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当今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课堂教学的和谐是指学校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与课堂教学有效因素之间的和谐,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必须使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因素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才能带来课堂教学的活力--师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我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必须遵从以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课堂的追求.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或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式.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和谐的课堂能够让这些80%的在校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情感和智慧.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战场,更应该是"和谐"的.如何建立一个和谐课堂,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人"入手,去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3.
和谐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人与环境、与他人、与自身都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以培育"和谐学校人"为宗旨,以人为本、和谐统一、团结友爱和自主发展是其主要特征.在和谐学校文化的内容结构中,学校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外层,学校人与他人的和谐是中层,学校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内层.和谐学校文化与教学是一种循环互动关系:一方面,学校人需要在和谐学校文...  相似文献   

4.
"和谐"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学校教育的和谐旨在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课堂的和谐是指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能充分交流、默契地协调与配合,促使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以适应人的终身学习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立彬 《职业技术》2007,(4):132-132
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当今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课堂教学的和谐是指学校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与课堂教学有效因素之间的和谐,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必须使课堂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6.
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本质是强调"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正确认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职工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前需要从师生关系、育人环境、人文精神教育、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等角度,"以人为本"地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课堂是否和谐,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教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根本,一个企业不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和谐就没有"根"。企业的和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员工自身的和谐;二是员工与员工的和谐;三是员工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四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五是个人、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各个方面相互联系构成统一和谐整体的纽带是"人"。因此为了实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师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有效性决定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尊重人为主要特征的"以人为本,和谐管理"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以尊重人的人格与个人尊严为前提,以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为出发点所实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分权化管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在刚性管理基础上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升华,和谐管理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学校的发展必须基于人的发展.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以人为本,制度奠定基础 谈到以人为本,往往有些人狭隘地认为这个"人"指的是个人,就是"我",以人为本就是以"我"为本.这样的理解会导致凡事只讲自我价值、不讲使命责任,只讲个人得失、不讲集体主义.其实我们都知道,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需要以严格的制度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主体的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按照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和谐课堂的创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坚持以"人本"为理念。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课堂的理论基础。以"人本"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成功创建和谐课堂的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高校语文教师应灵活驾驭课堂,以构建和谐课堂为宗旨.和谐课堂内涵主要包括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等3个方面.和谐课堂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素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创建和谐校园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校诸场域中的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和应在的位置,并与他人形成共生互动的关系,从而使学校的各子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最终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创建和谐校园,基点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是指学校一切工作均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师发展为前提,以学校发展为保障,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互依互助、持续和谐的发展.和谐是学校管理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课堂的价值诉求--生命发展 在尊重生命情怀,追求精神生活,呼唤创造,张扬个性的今天,课堂范式必须实现对历史的扬弃和合理性超越.当我们确认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足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时,课堂就理应真正成为生命发展的摇篮,实现课堂中促进生命和谐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和谐课常"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各方面追求一种平衡,把握恰当的"度",是指课堂的师生关系、课堂的教学活动、课堂的评价积极、民主、可持续.和谐课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和谐发展是指教学过程的和谐化,即是指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社会平等、关注民生民权、推进社会保障、化解社会矛盾、遵循自然规律,并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是毕节试验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经验,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基础,是营造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机会平等、利益共享、和谐共处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主要途径是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生态课堂"指的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以人为本,把关注课堂教学生态,关注师生的生命生长作为重点,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通过开展多样的课前调查研究、创设和谐的问题探究情境、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教学策略,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不仅给人全面发展、发展个性的机会,也应该给予人可持续的、终生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大学管理理念中即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办学以师为本、育人以生为本、治学以术为本、管理以励为本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秦原始儒学极具价值的思想,是将社会和谐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孔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柏拉图的和谐社会排斥个人选择等级的自由,压制个性的发展.奥古斯丁以上帝的至上性、普遍性消解了个性、人性.空想社会主义试图给予人们以人文关怀,但脱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人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指出以人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充满着人性的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论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非常人性化的发展观,是在和谐中求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与科学发展观一样,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