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饱含感情地诵渎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称的来历,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之情.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知、体会蝴蝶谷的美.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情境,感悟文章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学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还记得吗?(课件出示词语)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2 .学会本课生字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教学重点 :1 .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2 .通过理解词句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教具准备 :课文中提及的海洋生物的图片、幻灯片 ;录音机、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一、板题导入1 .板书课题。2 .简介“西沙群岛”。二、范读课文三、练读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不好读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能力训练(48项)1.阅读训练(18项)●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和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根据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头衔、卓有成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学习目标1.认识“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的“尤、其”等8个字。2.能用会写的8个字分别组词语,在组词中理解字义。3.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收集有关黄山奇石的图片或黄山有关资料。2.教师准备黄山风光录像资料片或图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同桌之间用生字卡片互相听读、听写会写的生字、词语。二、复习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黄山的哪几种怪石?三、朗读课文,认真领悟朗读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黄山石头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简析《大海睡了》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全诗共8行,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的大海的美丽景象。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句描绘的优美意境,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能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五张)(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2)两段对比的话。(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多、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2.朗读一、二节。教师引读:到体育场来放风…  相似文献   

8.
教学理念 本课是生动活泼、欢快优美,充满节日喜庆的歌词。本设计力求以快乐为情感基调,以朗读为主要学习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为着眼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学习伙伴的帮助下,让孩子们自由、主动地识字,读文,明理;让孩子们一起朗读背诵,一起想象说话,在反复地朗读和背诵中感受、积累、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熏陶美的情操;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课。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北京中南海大门朱红影壁墙上的“为人民服务”图片)通过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介绍这句话的来历。简单介绍张思德。二、初读课文,理解词句1.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者班级内讨论的方法解决。2.引导学生说说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不容易读懂的语句,然后…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李孟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端端正正地拿起书一起朗读。)  相似文献   

11.
一、释题入手 ,整体感知1 读课题 ,找出中心词“启示”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与课题相照应或最能点明课题的语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弄清本课的叙述顺序 ,知道文中写了一件作者终生难忘的事 ,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2 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其中“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和点明中心的作用 ,我以此为契机 ,展开教学。二、以疑促思 ,读文悟情1 创设情境 ,描述“大鱼”。出示月夜美景课件 ,在这样月光如水的夜晚 ,“我”钓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让学生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用文中的语句或者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阅读和理解文言文采用“一朗读、二理解、三归纳”的三步阅读法 ,很有帮助。一、朗读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学习文言文时 ,就首先要进行朗读。通过朗读 ,感悟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和词句的含义。朗读时 ,可采取粗读———细读———诵读的方法。粗读课文 ,是先朗读数遍 ,达到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生词、断句等 ,并能说出文章的基本内容。细读课文 ,是联系上下文及全文的前后关系去思考 ,琢磨词句的含义 ,基本读懂全文。诵读课文 ,是我们凭借粗读、细读的基础进行离开课本去朗读 ,也就是所谓的朗读成诵 ,这样 ,…  相似文献   

13.
《四季的脚步》是一首介绍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诗歌。全诗采取了拟人的手法 ,抓住了四季的特点 ,描绘了迷人的四季景色。全诗语句优美 ,情感浓烈 ,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借助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读一读 ,画一画 ,说一说 ,演一演 ,看一看 ,使他们置身于美景中 ,感受自然的神奇、伟大。一、读一读抒发美全诗句式相似 ,反复出现 ,有着鲜明的语言特点 ,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 ,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美的韵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四个季节的画面 ,同时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 ,感受四季美丽的景色。四个相声词“丁冬”、“…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文悟情 1.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形容李白.孟浩然心情的词语. 2.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诗人情感的重点句子、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细读品味.教师巡视指导.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6.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知窃读滋味 1.朗读全文,读准下列词语。(不会读的词,组内请教)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复习生字、新词。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3.品味文中重点词语,积累语言。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读中品味词语,积累语言,有所感悟。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编小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教学过程一、故事入题(课件出示《神笔马良》故事动画,简略回顾“神笔马良”的故事)神笔有如此大的神力!不知道今天神笔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什么?二…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何让词语教学充满灵性呢?一、借助表演,感悟词义教学《金子》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一、二自然段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写下来。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写出以下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  相似文献   

19.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学习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学习准备1.教师搜集课文中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观察和收集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配乐展示各种鲜花,交流:你认识哪些鲜花,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2.出示“花钟”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联想)3.出示课题:读题后有什么疑问吗?二、整体感知1.自己读课文,说说读…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惶恐”“不知所措”等词语的意思。3.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课前准备】课件:一束鲜花【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吟诗导入1.配乐朗读小诗《母爱》。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2.导入揭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