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倩 《小火炬》2012,(9):19-2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长大了要做什么呢?如果你想要做一个飞行员,想要做一个科学家,想要做一个音乐家或者想要做一个画家,爸爸妈妈都会很高兴,但如果你说你想要做一个流浪汉呢?他们会不会惊叫?有一只叫查利的小海狸就想要做个流浪汉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城市中心有很多流浪汉,他们在旅游景点附近游荡,问游人讨钱。北美的流浪汉穿着齐整,吃喝不愁,有"救世军"等慈善机构为他们募捐,但他们需要额外的零用钱。他们到处碰运气,从不伤害人。爸爸有时给几个25分币,或者1美元的小票。可是爸爸从来不给我钱,每次我问爸爸要钱,他总说,河马,你要自己赚钱。妈妈常唠叨,河马你要多读点书,不读书,心里空空的,下笔无言,流浪汉就不读书;河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美国最早的流浪汉小说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而真正标志着美国流浪汉小说达到第一座艺术高峰的作品,则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到了20世纪,美国流浪汉文学的声誉,又主要是建立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杰克·克茹亚克的<在路上>和威廉·肯尼迪的<流浪汉>之上.这些作品继承了欧洲流浪汉小说的艺术传统,同时也反映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与独特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4.
论20世纪美国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黑人小说和犹太小说中的边缘人物都在不断地探索自我 ,企图寻求自己的本质 ,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但他们都是精神上的漂泊者和流浪汉 ,无法与社会沟通 ,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和位置。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文化里,友谊意即两人之间一种强烈的,一世之久的情感。在这些文化里,友谊发展得慢,因为要持久。但美国是个急速变化的社会,有些研究发现每年每五个美国家庭之中,就有一个家庭搬家。美国人的友谊建立得快,但也可能改变得快。从美国来的人可能刚开始看起来很亲切。美国人常能很容易地和陌生人聊天,他们交换关于自己的家庭、兴趣和工作的个人资料,他们可能热情地微笑说"祝你有愉快的一天"或是"待会儿见",而同学也  相似文献   

7.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他:“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玩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跪下,苦苦地哀求:“假如您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身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玻璃球。他仍按老样子捕捉妙处:“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不懂珍惜时间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很长,今天该做的事明天做也行,结果一拖再拖,人生就过去了。这种在碌碌无为中虚度光阴的人,就算给他十几个青春,他也不会懂得珍惜。边读边悟: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时间老人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人。”一天24小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多,谁也不会多一秒钟。当我们变老时,千万不要为浪费了时间且一事无成而懊恼呢。文前文后:在非洲有个民族,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  相似文献   

8.
给予的能力     
有一个老人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幸福地生活。一天,一个流浪汉走进了他的家,向老人乞讨一点食物。老人拿出面包递给了流浪汉。当流浪汉准备接过去的时候,他看到了老人手上戴着一枚宝石戒指。流浪汉鼓起勇气对老人说:我知道你是个慷慨的人,如果你能将这枚戒指给我,我就用它去换一笔钱,然后用这笔钱去做点什么,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过这种悲惨的生活了。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7,(12):42-44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特殊人群,他们以偷盗为生,却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雇主都是银行和零售商。这群人的法定名称是“抵押回收执行人”,但美国人也习惯称他们是银行雇佣的“神偷”。本文主人公占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这个新兴行业,凭借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在短短的半年内,占华从一个无家可归只能住在收容所里的流浪汉,变成了一个月薪十几万美元的成功“神偷”,他的创业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群独特的流浪汉形象,他们都是精神的漂泊者。这些流浪汉形象继承了传统流浪汉形象身上存在的双重个体形象特征,表现出鲜明的精神漂泊特点和执着追求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流浪汉形象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