人了解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那段历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史实大片,《东京审判》首度揭密了那段跌宕起伏、震撼人心却不为太多人熟知的历史,完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电影题材从打击日本侵略者向审判侵略元凶的飞跃。就像一篇影评里说的:“在这个电影江湖里花拳绣腿大行其道的时代,拍这样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块硬骨头。”虽然电影本身无法承受历史和现实之重,但不能否认,《东京审判》让我们再一次正视了一段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周梅 《考试周刊》2011,(2):80-81
写好“细节”,关键是“细”,精雕细刻,好比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只有“细”.才能使干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一举手、一投足、一微笑、一蹙额、一声叹息、一句独白中特点突出,个性分明。赵树理曾说:“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印象更深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寿.一言九鼎”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一句广告词,多年来.人们旱已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却不知道它误用了“一言九鼎”这个成语。“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毛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形容一句话的作用很大。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显然不妥.这里应该用“一诺千金”。作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信守承诺,“一诺千金”正合此意。  相似文献   

13.
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在美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七十三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荣获了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指导/道具、最佳原创音乐奖四项大奖。这部完全中国化故事题材的影片为什么受到西方人亲睐,并引来一片喝彩和盛赞呢?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好莱坞”的电影文化东方策略:1.挖掘与东方人的审美情趣相一致题材。2.利用华人打造地道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以期占领潜在的电影市场。3.让观众对电影的东方情结转化为“好莱坞”的商业企图。电影作为极其丰富的文化叙事符号,它不仅包含着对一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镜像图解,同时也包含着经济、商业运作的内涵。因为,电影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艺术完美之境地。入世后的中国电影也将面临“民族电影”全球化的问题,通过借鉴“好莱坞”的经验,来装备我们自己的民族电影,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1.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这样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的,“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照物的.2.在熔化过程中,     有一定的熔点,    没有一定的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50℃的海波呈    态.碘蒸气直接凝华后,呈     态.3.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      快慢都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齐了,这是由于光在空气中     传…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托莲寄意的小品散文。文章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品格,寄托了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洁身自好的情操。从语言上分析,本文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以“爱”衔接,言近旨远。全文共八句,七句言“爱”。“爱”字的频繁出现, 没有罗唆之感,但觉一气呵成,抒情自然。起句开宗明义,指出“水陆草木之花”的可爱,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16.
乱,词典上解释:“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称乱;糟,本指“做酒剩下的渣子”,也指“把事情办坏”。“乱七八糟”:现代成语词典上解释为“乱糟糟的”。“乱七八糟”,这是一句流行很普遍,用途很广的口头俗语。可似曾知道,这句俗语来源于历史上两个很重要的典故。“乱七”,指的是汉朝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典故西汉文帝时期,刘邦分封了许多刘氏同宗的诸候王。他们这些人,时间一长,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自封官吏,自征田税,成了一个个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汉景帝即位后,为巩固皇朝的统治地位,听从大臣晁错的意见,采取一系列…  相似文献   

17.
曹聪 《留学生》2010,(12):8-9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电影中的这句戏言,无疑成为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的某一天.电视上正播出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我的一位同窗突然冒出一句:洋人的贵族也和中国的不同.你看:战争打起来了.俄罗斯的贵族子弟率先上战场出生入死:要是在中国,上战场的有几个“贵族”?我说:那是在保卫他们自家天下啊,该!  相似文献   

19.
《成长》2005,(7):86-88
有段时间.“情色电影”这个词似乎特别时尚.这一“革命性”概念的提出立刻混淆了大众对电影的认识.拉近了艺术电影与三级片、“毛片”的文化距离。先不管这些电影思想是否深刻,手法运用得是否前卫.只要画面稍与“情色”二字沾边.立刻就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电影之中.“性”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视觉因素,而在无处不在的广告中.“性”几乎就成为了一种最为基本的创意语言,为了引起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注意、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许许多多的广告创意人在“性”话题上大作文章。正应了“创意不惊人死不体”,广告中所呈现出来的“情色世界”更为光怪陆离!  相似文献   

20.
“西京乱无象”,乃是东汉末邺下人集团中王粲《七哀》(二首之一)的首句。近世释无多异词。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如朱东润:“无象,无道,无法,即社会秩序紊乱。”(《中国历代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王粲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又如林庚、冯沅君:“无象,不像样。又,象,法。”(《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